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軍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圍魏救趙":太平軍二破清軍江南大營之戰

 

CCTV.com  2009年03月15日 13:2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1856年9月,太平天國發生了內訌,自相殘殺達數萬人之重。1857年5月,翼王石達開負氣出走,帶走太平軍十余萬人。從此以後,太平天國元氣大傷。與此同時,清軍卻乘機加緊了對太平軍的進攻。原為太平軍佔領的江西、湖北的數十州縣陸續被清軍奪去,武漢、九江相繼失守。1858年,清軍分別重建江南和江北大營,圍困天京。使太平軍軍事形勢急劇惡化,各個戰場都陷於被動。

  在此緊要關頭,洪秀全首先整頓了軍隊,恢復了早期的五軍主將制度。提拔陳玉成為前軍主將,李秀成為後軍主將,李世賢為左軍主將,楊輔清為中軍主將,韋志俊為右軍主將(韋志俊叛變後,由劉官芳接任)。從而使皖北、皖南及天京外圍的幾十萬太平軍改變了天京事變後缺乏統一指揮的混亂局面。

  1858年,太平軍在陳玉成、李秀成統一指揮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勝利,特別是打破清軍江北大營和三河鎮大捷,使太平軍的軍威士氣大振,形勢開始有所好轉。1859年洪仁軒到達天京後,在政治、經濟方面進行了某些革新,又使太平天國的政治局面有了某種程度的改進。

  但是,太平軍面臨的軍事威脅仍然是嚴重的。以和春、張國梁為首的清軍江南大營約七萬人,圍困天京已經兩年多,直接威脅太平國的心臟。

  1859年6月,當石達開率軍圍攻湖南寶慶時,清廷為阻止太平軍入川,曾命曾國藩親自統兵前往四川扼守。8月,石達開部自湖南退入廣西後,清廷又曾國藩暫緩入川,改援安徽。10月,曾國藩與官文、胡林翼等共同制訂了一個“四路圖皖”的計劃,“南則循江而下:一路由宿松、石牌以規安慶;一由太湖、潛山以取桐城。北則循山而進:一由英山、霍山以取舒城;一由商城、六安以規廬州”。同年底,曾國藩統率的湘軍自湖北移師安徽宿松,胡林移師安徽英山,向皖西太平軍根據地步步進逼。

  在天京對岸,當1858年冬,陳玉成、李秀成會師三河鎮之際,留守滁州、全椒的李秀成部將李昭壽被欽差大臣勝保招撫,于11月1日獻城降清。1859年2月底,與李昭壽關係密切的江浦守將薛之元又投降清軍。不久,浦口等地也落入清軍之手。這樣,皖北與天京之間的聯絡又被隔斷。為打通聯絡,陳玉成、李秀成于1859年3、4月間曾先後兩次率軍進攻江浦、浦口,但均未得手。其後,陳、李兩軍轉戰于六合、儀徵、揚州、天長、盱眙、來安、滁州間,企圖誘使清軍分兵,乘隙奪回浦口、江浦。直到11月間,在擊敗湖北提督周天培等部清軍後,才佔領浦口,並圍攻江浦,稍解天京之圍。此後,李秀成部留守浦口一帶,陳玉成率軍返回皖西戰場,對付東犯之湘軍。

  當時,太平軍面臨著和春圍困天京,西線曾國藩、胡林翼、多降阿進攻皖北,並向安慶進逼的嚴重軍事形勢。陷入被清軍東南兩面夾擊的被動局面,其中東線的形勢更為危急。打破東西兩線清軍的威脅,進一步奪取戰場主動權,是太平軍面臨的緊迫戰略任務。

