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關注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如何不再“看上去很美”

 

CCTV.com  2010年03月31日 16:1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2月13日晚,李亞軍興致盎然地看完了央視春晚小品《家有畢業生》。因為,他也是一名投身創業實踐的大學生。稍有不同的是,劇中的“兒子”賣的是土豆,而他賣的是“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服務”。

    李亞軍是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大三的學生。大約一年前,他和另外兩名當時分別在石家莊經濟學院華信學院、河北大學管理學院讀大四的馮全雙、馮全賀兄弟倆一起,註冊成立了“石家莊長安區登科教育信息諮詢中心”,成為省會第一家“1元註冊企業”。

    可生活的現實遠沒有小品裏那麼輕鬆。一年過去了,他們的創業之路走得並不平坦——儘管忙忙碌碌,“公司”也不過勉強實現“收支平衡”。已經畢業的馮氏兄弟去年下半年就去北京、內蒙古等地開拓市場了,留下仍在讀書的李亞軍獨自照料這邊的事務。未來,還未可知。

    然而,李亞軍並不後悔:“雖然經歷了些困難,但我挺快樂的,而且收穫了許多學校裏學不來的東西。”

    如今,在就業難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對類似李亞軍走過的路躍躍欲試——自主創業。

    心動的多,真正採取行動的少

    石家莊市就業服務局去年曾在石家莊學院和河北科技大學做過一項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兩所院校中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達到25296人,是在校學生總數的65%,其中河北科技大學有意創業的學生多達23160人,佔全校學生總數的95%;有意創業的男生佔兩校男生總數的77%,而女生的比例也達到了55%。

    “大學生創業熱情的高漲無疑是個好現象。”省社科院人力資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鮑志倫説,黨的十七大提出了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方針,大學生不乏理想和熱情,並且擁有知識儲備方面的優勢,所以理應成為創業的生力軍。況且創業可以形成“乘數效應”,1人創業,可以為社會提供多個就業崗位,創造大量社會財富,所以應該積極引導和扶持。

    然而,與高漲的創業意願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我省大學生真正走上自主創業之路的寥寥無幾。團省委去年初完成的一項調查顯示,真正投身創業實踐的大學生不足1%。而資料顯示,歐美發達國家大學生畢業後三年內創業的比例在20%左右,我國江浙地區也達到4%。為什麼我省心動的大學生不少,真正行動的人卻不多呢?

    鮑志倫分析説,想和做從來就是兩碼事。許多大學生之所以口口聲聲想創業愛創業,無疑是看到了創業成功帶來的誘惑,就業難也加大了創業在他們心中的分量。但真正投身創業實踐要面臨許多實際問題,比如項目選什麼?資金哪來?家人是否支持等等,再加上創業本身具有的高風險性,不是有充分準備或別無他途的大學生,是不會輕易走上這條路的。因為河北的地域文化和江浙不同,既缺少冒險的基因,商業氛圍又不濃厚。

  創業的搖籃怎樣才能搖起來

    雖然很多人聽説過美國的著名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但提起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生激蕩的創業浪潮,恐怕就知者不多了。該校自1990年創辦創業計劃競賽活動以來,其畢業生和教師平均每年創建150個新公司,雅虎公司就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業計劃競賽催生的。這些公司僅1994年就雇用了110萬人,創造了2320億美元的銷售額。麻省理工學院的成功使人們強烈意識到,知識經濟時代,大學,正日益成為創新創業的搖籃。

    曾幾何時,我省高校裏的創業成功人士講座、創業競賽等活動也熱鬧起來,創業教育成為校園裏時髦的高頻詞。然而,在河北銀河人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龐海看來,光有熱情和熱鬧,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就像一粒種子需要適宜的土壤和養分,大學這個創業的搖籃要真正搖起來,必須培育濃厚的創業文化,教給大學生創業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本領,並千方百計給他們創造實踐的機會。”

    有關資料顯示,37.6%的美國大學在本科教育中開設創業課程,23.7%的大學在研究生教育中開設創業課程,38.7%的大學同時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開設創業課程,許多美國大學的創業教育課程是圍繞一份創業計劃展開的。

    而在我省,一項調查顯示,僅有30.95%的被調查者反映本校對於創業教育有專項資金投入,僅23.81%的被調查高校反映本校有專職教師隊伍,僅有18.42%的被調查者反映學校為大學生創業活動提供場地。可見,大學生創業教育仍然任重道遠。

    當然,也有一些高校在推動創業教育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今年初,省教育廳學生處、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遴選確定9所高校為我省首批“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學校”,燕山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榜上有名。燕山大學制定了“服務學生創新與就業創業海燕計劃”,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通過申報遴選,3支學生創業團隊成為30萬元創業基金的首批受益者。

    創業之舞不僅需要舞場,還需要教練和舞伴

    與李亞軍相比,楊曉磊無疑幸運得多。

    去年從河北師範大學信息技術學院畢業前,正趕上學校與石家莊國家高新區合作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他便一個猛子扎進高新區,創辦了石家莊高新區和帆網絡科技中心,設計並銷售軟體。高新區為他的企業減免一年房租、半年的電費和上網費。雖説算起來錢沒多少,但楊曉磊很知足。半年下來,他已接了好幾個項目。

    石家莊高新區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朱建友介紹説,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由政府提供投資創業平臺和環境,從孵化企業內挑選幾家組成市場運行平臺,學生項目均以這個平臺為基礎運作。同時從現有孵化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中挑選30個孵化導師,對學生創業進行一對一免費指導。

    “創業孵化器(基地)好像一個溫室,給了大學生創業幼苗抵禦‘寒流’、茁壯成長的空間。”鮑志倫説,創業不是僅靠熱情和點子就能成功的。大學生剛出校門,既沒有資金、缺少客戶關係,又缺乏必要的經營管理能力,他們既需要舞場,又需要教練和舞伴,亟須各級政府的大力幫扶。

    據悉,去年以來,我省出臺了多項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措施,如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導航行動”,組織有創業意願的畢業生免費培訓;按照高校畢業生的創業需求,建立創業項目資源庫;降低小額擔保貸款門檻,使更多有創業意願的高校畢業生享受到資金扶持;選聘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專家學者及政府工作人員組成創業專家指導隊伍;對登記失業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並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從當地就業專項資金中給予每人不超過3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助……

    不過,在楊曉磊看來,這些政策要麼“落實得慢”,要麼“手續繁瑣”,要麼“雷聲大,雨點小”。他説,去年聽説有創業補助的政策後,他特別興奮,四處打電話諮詢,但好幾次都被告知“錢還沒到位,再等等”,最後等得他沒了耐心。“要是這些政策落實的力度再大一些,那該多好啊。”楊曉磊們期盼著。


 

 

 

責編:夏飔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