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期間,日軍攻佔的遼東半島金州城
100多年來,幾代中國人都在研究中國為什麼在甲午戰爭中失敗,是清朝的腐敗,還是統治者的無能,抑或是軍人的怯懦?然而,換個角度想想,中國當時真的註定要落敗嗎?
1895年春節之後,日軍的攻勢達到了高潮。2月12日,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誓死不降,自殺殉國。2月17日,日本聯合艦隊進駐軍港和劉公島,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這時,日軍看似所向披靡,但疲態已顯,而清軍則是越戰越強。
日軍在甲午戰爭開戰8個月內連連取勝,但這種勝利卻接近於失敗,日軍參戰的7個師團,傷亡減員達3萬多人,其中死亡和殘疾就達1.7萬多人。儘管日軍所到之處多有繳獲並大肆掠奪,但畢竟國小根底淺,各項重要經濟指標都遠遠低於中國。經濟力量的對比,使得日本利於速戰速決,難於打消耗戰。到1895年3月,侵華戰爭才打了8個月,日本國內的人力、物力、財力已消耗殆盡,甚至連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也不得不承認:“國內海陸軍備殆已空虛,而去年來繼續長期戰鬥之我軍隊人員,軍需固已告缺乏。”
慈禧太后打算簽訂《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出時,清軍將領幾乎一致反對停戰,軍界首腦都看出了日本的疲態,認為持久戰是日本的命門。統帥山海關外諸軍的劉坤義曾提出與日軍打持久戰的意見:“倭奴遠道來寇,主客之形,彼勞我逸,日軍懸師遠鬥,何能久留,力盡勢窮……持久二字,實為現在制倭要著。”奮戰前線的老將軍宋慶也反對和約,在致督辦軍務處電中表示“願與天下精兵捨身報國”。山東前線的最高軍政長官李秉衡三次上奏折,指出日本戰時經濟狀況不佳,如果把拱手送給日本的2億兩白銀用來養兵,中國肯定可以自強,並表示自己願統軍與日軍血戰到底。清朝當時的18省巡撫當中,有10省巡撫公開反對議和。兩江總督張之洞甚至上折直接警告慈禧太后:“坐視赤縣神州,自我而淪為異域,皇上、皇太后將如後世史書何?”
把持清末海關的英國人赫德認為:“日本在這場新戰爭中,料將勇猛進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國方面不免又用老戰術,但它只要經得住失敗,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數上的優勢轉移局面,取得最後勝利。”在戰時,他又寫道:“如果戰爭拖長,中國的資源、人力和它禁得起磨難的本領,也必將勝過日本的勇猛和它的訓練、組織能力。”英國《泰晤士報》在1895年也認為,日軍在中國已陷入困境,戰爭的轉捩點即將到來。
可惜的是,清朝最高決策層已喪失了繼續抵抗的意志,讓日本白白拿走數億兩白銀和寶島台灣。
日軍攻打中國守軍堅守的旅順口受到一定損失,但該要塞未能充分發揮其真正作用。
日軍攻打中國守軍堅守的旅順口受到一定損失,但該要塞未能充分發揮其真正作用。
甲午戰爭中的中國馬兵,舊式軍隊的痕跡仍十分明顯。
甲午戰爭中的日軍士兵,訓練程度和作戰戰術都大大優於當時的清軍。
責編:李永超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