  清軍江南大營自1858年初重建後,統遇和春設大營于滄波、高橋兩門之間。不久,強徵數萬民伕,于天京城外挖掘深闊各約丈余的長壕,自城北之上元門至西路之三汊河、樂心寺江幹止,長約一百三、四十里,大小營盤約一百三十余座,兵勇約七萬。雖多而弱,能戰之將較少,統帥和春是一個昏庸無識,剛愎自用,不納人言的武夫,非獨當一面的將領。和春重用的翼長王浚等,以剋扣軍餉著名,以致士氣渙散,兵無鬥志。當時江南大營糧餉兩缺,“已是積四、五日始一發,兵勇皆怨,心漸離貳”,隨時有發生鬧餉嘩變的危機。西線之曾、胡、多各部約三萬餘人,兵少而強,能戰之將亦多。兩線相較,顯然和春弱而易打。

  清軍江南大營長期頓兵于天京城下,蘇浙後方極其空虛。太平軍進攻湖、杭,斷其糧餓之路,對清軍是致命的打擊。所以杭州是清軍必救之地。

  1860年1月,幹王洪仁軒與李秀成共同制訂了一個以摧毀江南大營為主要目標的作戰計劃。這個計劃創造性地運用我國古代“圍魏救趙”的基本戰法。據後來洪仁軒回顧:“此時京圍難以力解,必須向湖(州)、杭(州)虛處,力攻其背,彼必返救湖、杭,俟其撤兵遠去,即行返師自救,必獲捷報也”。

  具體作戰方案:

  1、由李秀成、李世賢率部“偽裝纓帽號衣,一路潛入杭、湖二處”,攻敵所必救,以吸引和調動江南大營清軍。當出現上述情況時,立即放棄杭州和湖州,由小路回師天京,圍攻江南大營。

  2、由陳玉成執行“虛援安省”的任務,在皖北實施佯動,以掩護江南的作戰行動。

  整個作戰由李秀成負責組織實施。

  太平軍在這一方針指導下,于1860年2月初開始進行殲滅清軍江南大營的戰役。戰役分三個階段進行,歷時近五個月,取得了太平軍戰史上一次輝煌的勝利。

  第一階段:進攻湖、杭,誘敵分兵

  1860年1月初,李秀成將鎮守浦口的任務交給部將黃子隆、陳讚明後,率部自浦口渡江到蕪湖,會合左軍主將李世賢、楊輔清、劉官芳、古隆賢、賴文鴻、黃文金等將領,宣佈奇襲湖、杭,以解京圍的計劃,明確進軍路線和各將領的任務。

  李部離開浦口後,江南大營清軍水陸並進,攻陷了浦口沿江一帶太平軍營壘二十余座,並於2月1日佔領江浦,天京的對外交通完全斷絕,形勢十分危急。

  1860年2月10日,李秀成率陳坤書、譚紹光、陸順德等部二萬餘人自蕪湖到南陵,後經清弋江鎮和馬頭鎮,于22日由黃渡鎮、楊柳阜攻克寧國縣(今宣城)。清軍紛紛調集,企圖堵截太平軍由寧國進入浙江的通道。24日,李秀成率輕騎經高橋、過水東,攻佔廣德州,留陳坤書、陳炳文率部守城。李秀成率譚紹光、陸順德、吳定彩等部于2月29日輕裝疾進浙江。27日,佔領泗安鎮,隨即又攻克虹星橋。

  為掩護李秀成主力的進軍,李世賢、劉官芳部于2月16日抵涇縣灣灘擊敗清軍,次日攻克涇縣,20日佔領旌德縣、太平(今太平東)。留新任右軍主將劉官芳在這一帶活動,自率大軍于28日進攻徽州城(今歙縣),進逼湖州。2月29日與李秀成部會師於安吉縣(今安吉北)。

  接著,全軍一分這二,由李世賢率部攻湖州(今浙江吳興),牽制清軍。李秀成率精兵七千人假扮清軍,日夜兼程,奇襲杭州。

  浙江巡撫羅遵殿驚悉太平進入浙江,急調衢州鎮總兵李定太率所部二千余人到杭州防守。杭州將軍瑞晶與羅遵殿又加派軍隊五百餘名上城防禦。此時,杭州城內八旗軍僅二千一百人。瑞昌派協領塞沙圖帶佐領7名,兵二百餘名,會同按察使段光清所部廣勇二百人與協防局練勇五百名,再加上截江南大營新募的江西兵勇一千名赴余杭佈防。又調乍浦駐旗兵四百餘人至杭州,並急請和春、張國梁、何桂清急事派兵援浙。

