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視頻]大陸學生赴臺就讀遇阻力

CCTV.com  2010年01月14日 21:4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專題:海峽兩岸

  

    主持人:歡迎您繼續關注《海峽兩岸》。據台灣媒體的報道,日前台灣立法機構的提案委員會排出了1月份會期要討論的法案。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大學的相關法案並沒有排入議程。這就意味著在今年9月份新生入學時,大陸學生也許就不能到台灣讀書了。那麼有關允許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大學的相關法案,為什麼在立法機構的審議當中受到了阻礙?針對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國民黨、民進黨以及台灣的教育界都持怎樣的態度?大陸學生究竟在什麼時候才能夠赴臺就讀?就這樣一些問題,我們邀請到台灣的兩位嘉賓為您做詳細分析。一位是台北市的議員賴素如女士,一位是台北大學的教授鄭又平先生,歡迎二位。

    主持人:一位是台北市的議員賴素如女士,一位是台北大學的教授鄭又平先生,歡迎二位。

    賴素如:李紅好,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

    鄭又平:李紅好,各位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二位好,在我們探討相關話題之前,一起來讓觀眾朋友了解一下相關的背景情況。

    據台灣媒體報道,1月12日,台灣立法機構本屆會期結束,涉及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大學的相關法律修正案沒能列入審議議程,也就沒能討論通過,這些法案包括“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學法”及“專科學校法”等修正草案。

    在討論這些修正案是否列入審議程序時,民進黨籍民意代表採取包圍主席臺、反鎖有關委員會大門等方式,阻止法律修正案的審議,民進黨籍民意代表還表示,大陸學生赴臺讀大學會佔用台灣學生的教育資源,還會搶走台灣學生的就業機會。對此,台灣教育部門的負責人吳清基表示説,大陸學生赴臺學費較台灣學生要貴到1到1.5倍,而且沒有獎學金,也不能打工,畢業之後一個月之內就要返回大陸,根本就不會影響台灣學生的權益。

    由於法律修正案沒能通過,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大學的時間將被推遲。台灣教育部門負責人吳清基表示,即使在3月開始的立法機構下個會期通過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大學的相關修正案,大學部最快也要到2011年才能招收大陸學生。而台灣教育部門曾計劃讓大陸學生在今年9月新學年開學時進入台灣的大學學習。

    主持人:首先想請問一下賴女士,根據台灣媒體的報道,台灣技專院校每年的缺額有九千多名,而且2010年招生估計有一萬兩千名的缺額,那麼為什麼招收大陸學生到台灣讀書的這個政策,在立法機構遲遲不能通過呢?

    賴素如:其實有關於説陸生來臺這個政策,其實在一般的社會大眾都是持普遍肯定。根據民調的資料顯現,它也佔了高達大概65.7%,超過半數台灣社會的民眾很肯定這樣一個支持,這樣一個政策。對於説為什麼教育部門,對於這個立法法案遲遲沒有辦法通過,其實我覺得教育部門是積極願意去推動的,但是台灣因為最近由於受到美牛事件的一些影響,以及兩岸經濟協議的問題等等,所以對於兩岸之間互動比較敏感的議題,我認為教育部門有想要去做,但是國民黨團的這個部分並沒有強力去做鋪敘,意思就是説,並沒有強力去做動員,甲級動員。因為舉例來講,民進黨對這個議案,之前在委員會審議的時候,他們經常鎖門,還是霸佔主席臺,其實他也不敢講説,他反對理由是什麼,他反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意識形態的反對,為反對而反對。當然,他還是會編一些理由説,怕擔心,影響到台灣學生就學的權利或者就業的權利,甚至於説影響到學校資源的分配等等,似是而非的一些問題。但是事實上他們所擔憂的問題都是在執行層面,可以用克服來解決的。在大原則、大方向這個對台灣以及大陸的學生來講,都是利多於弊。因為畢竟,就剛剛主持人特別講到,因為台灣目前少子化的關係,所以説很多的大專院校真的是都是招生不足,剛好如果能夠開放政策的話,能夠讓陸生來臺,大家促進增加兩岸之間文化教育的交流,這是非常好。

