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並校後的幾年裏,基建規模不斷擴大。至2006年,該校共計完成102項基建工程的論證、設計和82項基建工程的施工任務,合計投資超過9.8億元。
而這所高校的基建問題也頻頻曝出——時任武大後勤服務集團總經理的朱山河先後收受業務往來單位人員賄賂20多萬元;集團副總經理何力兼任“武大教職工校外住宅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期間,收受賄賂60多萬元;主管武大校園網三期工程建設的後勤集團幹部成某,以及計算機學院一名博導,因為在該工程中收受賄賂同時落馬。
這一次則輪到了學校的三、四號人物——陳昭方和龍小樂
本刊記者/ 劉炎迅 (發自武漢)
珞珈山16號——武漢大學,正經歷著116年來的又一次艱難時刻。
這所中國最龐大之一高校的“三、四號人物”——常務副校長陳昭方和常務副書記龍小樂,先後在2009年9月13日和9月26日離開校園。
那些剛入學的年輕人,無緣在開學典禮的校領導集體亮相中見到他們。
校方承認,陳、龍因涉嫌受賄罪,被湖北省檢察院正式批捕。這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在中國,正廳級幹部出事,一般都會先被“雙規”,而此次連這個環節都省了。一些老師感嘆,“看來是證據確鑿”。
在這所教育部直管的高校裏,陳、龍都曾分管過後勤和基建。而在近段時日,陷於基建腐敗的高校官員屢被曝光,一些觀察家感嘆:基建已經成為中國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以來最危險的棋局。
陳、龍其人
陳昭方被逮捕的次日,武大經濟管理學院召開全體老師會議,公佈了陳、龍二人被免職的消息。事後,有媒體援引一位匿名教授的話説,會場上“傳出一陣掌聲”。但《中國新聞週刊》採訪多位該院教授獲悉,當時的會場靜悄悄的,一些人的神情甚至有些木然。
這個被外界視為中國高校“罕有”的高官落馬窩案,在這些教職工看來並不驚訝。因為早在2003年,湖北檢方接到兩人受賄舉報便已備案,但苦於沒有證據,案件沒有取得進展。而在今年6月,有一些消息靈通的老師得知,兩人就被“圈定”——當時相關部門調查武大基建工程腐敗案,學校先是查後勤方面,隨後焦點逐步歸於陳、龍二人。
1950年,陳昭方出生在湖北京山縣宋河鎮陳家庵,排行老二。日後,當他位居正廳級的武大常務副校長,被定為“京山名人”,載入該縣縣誌。媒體也稱他是“一個寒門子弟努力奮鬥的樣板”。
由於陳是貧下中農,成績尚好,21歲時被選拔去上大學。他成為高考制度廢除後,宋河區(現宋河鎮)第一個“工農兵大學生”,到武漢大學襄樊分校政治經濟係讀書。而此時,腐敗案的另一個涉嫌者龍小樂,剛剛開始了湖北汽車運輸管理局的工作。
1974年8月,陳大學畢業後,被留在省城武漢大學本部任教。此後20年裏,他深耕于經濟係,並於1982年評為講師。此時的龍小樂,已經從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機械系本科畢業,並留校任教。
兩年後,陳擔任武大經濟係黨總支書記;龍也開始擔任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機械系黨總支副書記。
對陳而言,1994年是重要之年。他考入了武大研究生院,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同時,也被當時的國家教委任命為武大總會計師,開始享受副校長級待遇,主持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這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龍小樂在中央黨校培訓學習。
3年後,陳獲得博士後學位,成為博士生導師。這時,除了總會計師外,他又多了一個頭銜——武大副校長。此時,龍也已經升任武漢水利電力大學黨委副書記。
這時的武大,還是日後被外界俗稱的“老武大”,尚未與其他大學合併。學校後勤也尚未社會化改革,基建項目的管理歸於基建處。時任校長的侯傑昌對《中國新聞週刊》説,那時學校教職工與擴招並校後的“新武大”相比少了很多,事務也沒有那麼龐雜,校內的基建項目必須經過教育部認可後才能興建。
《中國新聞週刊》從武大招投標管理中心採訪獲悉,這個負責全校項目工程物資採購招投標的機構2004年方成立。此前,基建項目的招投標是分散在各個院校和機關。那時候武大搞工程基建,“還是較為規範,沒有出現問題” 。用一些老師的話説,當時屬於權力分散,跟日後全校財務基建交給一個副校長管理的狀態很不一樣。
當時,陳主要的工作就是管理學校財務,在很多日後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的一些教職工看來,還算井井有條。而龍小樂,在另一個獨立的校園裏,主持著全校的黨務工作。他當年的幾位同事都説,龍為人低調,善於處理矛盾,是個黨務工作的好手。1
並校之後
