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五評《金瓶梅》
劉繼興
成書于明代隆慶至萬曆年間的《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社會世情小説。它借小説《水滸傳》中描寫西門慶與潘金蓮的故事,把故事引申開來,寫的完全是市井平民生活,詳細刻畫了官僚、惡霸、富商三位一體的封建惡勢力代表西門慶由發跡到暴亡的罪惡生活歷程,明寫宋代,實為作者所處的明朝“當代史”,深刻揭露了明代後期黑暗腐朽的政治和社會現實。
毛澤東酷愛讀書喜發議論,他曾先後五次評價過《金瓶梅》。
第一次是在1956年。當年2月20日毛澤東在聽取重工業部門工作彙報時同萬里等人的談話中講道:“《水滸傳》是反映當時政治情況的,《金瓶梅》是反映當時經濟情況的,是《紅樓夢》的老祖宗,不可不看。”
第二次是在1957年。毛澤東充分肯定了《金瓶梅》的文學價值與社會學價值,親自拍板對《金瓶梅》在全國小範圍解禁,毛澤東説:“《金瓶梅》可供參考,就是書中污辱婦女的情節不好。各省委書記可以看看。”
於是,文化部、中宣部同出版部門協商之後,以“文學古籍刊行社”的名義,按1933年10月“北京古佚小説刊行會”集資影印的《新刻金瓶梅詞話》,重新影印了2000部。這些書的發行對像是:各省省委書記、副書記以及同一級別的各部正副部長。影印本《新刻金瓶梅詞話》兩函21冊,正文20冊,200幅插圖輯為一冊。所有的購書者均登記在冊,並且編了號碼。
第三次是在兩年之後。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澤東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一次談話中,將《金瓶梅》與《東周列國志》加以對比。他説,後者只“寫了當時上層建築方面的複雜尖銳的鬥爭,缺點是沒有寫當時的經濟基礎”,而《金瓶梅》卻更深刻,“在揭露封建社會經濟生活的矛盾,揭露統治者與被壓迫者的矛盾方面,《金瓶梅》是寫得很細緻的”。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