    主持人:剛才賴女士也介紹説,如果大陸學生到台灣讀書,可以補足生源不足的這樣一個狀況。我們也注意到,台灣教育部門的負責人吳清基就表示説,大陸學生赴臺學費較台灣的學生要貴到1到1.5倍,而且沒有獎學金,也不能打工,畢業之後一個月之內就要返回大陸,根本就不會影響本地學生的權益。而且首批赴臺的兩千名大陸學生帶去的是幾十億元新台幣的商機,那麼為什麼民進黨還要一而再再而三反對呢?我想請問一下鄭教授。

    鄭又平:民進黨之所以會反對中國大陸的同學來台灣就讀、唸書,講穿了還是因為政治立場在作祟。因為對民進黨來講,他們長期以來對於中國大陸的同胞,對於中國大陸抱持著一個敵視的立場。就譬如説以前臺商到大陸投資,他們説這是掏空台灣,我們現在要把陸資請來台灣投資,他們説會買空台灣,你像讓臺生去大陸唸書,他們説是讓台灣的人才通通會被吸引光。可是你要讓陸生進來的時候,他又説下面這幾個理由了。第一個,他説會影響到台灣的安全。他們認為説,陸生來台灣有些人可能是來做工作的,做統戰工作。有些人甚至於可能是間諜。除此之外,他們説如果陸生來台灣的話,那麼就會瓜分掉台灣學生受教育的權益,其中尤其是因為台灣的高校教育,當局相當補貼,所以他們説,這樣子的話就把台灣的教育資源稀釋掉了。再來他們認為説,大陸的學生來台灣唸書,將來有可能要留在台灣工作,因此會搶掉了台灣孩子們的工作機會。還有更荒謬的説法,有人居然説,何必去教育敵人的孩子,所以這是民進黨非常荒謬理由,但是究其一切實際的理由,我們所看到的不外乎還是政治的考量,因為民進黨裏面有一部分的人,一直迷信。他們認為説,只要是不斷地反對就可能有選票可以拿到手上。

    民進黨這一種自我閉鎖的心態,只會讓台灣加速邊緣化。

    主持人:雖然現在民進黨是極力反對,我們也注意到,在台灣立法機構氾濫陣營是佔多數的,但是這一次並沒有見到氾濫陣營把法案列入議程。如果他們積極的話是可以列入議程的。所以有很多的學者也認為説,氾濫陣營在這個問題上,在這個事情上也是有所保留的,我想請問一下賴女士,您怎麼來觀察?

    賴素如:對,其實我覺得剛剛我稍微有談到,其實如果説以目前“立法院”的部門,“立法院”在國民黨是佔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席次,如果要強行通過,強行表決,在這個會其實還是有機會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説,在教育部門也好,或者在國民黨團的“立法院”,黨團來講,並沒有強行在鋪敘這個案子,主要還是因為剛剛鄭教授已經講到,因為牽涉到大陸的問題就比較敏感,比較敏感一點的話,那麼很可能就是説,因為最近我們有“立委”的補選,有選舉過程當中,很容易就會被民進黨來操作有關於“統獨”的問題,就會把它拿來做文章。所以吳清基特別也在媒體上,有特別講説,事緩則圓,就是也讓教育部門能夠多一點時間來做一些準備,不過我覺得也還蠻遺憾的,因為對於這麼好的政策來講,應該儘速去做推動,而不要讓政治的議題介入好的法案。
只不過我是覺得説,但是因為在立法院的一個操作上,它有諸多的一些考量,重點是需要把這個法案列為是優先法案,優先法案它才有辦法能夠,就是強行通過,或者是幹嗎等等。如果它連議程都沒有辦法排上,根本就沒有機會可以來做討論。

    主持人:剛才我們分析了民進黨反對的原因,也探討了國民黨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校方,有很多大學對這件事情也是非常期待,但也有擔心。他們擔心的是,大陸學生的到來會帶來文化的衝擊。你比如説有的大學就提出來説,擔心大陸學生的身份認定,是否和台灣的學生一塊兒住,能否參加台灣的社團等等,我想請問一下鄭教授,您怎麼來看這些擔憂?

