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中國新聞):兩岸故宮博物院首度攜手舉辦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日前剛剛在台北故宮落下帷幕,台北故宮博物院緊接著就對外宣佈,內蒙古大遼文物精品展將於2月6日在台北展出。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破冰”,兩岸故宮文物也不再寂寞,今後還將有一系列的館藏文物展亮相北京、台北等地,目前雙方的合作已經呈現出多樣化趨勢。
去年底,有一個文化現象在台灣引發了民眾的濃厚興趣,這就是分藏于兩岸故宮的文物在相隔一甲子後再度聚首。于2009年10月7號在台北故宮開展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三個月裏共吸引了超過70萬參觀者前去觀看。
此次展覽分為“雍正皇帝的一生”和“文化與藝術”兩個部分,246件文物包括檔案、史籍、地圖、肖像、書畫、瓷器等,全面展示了雍正皇帝的文治武功和藝術品味。
展覽之所以在島內引起轟動,除了因為雍正這位清朝的第三位皇帝,始終是位爭議多、謎點多的人物外,更因為展出的文物中,有37件寶物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由於歷史原因,“分居”兩岸的文物很多。此次大展中,雍正皇帝畫像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與之匹配的清朝郎世寧《百駿圖》則收藏在台北;北京運來的十二美人圖,按真人比例畫成,秀麗典雅,美人已逝,而畫中背景陳設的古董,卻只能在台北看到。此外,雍正書法、朱批,雍正時期的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局部,以及雍正耕織圖……展品“出處”分別寫著“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等字樣,可以説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合璧展出。台灣民眾自然給予了高度關注,開展的前幾天每天都有四、五千人,比平時週末還要多出兩成。
此次雍正大展,也使台北故宮博物院內外颳起了濃濃的“雍正風”,台北故宮出版的文物月刊及雍正相關出版物也銷售火爆,有的甚至需要連續加印第三次。為配合大展,台北故宮博物院還連續舉辦了專題演講。除靜態的文物展覽外,還設計了互動裝置、影片等,以多媒體方式讓參觀者從不同角度探索相關歷史文物、檔案文獻。
一個甲子的政治風雲,改變不了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脈,兩岸故宮藏品首次合璧展出,不僅是珍貴文物的重新聚首,更是兩岸民眾對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和悠久歷史的深情擁抱。台北故宮所做的觀眾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參觀民眾對雍正大展評價極高,對空間規劃、展覽內容及展覽方式的滿意度均超過98%。
台北故宮博物館院長 周功鑫:好的展覽透過兩岸交流,——對我們民眾來講是一個福氣。
雍正大展剛剛落幕,台北故宮博物館隨即宣佈,“內蒙古大遼文物展”又將登場。院長周功鑫介紹説,備受關注的遼代三大墓葬的出土文物包括金器、瓷器、玻璃、服飾、馬具、兵器、生活器物等共115件,其中57件是大陸一級文物。周功鑫透露,台北故宮博物院今年還將和上海博物館、浙江博物館聯合舉辦“南宋藝術與文化展”,明年將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康熙大展”。
北京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李季也表示:今年兩院的合作每一項都更加豐滿和具體,今年十月,北京故宮將舉行“永樂宣德文物大展”,圍繞展覽還將舉辦兩岸故宮第二屆學術研討會。兩院未來新增合作計劃還包括互換院史檔案和圖片等等。
兩岸故宮同仁都表達了一個共同的理念:兩岸故宮各有所長、優勢互補。雙方都認為:兩岸故宮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有著共同的歷史責任感。這是雙方合作最重要的基礎。
責編:劉一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