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元宵節延續兩千年 是中國人的狂歡節

 

CCTV.com  2009年02月10日 00:2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2月9日電(記者傅雙琪 左元峰)文化積澱成為傳統,傳統延續成為遺産。9日是中國農曆正月十五,也是這個民俗節日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後的第一個元宵節。

  民俗專家稱元宵節為中國人的“狂歡節”,2200多年來,年年如此。根據歷史記載,在元宵夜,人們賞燈籠、猜燈謎、放焰火、吃元宵,還舉行舞龍獅、踩高蹺、跑旱船等民俗活動。

  南宋文學家辛棄疾描摹了800多年前的元宵節慶活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今年的元宵節,依然滿眼燦爛、滿耳熱鬧。夜色降臨,圓月當頭;北京的夜空,已然被焰火染紅。在北京中關村一家人聲鼎沸的高檔餐廳裏,讓人們記憶起今晚是元宵節的,最多只剩下店家奉送顧客的一小碗糯米湯圓。

  31歲的郭女士記憶中的元宵燈會已是10幾年前的事了,元宵節對她已越來越成為一個節慶符號而喪失了實質性內容。郭女士家的元宵儀式早就簡化為全家人吃一頓湯圓,然後帶孩子出門放幾個煙花。“現在娛樂活動有很多,傳統燈會實在不大有吸引力。”她説。

  今年元宵節前夕,山東省政協委員臧健和發了一篇呼籲保護元宵節的博客,網上反響熱烈。她在博文裏對元宵節是否能流傳下去表示擔憂。分享她這個擔憂的人絕大多數支持發揚光大傳統文化。

  中國政府去年6月公佈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元宵節名列51項民俗遺産首位。

  戲劇理論家廖奔博士説:“非物質遺産是舊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結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我們需要保存這些文化符號,以延續民族血脈。然而,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卻又是消滅這些文化符號的罪魁禍首——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發展悖論。”

  廖奔説,非物質文化遺産更多存在於文明邊緣地區,這些地區大多貧困,缺乏保護遺産的經濟支撐力。當地人主要的現實需求與心理期盼是迅速發展和進入現代文明,當發展與傳承構成矛盾時,儘快脫貧會輕易壓倒保護文化的考慮。因此,要考慮當地人的現實和心理需要,應對保護遺産採取適當的支持與補償措施。

  今年61歲維吾爾族工匠阿布都熱則克艾再孜和兒子在烏魯木齊靠制售維吾爾樂器勉強糊口。他説:“一家人就靠賣樂器的錢過活,一個月只能掙兩三千元。如果政府能給我們安排相對固定、面積更大的店舖,我們就能把買賣做大,甚至能辦培訓班,讓更多人學習這門手藝。”

  正月十五當天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技藝大展”,為這些傳承者提供了推介傳統技藝的機會。展覽包括一個傳統技藝産品銷售訂貨會,這個維吾爾老人有機會向北京乃至全國的客戶推銷他的精美樂器。

  中國政府已對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項目提供每年20萬元人民幣的保護經費,為國家級遺産傳承者提供每年4000元的補貼。

  廖奔説:“我們應從文化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去看問題,在發展之初就預留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空間,寧可發展慢一點,也不要因為片面強調速度而犧牲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

責編:唐亮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