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澳門十二月九日電 題:澳門教育十年:多元辦學 小中求優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龍土有
澳門也許是世界上學校密度最高的地區。在二十九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中小學八十所,不少學校還設有分校;高等院校十所,校園可謂星羅棋佈。澳門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實現十五年免費教育的地區。回歸十年來,澳門教育伴隨特區的快速發展也取得驕人成績。
十五年免費教育也是民生工程
今年十一月中旬,行政長官何厚鏵為佔地六千多平方米、樓高六層的教業中學新校舍揭幕。這所由政府資助、社會各界支持而建成的學校成為澳門校捨得新樣板。
澳門學校多、規模小有其歷史原因。以前由於澳葡政府對平民教育不重視,設立的學校少,澳門各宗教組織、社會團體及熱心人士紛紛開辦學校,條件參差不齊。不少學校設在樓房裏,沒有操場,學生活動場所十分缺乏。另外由於澳門寸土寸金,即便大學也很“袖珍”,難怪不少內地學生感慨澳門的大學還不如自己就讀的中學大。
為改善辦學條件,僅基礎教育方面,特區政府近十年共完成十三個新批建校項目,同時投放資源資助學校擴建或重建現有校舍,共完成三十八項擴建或重建工程。
二00七年,澳門完成了由十年免費教育向十五年免費教育的“升級”,即從幼兒園到高中教育完全免費。同時,特區政府為每名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提供免費教育的投入由回歸時約六千五百澳門元,今年增加到一萬六千元,是原來的二點五倍。
澳門成為兩岸四地首個提供十五年免費教育的地區,這在發達國家也不多見。
澳門中華教育會會長李沛霖認為,實施免費教育讓所有適齡人士享有受教育機會,同時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既發展了教育,又改善了民生。
“多元化”助力素質教育
澳門作為東西文化交匯之城,教育發展也呈現多元化格局,顯得“五彩繽紛”。眾多學校有公立的,更多是私立的。私立學校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等宗教組織、社會團體及個人創辦的,甚至教會學校也有不同教派之分。澳門的學校教育理念、教材、課程甚至每節課的時間都不盡相同,各有特色。
澳門教育融匯“三文四語”,即中文、英文、葡文,普通話、廣東話、英語和葡語。澳門唯一一所葡文學校以葡文教育見長,公立的中葡學校則兼顧中葡文,一些教會學校英文教育水準較高。不過無論哪類學校,回歸以來都越來越重視普通話教學,濠江中學更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採用普通話授課。
作為澳門最大的教師團體,澳門中華教育會地位舉足輕重。會長李沛霖説,教育關鍵在教師。回歸十年來特區政府投入很多資源支持老師培訓進修,還推動小班化教學,使教師有更多精力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些都可圈可點。
李沛霖認為,澳門教育“多元辦學,多元發展”的格局,加上不少學校幼兒園、小學、中學“一條龍”辦學,使學生減少了升學和應試教育壓力,為素質教育提供了空間。澳門中學生在高手如雲的“世界青少年機械人世界盃大賽”中多次取得好成績就是例證。
澳門高校受內地生青睞
澳門雖然早在一五九四年就創辦了遠東第一所西式大學──澳門聖保祿學院,但直到一九八一年,澳門大學的前身——東亞大學創立,澳門才有了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
回歸十年,澳門高等教育發展很快,教學設施不斷改善,規模得以擴大。目前澳門共十所高校,註冊學生三萬餘人。澳門高校也得到內地學生的認可,就讀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旅遊學院、公開大學的內地學生逐年增加,有的高校內地生超過學生總數的一半。
特區政府還通過大專助學金、利息補助貸款計劃等鼓勵更多本地學生繼續升讀高等教育。
今年六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設在珠海橫琴島的約一點一平方公里的澳門大學新校區實施管轄。該校區比澳門大學現有校區大幾倍,將通過地下隧道與澳門凼仔相連,遠期可容納一萬名學生。澳大校長趙偉承諾,一定會借助橫琴新校區的優越條件將澳大打造成一流大學,提升澳門高等教育水準。
青少年教育面臨新挑戰
李沛霖表示,回歸後澳門教育界“愛國愛澳”教育的氛圍更濃了。澳門人素有“愛國愛澳”傳統,回歸後,各間學校都更注重讓學生了解內地的發展,注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基本法》教育也納入了學校課程。學校經常組織學生到內地參觀、軍訓,不少高中學生的畢業旅行都以北京為目的地。
澳門中華教育會每年還承擔組織“中華文化常識達標考試”。這項面向十六歲以上人士開放的考試包含九百多條國情、文化、歷史、地理等內容,深受澳門當地人歡迎,每年都有二、三千人參加考試。
對於澳門青少年教育面臨的挑戰,李沛霖認為,除了社會“功利主義”抬頭,及資訊發達帶來的負面信息增多,對青少年不良誘惑加大等共性問題外,澳門還面臨博彩業快速發展對青少年價值觀的衝擊。他呼籲全社會都來關注青少年成長,為他們營造良好的環境,讓“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精神在澳門這塊“蓮花寶地”傳承下去。
責編:唐亮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