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光明日報:指責中國“劫持”氣候大會毫無道理

 

CCTV.com  2009年12月24日 10:0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光明日報  
專題: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 為明天而“戰”

  英國氣候變化大臣埃德米利班德12月21日在《衛報》上撰文,指責中國“挾持”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談判進程。中國這兩天再次成為英國媒體轟擊的對象,被塗抹成在哥本哈根氣候談判中無理取鬧的攪局一方。

  中國真是這樣的角色嗎?我們看到,哥本哈根會議召開之前,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向世界自願公佈了減少碳

  排放的指標。當時,英國媒體紛紛肯定中國這一舉措,稱讚中國為哥本哈根會議帶來了希望。

  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上,中國堅持談判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為基礎,堅持繼續公約和議定書確定的“雙軌制”,堅持秉承國際社會達成共識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持遵照“巴厘行動計劃”對溫室氣體減排可測算、可報告、可核查的明確規定,接受了發達國家提出的“地球升溫必須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並表示願意讓其他發展中國家優先獲得發達國家提供的資金和技術。可以看出,這些立場、努力和願望,既與國際間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以往努力一脈相承,也在哥本哈根得到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回應和支持。事實上,大會能最終達成各方認可的協議,與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誠意、決心和努力是分不開的。中國何錯之有?

  那麼哥本哈根峰會後,英國官員為什麼會率先指責中國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説,英國對中國的指責“具有明顯的政治圖謀”,目的是“推卸其應該履行的對發展中國家的義務”。英國廣播公司的一篇報道是這樣分析的:除了有西方在會議後需要對本國公眾作交代的原因外,還有超出氣候會議本身的原因。在氣候會議進入最後階段,顯而易見,談判及會議成敗完全由美國和中國兩個國家主宰,這令英國和其他歐盟國家感到失落。所以22日的英國媒體説了,中國就成了替罪羊。至於美國呢,當然有別了。

  國際上有一種看法,認為發達國家就是想利用氣候談判來控制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高速發展,以繼續保持其在國際上的優勢地位。氣候談判確實關係到各國的切身利益,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這樣英國視為二戰後最重要的國際會議上,各方博弈和妥協,這本屬正常。難道英國就只想著拯救地球、絲毫沒有自己的利益考慮嗎?要説“劫持”,從某個角度講,在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化問題上,難道不是少數發達國家劫持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嗎?自英國工業革命到1950年,在人類燃燒化石燃料而釋放的二氧化碳總量中,發達國家佔了95%;從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發達國家的排放量仍然佔到總排放量的77%。就人均碳排放量而言,中國是4.6噸,僅為英國的二分之一,美國的四分之一。這4.6噸中,還包括了排放轉移,就是説中國排放溫室氣體來生産出口到發達國家的産品。如果跑遍英倫三島,中國人往往驚訝于這個工業革命的先驅很難看到工廠煙囪,這是因為高污染的産業都儘量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了,其中就有中國那人均4.6噸的碳排放量。難怪有人説,計算碳排放,不應只算當前,還應算歷史積累;不應只算本土排放,還應算排放轉移;不應只算國別總量,還應算國別人均。

  把中國塗抹成全球氣候談判的主要威脅,這顯然是不客觀、不公正的。發達國家對氣候變化負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也應當承擔主要的義務。這一認識不能因某些發達國家對哥本哈根會議的失望而改變。發展中國家歷史累積排放量少,人均排放量低,當務之急仍然是發展經濟,消除貧困。根據英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的測算,中國當前剛達到的3000美元的人均GDP僅是英國的十三分之一,才與英國1913年的水平相當。

  聖誕節來臨,英國儘管大雪飛揚,寒氣逼人,人們在供暖良好的家裏依然能感受聖誕節的溫馨氛圍。此時,筆者想起了遠在中國南方的老母親。在中國南方,大部分房屋沒有供暖設施,正患呼吸道疾病的母親只好在冷颼颼的家裏穿著加厚衣褲,躲在被窩裏保暖。我在想,該如何向母親解釋中國“劫持”氣候會議一説呢?我該勸她不要奢望暖氣、以免使氣候變暖嗎?或許,我應該聽聽哪一位英國兒子的意見。(郭林)

責編:李戎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