  浙江是江南大營糧餉來源之地。杭州危急,清軍極其驚慌。和春即令提督鄭魁士統兵四千由高淳、東壩改道溧陽、宜興馳援,又派副將曾秉忠帶長龍船六十艘,水勇一千名,參將羅熙賢統步兵二千名由蘇州、常州赴湖州堵防,令總兵劉季三、遊擊梁成桂各帶兩千人駐紮高淳、東壩,掩護江南大營後路。後又派副將向奎率兵二千援湖州。總兵張玉良統兵二千由蘇州、常州援浙。至此,江南大營先後調援者不下一萬五千人。清廷深恐失去浙江這個財賦重地,嚴令和春增調勁旅赴浙(後又命和春兼辦浙江軍務)。和春只得遵旨繼續加撥援兵,總計調撥了近五分之二的兵力統歸張玉良率領。太平軍圍魏救趙的戰略決策開始見效。

  李秀成率軍于3月7日由廟西趨武康,8日佔領孝豐縣。9日佔領武康縣、德清縣,在余杭擊敗清軍段光清部。10日,李秀成率先鋒一千二百五十人抵達杭州西北,進逼杭州。太平軍都化裝成清軍,準備趁亂混入城中。可惜因前鋒貪獲馬匹,被清軍察覺,旋即緊閉城門,未能一舉襲佔杭州。11日,李秀成部開始強攻杭州,急攻武林、錢塘諸門。

  此時杭州城內守軍,除旗兵二千一百名外,僅有兵勇二千八百餘人。副都統來存守武林門,瑞昌守錢塘門。12日,段光清率廣勇回援杭州。13日,李秀成于城外萬松嶺遍插旗幟以為疑兵之計。25日,又繞至玉後山,在南門外紮營。17日,太平軍于南屏、鳳凰諸山紮營十余座,在觀音塘擊敗按察使段光清和總兵米興朝。又在清波門外西竺庵、戚家園挖掘地道,準備爆破攻城。3月19日黎明,太平軍轟塌清波門城墻數丈,衝入城中,守城清軍大潰,浙江巡撫羅遵殿兵敗自殺。除杭州將軍瑞昌、副教統來存據守的滿城未能攻下,杭州城內其他地方均落入太平軍控制。

  張玉良部星夜兼程,率部自湖州于3月22日抵達杭州武林門,23日,全軍二千余人趕到。李秀成見誘敵分兵的目的已經達到,遂在城上多樹旗幟,虛設疑兵,于3月24日率軍于清波、涌金二門悄悄退出杭州。太平軍退出一日一夜後,張玉良部才進入杭州城。入城後,清軍只顧掠奪財物,沒有及時追擊太平軍。

  第二階段:集中兵力,速解京圍

  李秀成撤出杭州後,3月25日,由小和山至余杭縣,與清軍副將王夢麟接戰。28日過臨安、循天目山走小路攻克孝豐縣,日夜兼程,疾馳北返,于4月4日抵達安徽廣德,4月8日攻佔距天京約180里的建平(今郎溪縣)。

  在這裡,各路將帥會合,召開了有輔王楊輔清、侍王李世賢(4月3日率部由湖州撤圍西返)、右軍主將劉官芳、定南主將黃文金、平西主將吳定彩、求天義陳坤書等將領參加的軍事會議,研究部署進攻江南大營的具體任務。建平傳言決定太平軍分兩路進軍,力解京圍。

  西路由楊輔清、黃文金等率領,11日進佔高淳東壩,擊敗浙江提督鄭魁士部,擊斃都司匡興仁。4月12日攻高淳,守城清軍副將梁克勳部三千人望風而逃。黃文金部留守高淳,楊輔清率部繼續進攻。18日佔溧陽,擊斃總兵魯佔鏊、知縣張毓林,浙江提督鄭魁士敗走鎮江。23日,佔領天京南路要隘江寧縣之秣陵關。29日,分兵兩支,左翼由楊輔清、黃文金率領進逼雨花臺,左翼由劉官芳、陳坤書率領進逼高橋門。

