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黃小希、陳菲)全國人大常委會26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以保護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合理開發利用海島自然資源,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從2003年11月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成立起草小組,到2009年12月表決通過,這部備受關注與期待的海島保護法歷時數年終於出臺,開啟了中國海島保護工作的新篇章。中國成千上萬的海島,從此有了“守護神”。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開採石料、破壞植被、炸島炸礁、填海連島等嚴重破壞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的行為,致使中國海島數量不斷下降,海島資源危在旦夕。有資料顯示,遼寧省海島消失48個,減少數量佔海島總數的18%;河北省海島消失了60個,減少了46%;福建省海島消失了83個,減少了6%;海南省海島消失了51個,減少了22%……
為進一步保護海島生態、防止海島生態遭受破壞,新出臺的海島保護法對有居民海島生態系統的保護、無居民海島的保護以及特殊用途海島的保護作出一系列規定。
法律嚴格限制在有居民海島沙灘建造建築物或者設施;嚴格限制在有居民海島沙灘採挖海砂;嚴格限制填海、圍海等改變有居民海島海岸線的行為;嚴格限制在無居民海島採集生物和非生物樣本……
中國海島中,相當一部分屬於無居民海島。然而,一些單位和個人將無居民海島等同為無主地,隨意佔用、使用、買賣和出讓。
針對這些亂象,海島保護法明確指出,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無居民海島所有權。未經批准利用的無居民海島,應當維持現狀;禁止採石、挖海砂、採伐林木以及進行生産、建設、旅遊等活動。
法律還規定,從事全國海島保護規劃確定的可利用無居民海島的開發利用活動,應當遵守可利用無居民海島保護和利用規劃,採取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避免造成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破壞。
近年來,中國海島開發步伐加快,海島港口、旅遊、能源等方面的開發利用已形成一定規模和技術優勢。有關專家指出,在未來海洋經濟社會發展中,海島將作為一個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區域,扮演重要角色。欣欣向榮的海島經濟,亟待科學合理的保護規劃與之相適應。
對此,海島保護法確立了海島保護規劃制度,為中國海島的保護和利用提供了依據。這部法律指出,制定海島保護規劃應當遵循有利於保護和改善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促進海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全國海島保護規劃應當與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和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與此同時,國家建立完善海島統計調查制度以及海島管理信息系統,開展海島自然資源的調查評估,對海島的保護與利用等狀況實施監視、監測。
為打擊各類破壞海島生態的行為,新出臺的海島保護法用專門章節規定了各類破壞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根據法律,違反本法規定,在無居民海島採石、挖海砂、採伐林木或者採集生物、非生物樣本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違反規定,在無居民海島進行生産、建設活動或者組織開展旅遊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破壞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責編:趙德禮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