2000年8月,原武漢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此時,龍和陳都是副校長,而陳還當選為武大黨委常委。
合併後的新武大當時有8個副校長,其中6個都是學者型的,各自分管相應的學院。 “??陳紹方因為是本身是經濟專業,他是專職的黨政幹部,就管錢了;後勤部分就請龍小樂來管,請他管的時候,我思想鬥爭很久,因為不是他的專長。”侯傑昌説。
這個從武漢水利電力大學並過來的新任副校長表示,後勤也不是他的專長,也沒有搞過。“但侯校長你儘管安排,我努力做好這個事情”。
合併後,武大規模迅速膨脹,而高校後勤社會化的改革也拉開了大幕。
2000年下半年開始,“武漢大學後勤服務集團”成立,這被定義為“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後勤服務實體”。通俗而言,就是一個大公司。
武漢大學是中國“招標投標”理論的首倡地。此時,他們將它運用於後勤管理,改後勤服務行政撥款為有償收費,學校對後勤服務項目以招標方式向社會選擇承接單位,雙方以訂立服務合同的形式運行。
不過,在後勤社會化改革過程中,凡涉及到教學、科研及師生員工生活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型設備的購置及大修等,仍由學校投入。
但這時候學校的投入已經今非昔比,各個高校都開始嘗試引進校外投資方來參與校舍建設。在湖北省,當時有三種學生公寓建設模式:一是合作建設,集中開發。二是社會企業承建,校企共同管理。三是政府劃撥土地,按後勤社會化的要求建設和管理。而武大選擇了“社會企業承建”這條路。
與此同時,湖北省和武漢市政府先後制訂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例如:在校外建設學生公寓等後勤服務設施,其所需徵用的土地比照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給予優先優惠。學生公寓建設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水電增容費、人防易地建設費等有關費用,等等。由於這些優惠政策的扶持和引導,一些社會企業參與到了“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之中。湖北全省參與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的企業有20多家,涉及合作項目20多個,協議投資35億元。
而巴能軍的公司正是其中之一。
這個生於1964年的企業家拿到了武大弘博公寓項目。弘博公寓——這座能容納近4000人的學生宿舍,成為巴的第一桶金。短短幾年後,巴能軍已經成為弘博集團的董事長,資産數億,旗下實業頗多。
武大經管學院世界經濟思想史博士生導師嚴鵬飛對《中國新聞週刊》稱:巴是華中科技大學的本科生,1999年考取他的博士生。當時,陳昭方正是該學院黨委書記。巴能軍善交際,讀博士期間,經常請老師和領導吃飯。日後,他説的最多的就是,“作為一名商人,整合好自身資源是很重要的,比如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人脈網絡。”而這位老闆畢業時的博士論文與教育産業尤其民辦教育的發展有關係。
當時的巴能軍還沒有日後那麼多身家,於是他向上市公司——武漢道博融資。而當時身為武大分管財務的常務副校長的陳昭方也及時出手相助,據媒體公開報道“(陳)以武大名義為其在銀行貸款提供了擔保,並提前預付了三年學生租金。”
陳的這一舉動,日後有媒體解釋,巴向陳投桃報李,行賄逾百萬元。但《中國新聞週刊》未能從湖北檢方得到這一説法的證實。
並校後的新武大基建項目明顯增多,侯傑昌説,學校的後勤、規劃、基建都歸不同的副校長在管,造成很多不便。於是學校開始實行“大部制”,成立了基建委員會,統籌全校的基建工程,陳是“一把手”。龍也是這個基建委員會中的成員之一。而具體主管業務的是基建管理部。侯傑昌的説法是,並校後各方面的理順用了大半年的時間。
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裏,是否出現了漏洞,現在無法獲得官方的證實,但坊間對此懷疑和猜測頗多,很多人説,2000年上馬的弘博公寓,難免沒有問題。
武大現任校長顧海良也曾向媒體親口證實,陳是因涉嫌收受弘博公寓承建方鉅額賄賂而被檢方拘捕。但在10月15日,弘博公司辦公室主任遊澤宇對《中國新聞週刊》説,武大案的始作俑者並非是巴能軍和他的弘博公司。
對此,《中國新聞週刊》聯絡到武大基建部副部長劉宇舟,但她婉拒了採訪。
相關鏈結:
大興土木的日子裏
2003年,武大高層換屆,校長侯傑昌卸任,顧海良接任。同時,陳昭方被教育部任命為常務副校長。龍小樂由副校長改任為任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2005年10月升任常務副書記。
“那時搞項目也是有招投標的。”侯傑昌説,“包括學校立項、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教育部批准立項、下達建設計劃,程序應該不會少。”