  東路又分左右兩翼。

  右翼由李世賢率領,于13日佔領溧陽,擊斃知縣尚納布、都司徐龍遽。15日攻宜興,被總兵劉季三部所陰。16日,李世賢部進至常州府武進縣西南鄉隍裏夏溪一帶,距離常州僅四十里。17日進攻金壇,以牽制東面清軍。新任浙江巡撫的原江蘇布政使王有齡率清軍四千名至常州會商軍務。兩江總督何桂清將江南大營新招募的二千兵勇截留常州。和春調揚州總兵馬德昭率兵一千,參將艾得勝帶兵五百馳援金壇。將金壇參將周天孚所部一千八百名,揚州副將馬佔葵部二千人截留常州,統歸何桂清調遣。又調援浙總兵張玉良部兵勇二千四百名馳援常州。何桂清急令周天孚部和揚州副將劉成元部兵勇一千名到金壇接防。

  李世賢部遊騎一度進至常州城外二十里的原圩,與總兵馬德昭、已革總兵蕭知音部接戰後退回。4月18日,李世賢主力圍攻金壇縣,知縣李淮、參將區得勝閉城死守。

  23日,李世賢部自金壇撤退,回師西向,于23日佔領句容,截斷了江南大營的後路。

  左翼由李秀成親率本部,經溧陽進佔赤山(句容西南)。27日,李秀成部自赤山、李世賢部自句容分進合擊淳化鎮(今江寧東),防守淳化鎮的記名總兵張威邦三千余人,在太平軍進攻面前“聞警潰退”。次日大敗幫辦江南大營軍務、江南提督張國梁率領的清軍,剋復該鎮。然後繞向天京東北面,由姚坊門至鍾山紮營。

  此時,活動於皖北執行佯動任務的陳玉成、吳如孝部自全椒南下,4月底渡江,由江寧鎮進抵板橋、善橋一帶,參加天京解圍戰。

  4月底,各路太平軍抵達天京外圍,總兵力達十余萬人。5月2日,太平軍兵分五路,向江南大營發起總攻。“李世賢部自北門洪山、燕子磯,李秀成部自堯化門,劉官芳、陳坤書部自高橋門,楊輔清部自雨花臺,陳玉成部自善橋方向,五路並進。天京城內的太平軍也紛紛出擊。

  自2日起,各路太平軍與清軍展開了殊死搏鬥。自當晚開始,天降大雨,幾日不止。太平軍冒雨發動一次次進攻。

  鋻於東南方向雙方處於膠著狀態,一時無法取得突破,陳玉成率部于5月4日在上河鎮、毛公渡一帶搭造浮橋數道,進攻天京西南清軍營壘外墻。5日,突破清軍在天京西南所築長壕。當天,天京城內太平軍拋擲的火罐落入清軍副將雷安邦營內,引爆了火藥庫,該部隨即外逃。附近清軍聞之大驚,也紛紛撤出營外。太平軍趁亂前後夾擊,半日之內,將江南大營西半部的五十余座江邊營壘全部攻陷。擊斃總兵黃靖、副將馬登富等以下數千人。

  清軍江南大營幫辦軍務張國梁聞西路有變,率兵急援,見西部防線已潰,只得原路退回,破壞上方橋,準備固守小水關東各營壘作最後掙扎。太平軍突破清軍西南長壕,內外會師,重圍已解,士氣更高,連夜乘勝猛攻。清軍見西部防線已破,軍心更加動搖,紛紛焚燬營盤,棄營潰逃。和春既無戰守之策,又不聽幕僚“退守鎮江,以保蘇常”之謀,竟然上床去睡大覺,等到江南大營大營危急,才倉惶披衣上馬而逃,連夜率殘部經石埠橋敗退鎮江、丹陽。江北一帶清軍也隨即逃遁。至5月6日,重建後圍困天京兩年多的江南大營被徹底摧毀,天京勝利解圍,太平軍繳獲了大量槍炮、火藥、鉛子,以及白銀十余萬兩。

