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上海六旬空巢老人家中化為白骨引發社會熱議(圖)

 

CCTV.com  2009年05月19日 14:5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綜合  

60多歲的老太在此離世。薛驍翔 攝

  據新民網報道,上海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在鄰居、家人的生活中消失近兩年。近日,因其所住房屋外墻一直漏水,工人推開半掩的房門,才發現這位在鄰居口中“時髦、漂亮、高挑”的老太太,早已死於床邊,化為了一堆白骨。因去世時間太久,遺骨已成膠質,與家中地板粘合在一起。

  事件回放

  最早發現老人遺骸的是工人王師傅。

  王師傅的工作是在老人所在小區內粉刷墻面,事發時,他正在搭建好的腳手架上工作。“有一塊地方粉刷了就掉,後來我發現是有水管漏水。”王師傅告訴新民網記者,為了告知居民,他翻墻進入漏水的那戶人家院子,敲了敲半掩的門,卻發現無人應答。再推門進去,一堆白骨映入眼簾。

  事發後,住在死者對門的鄰居大媽被嚇得不輕。她告訴記者,因為這事,自己好幾天晚上都沒睡好覺。回憶起對門的胡老太,她自稱自己應該是最後一個看到她的人,“時間大約是07年春節的年初五(2007年2月22日)左右,我看到她還和她打了招呼。她似乎心臟不好,臉色一直很灰。那天她和我説,胸口有點疼,我還跟她説‘那你去休息,我下碗餛飩給你。’不過晚上我端著餛飩去敲門時,門就已經敲不開了,之後大家也就斷了來往。”

  2009年5月15日,胡老太的遺骸被工人發現。報警後,龍華殯儀館于16日將老太的遺骸運走。描述為白骨,其實已不準確。據殯儀館的工作人員稱,胡老太的遺骨已成骨膠原,與家中地板粘合在一起。

  物業、居委説法

  負責小區物業管理工作的物業表示,老人去世的事,也是17日天看了新聞才知道。

  物業的倪經理表示,該小區內住戶大多為動遷而來。自1999年起,小區內業主就經常不交物業費,物業方面的主要手段是上門催討。胡老太家物業也曾于去年年底上門催討過,不過並沒有敲開大門。倪經理表示,胡老太很久之前曾來報修,但修了之後還是沒交物業費。之後多次催討,也找不到人。

  居委會對輿論質疑“居委會為何對一個上了年紀又獨居的老人一點都不關心”的問題似有苦衷。居委會工作人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安裝“安康通”、定時探訪到達年齡的老人等“便老措施”有年齡限制。胡老太兩年前只有60歲,並沒有達到安裝“安康通”等便民措施“需65歲以上老人”的要求。同時,居委會工作人員稱,胡老太因平時做一些小生意,經常不在家,管理起來很有難度。“這些事主要還是靠子女,這背後的事情太複雜了。”居委會工作人員感慨。

  家屬態度

  胡老太與其第一任丈夫的兒子于2009年5月17日來到現場,鄰居表示,“她兒子似乎只是做了個筆錄,沒有在現場多待就走了。”5月18日一早,胡老太前夫來到小區,把房間裏的門窗打開通了風。

  胡老太的兒子在做筆錄時透露,他曾多次打電話到那個房間,但一直沒有人接,於是沒有進一步的尋找,而胡老太的兄弟姐妹也是在新聞見報後才知曉她的死訊。

  社會討論

  在《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中可以了解到,自2001年起,我國已正式進入到快速老齡化階段;未來20年,老齡人口的年均增長速度將超過3%;到2050年,中國的老齡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人,老齡化水平將超過30%以上。

  評論員馮新就此事提出看法,稱應讓孤寡老人有尊嚴地故去,社會對老人的關懷應該多一點,再多一點。而眾多心理學家支招,有時候,兒女的一個電話也能讓空巢老人心裏舒服許多。

  5月18日,新民網記者在胡老太去世的屋外看到,工人王師傅與對門的鄰居大媽各自燒了一些錫箔、紙錢祭奠逝者。王師傅説:“總覺得她有點可憐,又是我第一個發現的,這就算是送送她吧。”

  相關鏈結:

責編:李秀偉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