    鄭又平:其實這方面的擔心,講穿了也是因為過去大家的交流不夠,溝通不夠,所以相互在了解上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既然了解不夠,難免會産生一些疑慮。但是呢,這些疑慮很多是來自於過去長期,尤其是綠營民進黨這些基本教育派裏面做出來的各種的抹黑宣傳,造成了大家一些刻板的,錯誤的印象。我自己為例,我們台北大學今年就來了十位交換學生,他們在台北大學念一整學期,到了寒假開始,這個禮拜即將要結束。我自己的班上有一門課,政府與企業就有兩位同學,一位來自於廈門大學,一位來自於西安交大。他們兩個昨天晚上還跟我聊天,他們説在這一學期裏面,感受太多,沒有錯,是有文化衝擊,但是那種文化衝擊讓他們開拓了新的視野,而且讓他們開始認識了台灣的同學,同時也讓台灣同學開始了解他們。

   就譬如説他們認為説,在校園裏面他們住在宿舍裏,沒有任何的區別,社團活動照樣參加,學校沒有任何干預,沒有任何限制。他們每天在外面的生活,其實都是跟台灣同學混在一起的,他們的聊天話題,天南地北,其實兩岸的年輕人沒什麼差別,他們更感受到台灣的人情味。他們説感受到台灣同學的創意跟活力,但是呢,他們也很老實地講説,其實包括我們台北大學的同學在內,台灣的學生一般來講,唸書認真用功的程度是的確還比不上大陸的同儕。此外,還有一個同學説,他是台北大學還有台灣其他學校的學生,他所看到的,玩社團簡直是在經營企業一樣,非常認真。所以台灣的學生許多活力的部分,讓他們的確是開了眼界。他們對於台灣的同學在環保節能這些意識上面的強盛,也覺得非常印象深刻。當然,除了這些之外,他們都在週末到處跑,他們跟我講説,來這半年花的生活費在大陸可以用上一整年。我説錢花哪兒去了?他説因為週末都跑到台灣各地,大街小巷去觀察、去體會。所以他們自己是説,將來有機會還要再來,他們也告訴我説,其實這樣子的交流跟著只是一個起步,將來還有更多的同學會想要來台灣的。

    主持人:那麼台灣的學生對大陸學生到台灣讀書持一個什麼樣的看法,目前他們對大陸的印象又是什麼樣的?我們也在台灣街頭隨機採訪了一些台灣的學生,一起來看一看。

    解説:西瓜西瓜我愛你,這是台灣師大一年一度的西瓜節,同學送西瓜,向心儀對象表白,花蓮東華大學獨創“探索體驗課”,考驗體力,耐力,平衡力。“貴賓這邊請”銘傳大學精挑細選禮儀小姐為各大慶典服務,被稱為“銘傳十二金釵”台灣清大、交大每年的“梅竹賽”更是年度校園盛事。

    出鏡:台灣東森電視臺記者 李怡靜

    台灣校園的多元和活潑,大陸學子們暫時只能透過畫面來感受了。至於開放陸生到台灣來念大學,台灣的學生們又是怎麼看待呢。今天我們就來到台灣大學聽聽看學生們自己怎麼説。

   訪問:臺大學生

   我還蠻贊成的,就是一個交流嘛,我覺得大陸學生也可以給我們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如果配套做得好是可以開放,這樣子也可以彼此交流競爭。提升我們自己台灣的素質。
解説:其實已經有大陸學生,在台灣進行短期學術交流,對於他們的表現,台灣學生印象深刻。

    臺大學生:像我就有一門通識課,遇到一個大陸學生,他的程度應該在我之上,他很厲害。透過交流讓他們可以過來這邊學我們的東西,我們可以過去那邊,學他們的東西。

    台灣東森電視臺記者 李怡靜:其實在整個採訪過程當中,我們也發現到大部分的台灣學生他們都是持贊成態度不過大家也有志一同都説希望能有一套完整的配套措施不要影響到任何陸生或臺生的權益。這是東森新聞記者李怡靜,張俊忠所做的報道,鏡頭交給棚內主播。