  第三階段:擴大戰果,直下蘇、常

  天京解圍後,軍民共慶勝利,出現了天京事變後民心士氣大振的良好局面。1860年5月11日,洪仁軒召集太平軍高級將領商量下一步進兵之策。陳玉成主張救援安徽、李世賢主張南取閩浙,洪仁軒和李秀成主張先取長江下游。最後定下東征蘇州、常州,後攻天京上遊的決策。具體布署是:李秀成、李世賢、楊輔清、黃文金部聯合東征蘇、常。陳玉成率部渡江攻擊揚州,以牽制江北清軍,使其無暇南顧。劉官芳率部折回皖南,屏障天京西側。

  太平軍不給清軍以喘息的機會,東征大軍數萬人于5月15日即向蘇、常進軍,追擊潰退之敵,當天佔領句容。

  張國梁在丹陽聚集殘部萬餘人負隅頑抗。太平軍與之激戰兩日,于5月19日攻克丹陽,將其全殲。清軍死傷萬餘人,湖北提督、翼長王浚,總兵熊天喜、副將蔡其榮等被擊斃,欽差大臣和春民、幫辦軍務許乃釗等人敗逃常州,張國梁乘馬敗逃,在丹陽南門外落水淹死。

  5月22日,太平軍進逼常州。此時,由浙江回援的總兵張玉良駐紮常州城外,所部不滿萬人。由於兩江總督何桂清未戰先逃,清軍“膽氣愈寒”,只顧劫掠,毫無鬥志。26日,太平軍攻克常州,和春逃至蘇州西北的滸墅關,見兵敗將亡,愧懼交集,也自殺而死。張玉良率殘部退守無錫。

  攻克常州後,輔王楊輔清率部南取宜興,忠王李秀成統軍乘勝向無錫進攻。

  張玉良敗退無錫後,以馬德昭部守城,以史保悠與曾秉忠部駐高橋,張玉良駐軍崇安寺指揮。部署尚未完成,太平軍前鋒已經沿運河尾追而至。29日,李秀成部進攻無錫,與清軍在高橋激戰一晝夜,太平軍傷亡數千人。5月30日,李秀成分兵從梅涇、秦巷突襲高橋,自已親率主力從石塘灣結筏強渡運河襲取錢橋,搶攻惠山、九龍山,取高屋建瓴之勢。接著,太平軍從惠山居高臨下攻破無錫西門,擊敗提督張玉良、總兵劉季山部,佔領無錫縣城。史保悠被部將鄭國魁所殺,張玉良、曾秉忠率部敗退蘇州。

  江蘇巡撫徐有壬等官員,明知守蘇州是螳臂擋車,仍要進行垂死掙扎。26日,和春的屍首抬進蘇州城,敗兵萬餘人接踵而至,頓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城內官紳惶惶不可終日,徐有壬強作鎮靜,令總兵馬德昭加強工事,焚燬沿城民房。此令一齣,向來萬商雲集的金門、閶門,頃刻間烈焰騰空,一片火海。清軍乘機大肆洗劫,居民“號哭之聲震天”,城內外秩序大亂,徐有壬已經完全失去對蘇州城的控制。總兵馬德昭率逃竄,官紳驚慌失措,竟相攜 眷逃跑。6月1日,張玉良部潰軍二萬餘人涌入蘇州,沿途大肆焚掠,激起民變。民眾聚眾持械截殺潰兵。

  6月1日午後,李秀成、李世賢部前鋒由滸墅關進抵閶門,張玉良丟棄部下,獨自從水路逃走。6月2日,清候補道李文炳、候補知府何信義以及週五等所部兵勇,開門迎降。江蘇巡撫徐有壬、署按察使糧道朱鈞等人自殺。太平軍兵不血刃,輕取蘇州,在這一帶先後收降兵五、六萬人。並繳獲大批洋槍洋炮。