而在並校後的幾年裏,武大基建投資不斷擴大。2001年至2004年竣工的基建項目,包括教育科研用房、體育場館、學生生活用房、教工住宅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比較大的項目有10000平米的VHF雷達實驗場,23133平米的生命科學大樓,總面積達到63935平米的8處學生宿舍和博士生公寓等等。
武大基建部的説法是,並校後至2006年,共計完成102項基建工程的論證、設計和82項基建工程的施工任務,合計投資超過9.8億元。其中建校舍64棟,建築面積505498平方米,投資76298萬元;建水電、場地、道路等基礎設施18項,投資22008萬元。
在這個大興土木的日子裏,陳、龍二人管理下的後勤和基建領域,問題也不斷出現。
據公開報道,2007年,武大後勤服務集團時任集團總經理的朱山河,利用職務之便,先後收受業務往來單位人員賄賂20多萬元,集團副總經理何力兼任“武大教職工校外住宅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期間,同樣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60多萬元。後來,主管武大校園網三期工程建設的後勤集團幹部成某,以及計算機學院一名博導,因為在該工程中收受賄賂同時落馬。
這一次則輪到了陳、龍二人。
而有一種説法,陳、龍事發,因為一個關鍵人物,江建勤。
江是原武大後勤保障部部長、前任武大黨委書記和校長莊果的女婿。此前,江歷任武大出版社社長、武大駐京辦主任等要職。今年6月,江被湖北省紀委調查,兩個月後被正式批捕,罪名是涉嫌受賄。
有媒體稱,這個酷愛拉京胡的後勤部長,隨後供出自己的上級主管陳、龍二人,而江的妻子莊女士對此予以否認:“這怎麼可能呢?我們和他無冤無仇,都是工作關係,怎麼可能亂説人家?”當《中國新聞週刊》撥通江建勤的妻子手機試圖進一步求證時,對方是一個男子的聲音,他説:“其他事無可奉告。”
因為案件尚處偵查之中,相關細節湖北省檢察院未能向《中國新聞週刊》證實。
人的問題?體制的缺陷?
陳、龍二人出事後,教育部和中紀委到武大開會,到會領導曾表示,高校反腐成為今後反腐敗的重要領域。
一直以來被視為“清水衙門”的高校,自1990年代教育市場化改革以來,變成市場主體,擴招,新校區紛起建設,但監管體制沒改變,集官、學、商于一身的大學官員,在教材等集中採購、招生、後勤服務等眾多環節,也可輕而易舉地找到中飽私囊的機會。
陳、龍二人雖然已經被逮捕,但多年深耕校內,人脈頗廣,有媒體事發後報道説,採訪中仍然能感覺到二人余威。在採訪中,面對《中國新聞週刊》的提問,無論是陳曾就任書記的經管學院還是別的院係和機關,很多人都顯得言辭閃爍。一些願意開口説話的,都很相似,認為二人“有能力”“有貢獻”。
侯傑昌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也説,“1997至2003年,我和他(陳昭方)共事,比如後勤財務,他主管的那部分工作,還是有生氣的。”
但在6年前,經管學院就有很多老師寫舉報信,説陳貪污。後來相關部門也來調查過,但因為證據不足作罷。《中國新聞週刊》試圖尋找到當年參與舉報的老師,但經管學院若干老師都顯得諱莫如深,“不知道”“不清楚”。
“龍小樂出事我確實感覺非常突然,龍小樂是一個非常謹慎小心的人。”時任校長侯傑昌也説,“沒有舉報到我這裡。”侯一度被傳協助調查,但他對《中國新聞週刊》記者表示“不知道”。
現任經管學院院長陳繼勇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仍然對陳以“同志”相稱,他説,陳 “十年副書記,表現非常優秀,多次獲得優秀輔導員和全國青年突擊手”。“為人也不錯,要不然,一個沒有什麼背景的人,怎麼能不斷得到升遷呢?”在他看來,陳的落馬是“體制有缺陷,不要只看到其一不看到其二。”對於“體制缺陷”具體所指,他説:“你自己去體會吧。”
2009年10月16日,《中國新聞週刊》記者敲了開陳昭方的家門。一位年輕人一臉嚴肅,低著嗓子説,不管如何,“他是個好父親。”
事發前,作為學校黨委常務副書記,龍小樂除了分管組織部、統戰部、離退休幹部工作處、校工會和機關黨委等部門的工作,聯絡指導土木建築工程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工作外,還協助學校黨委書記統籌協調學校的黨務工作。
在一份黨務資料中,對龍小樂的描述是,“取得了豐碩的高校基層黨務工作成績,為該校黨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每年一度的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民主測評中,他均位於前列。”
“龍小樂襟懷坦蕩,廉潔無私。”該資料中如此表示。
責編:荀志國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