    主持人:好,謝謝李怡靜的報道。剛才鄭教授也給我們列舉了一下兩岸學生在一起交流的情況以及各自的優勢。我們看到台灣媒體的報道,説台灣學生對大陸的了解實在是不夠的,你比如説有的台灣學生問,在台灣交換的大陸的學生説,你們大陸有紅綠燈嗎?在路上會不會隨時被公安抓走?大陸的旅館有沒有熱水。很多台灣的同學,對於大陸的印象,還停留在這樣一個層面。所以我想請問一下賴女士,你所了解到的台灣學生,對大陸的了解程度是怎麼樣的?

    賴素如:其實我覺得我比較可惜一點,因為我在大學在教書,但是因為我是教法律系的,所以目前我們的班上並沒有大陸的交換學生。不過相信如果開放陸生來臺,應該有機會也可以教到大陸的學生。剛剛的問題,我覺得應該是屬於不算多數台灣學生對大陸的一個的誤解跟不了解不夠,因為其實現在孩子們,他們每天都是上網,他也看很多大陸的連續劇、古裝劇,MSN聊天等等。所以其實資訊來講,應該是夠的。不過就我個人來講,兩岸的交流,尤其是學生,交換學生或陸生來臺這樣的一個政策,是時事所需,阻止不了。但是如果説能夠透過這樣的一個文化學校之間的交流,當然可以讓孩子們,台灣的學生更加認識大陸一些文化等等相關的問題,也不至於發生大陸有沒有紅綠燈,飯店有沒有熱水這個的問題,覺得非常匪夷所思。但是重點就是在於説,就是因為交流不夠,認識不夠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鄭又平:因為我自己在台灣教書已經15年了,這些年來我看著台灣的同學對於中國大陸的了解,從陌生慢慢轉向熟悉。但是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可是每一次當台灣的同學跟大陸的年輕人在相處的時候,你所看到的,是非常快速水乳交融。就以這次台北大學進來的這些同學,這一學期來整個學習的狀況來説,他們自己跟我自己台灣的學生都強調説,兩邊相處非常愉快,我在課堂上看著他們打成一片,下課之後相約一起出去吃中飯,一起出去唱KTV,其實是非常普遍的情況。前兩天我在麵店裏面吃麵,就坐在我隔壁一桌的,我聽的聲音好熟,原來是我廈門大學的那個學生,一看他一桌全是台灣各地來的同學,其中就沒有其他的大陸來的交換生。

    講穿了,就是他們自己的生活,現在已經完全融入了跟台灣同學共同生活的一個情境裏面。最後,上個星期我們要上最後一堂課了,同學們大家還説要送給這些大陸來的同學小禮物,希望他們將來回去別忘了大家,有機會還要再相互聯絡。台灣的同學也一再強調説,到大陸也希望去找這些老朋友,老同學,大家相互的勉勵,共同學習。其實兩岸同學之間的情感是相當濃厚的。有人擔心説,他們兩邊會不會談政治問題吵起來?我去了解了一下,實際上很難得談政治問題,而且其實大家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未來,關心的是兩岸的生活現狀。

    講穿了,兩岸的同學共同學習,是有助於大家培養共同的認同感,共同的歷史經驗,共同的價值觀。這對於海峽兩岸的融合跟相互了解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主持人:聽到剛才鄭教授介紹的您的一些親身經歷,我也想起了之前我曾經看到的一篇報道,就是台灣《中國時報》的評論,這篇評論説,任何交流最終的意義是在於認識,欣賞差異並和平共處。兩岸年輕人相處如此,兩岸互動亦如此。好,非常感謝二位嘉賓對以上話題所做的介紹,謝謝!

    鄭又平:謝謝。
    賴素如:謝謝。

    主持人:觀眾朋友,感謝您收看這一期的《海峽兩岸》,下期節目我們再見。

     

責編:劉一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