  至此,號稱七萬人馬的江南大營,除張玉良部受重創未被全殲外,自和春、張國梁以下全部被殲。

  江南清軍或降或逃,太平軍乘勝前進,勢如破竹,接連攻克昆山、太倉、嘉定、青浦、松江以及浙江的嘉興等城。

  自5月15日從天京出發,僅一個半月的時間,太平軍攻克了長江三角洲除上海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蘇福省政權,建立了各級地方政權,鼓勵發展生産和貿易,取得了開闢蘇常根據地的重大勝利。這就使蘇常與皖北、皖南太平軍所控制的區域聯成一片,形成了以天京為中心,縱橫千里的大塊根據地。這個經濟上最富庶的蘇福省在今後數年間成了源源不斷供應太平天國錢糧的重要基地。

  第二次殲滅江南大營,是太平軍戰史上一個出色的殲滅戰例。太平軍方面主帥得人,戰略正確,團結一致,鬥志昂揚。不僅有變內線作戰為外線作戰的正確方針,而且還有把“攻敵必救”與“返師自救”二個環節緊密銜接的週密計劃。主攻、助攻、佯動、掩護相結合,攻敵所必救,分散清軍兵力,撕裂清軍防禦體系,迅速突破。江南大營築有號稱“萬里長壕”的緊固防禦工事,又有七萬餘兵力。當和春分兵援浙之後,仍然擁有四、五萬兵力。為了殲滅這股清軍,太平軍方面集中了長江南北十余萬優勢兵力,調集能徵慣戰之將,多路分進合擊,內外夾攻。勝利後連續發動追擊,不給敵以喘息之機,因而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但是,在這次二破江南大營戰役中,太平軍也有不足和失誤之處。

  一是只顧解圍,忽視大量殲滅清軍有生力量。在進攻江南大營時,只顧正面猛攻,未注意切斷清軍退路,又未能在清軍潰退時迅速組織截止,雖然攻破了大營,但僅斃敵三、五千人,基本上算是個擊潰戰。大營的數萬兵力,大多東退蘇、常。和春、張國梁得以逃竄後繼續收攏殘兵敗將二萬餘人,在丹陽與太平軍繼續對抗。

  二是太平軍在攻佔蘇、常及浙江北部廣大地區後,沒有及時集中兵力,攻略浙江,佔領杭州,集中力量打擊對自己威脅最大的湘軍,發展和鞏固長江上遊的根據地。而是分兵進攻已經成為西方列強侵略基地的上海,不能不説是這次戰役指導上的一個重大失策。結果苦戰兩個月,付出巨大代價,耽誤了攻鄂救皖的時間,失去了經略浙江,鞏固蘇、常的良機,這給太平天國爾後的形勢帶來不利影響。

  三是給湘軍進攻安慶以可乘之機。

  當太平軍開始進攻江南大營時,皖北曾國藩的湘軍僅有三萬人,面對陳玉成的攻勢明顯處於下風。但當陳玉成回師東線作戰時,湘軍趁機于攻陷太湖、潛山兩縣,進逼安慶。安慶是天京上遊的重要門戶,保有安慶,天京西面就有了可靠的屏障,長江水路就可以暢通,巢湖平原的糧食也就可以源源不斷地運往天京,以保證軍需供應。同時,安慶也是太平天國與皖北捻軍聯絡的重要據點。它的得失,對太平天國全局關係極大。

  天京解圍後,1860年5月11日,太平軍召開會議,研究下一步行動方向。在洪仁軒、李秀成的堅持下,否決了陳玉成立即西救皖省的主張,採取先東征後西征折衷戰略方案,給整個戰局帶來了不利影響。6月底,鋻於天王規定的一月完成東征任務的期限已滿,陳玉成從天京趕到蘇州與李秀成會師,力陳下一步應回師西征。但洪仁軒、李秀成貪圖江浙富庶之地,堅持進攻上海是東征計劃的一部分。最後高層協商結果,陳玉成的正確主張未被採納。不能不説,洪仁軒、李秀成戰略上的短視給太平天國帶來的損害是巨大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太平軍在蘇南的勝利,反而加速了天京的陷落。

責編:杜博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