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中國新聞):為慶祝澳門回歸十週年,《中國新聞》《午間 媒體》節目聯合央視網、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等網站,共同推出電視網絡互動節目《印象澳門》。今天我們將帶您走進別有洞天的澳門郵票世界。
郵票,寸長寸寬,面積細小,卻又是文化、歷史的載體,經設計者妙筆生花的創作,內涵可以大到無限。每個國家和地區發行郵票,無不著力設計創作,悉心提升郵票的欣賞、珍藏、市場價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澳門的郵票發展史。
澳門郵票發行于1884年,1974 年以前,澳門郵票的發行權一直由葡國方面操控,澳門本地人不能參與郵票的選材和設計。早期的澳門郵票多為葡萄牙國王頭像或王室徽號,殖民色彩濃厚,毫無本地特色和中國風格。1948年12月20日,第一套反映澳門本地事物的郵票《澳門風景》面世,此後一系列體現澳門地主特色的郵票便紛紛亮相。
1974 年,澳門政府掌握了郵票發行的自主權,當時每年發行僅兩三套,本地設計師開始參與郵票的設計。1977年發行的《澳門立法會成立一週年》郵票,第一次印上了中文字樣。
1982 年以後,澳門郵票進入發展階段,大量精美的反映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民俗、風情、地方特色以及東西方文化薈萃的澳門郵票不斷問世,這一時期的澳門郵票可歸納為四類:地方色彩系列、民族色彩系列、中國文化系列、東西文化薈萃系列等。絕大多數設計由本地設計師擔綱。1987年發行的《端午節》郵票,是正式印上“澳門”是文名稱的第一套郵票。
1999 年12 月20 日澳門回歸至今,澳門郵票進入了成熟和優化階段,基本上已全部由本地設計師負責設計。1999年12月20日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郵票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發行的第一套郵票,這也是澳門郵票從1884年開始發行以來,首次在票面上出現“中國”字樣。
提到澳門的郵票,就不能不提一個人,他就是澳門郵政局葡籍局長羅庇士。
羅庇士出生於葡萄牙首都裏斯本,一九七四年大學畢業即到澳門郵局工作,擔任電信工程師。一九九零年起擔任郵局“掌門人”至今已近二十年,跨越澳門回歸祖國的歷程,可謂近幾十年來澳門郵電事業發展的見證人。澳門特區政府中葡籍局長不多。羅庇士笑言,作為一個葡萄牙人,澳門回歸後在特區政府擔任局長“很有趣”。感覺最特別的是,他有機會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的成員參加國際會議,“那個時刻感覺自己就是中國人!”
澳門郵票主題是題材多側重突出中華文化和澳門本土文化。經年累月,澳門紀念郵票已形成“文學與人物”、“成語故事”、“傳説與神話”、“科學與科技”、“中國內地景觀”等系列,這些不同系列,兼顧了集郵和非集郵人士的需要。澳門郵政局在郵票發行上兼顧澳門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背景,加重了中國傳統文化主題的比例。全新設計的澳門郵政標誌第一次出現在2000年3月1日面世的《文物保護─新馬路》郵票小型張上。
1997年澳門郵電司以“風水”為主題發行郵票一套四枚及小型張一枚。即充滿中華民族傳統色彩,又表現出西方現代繪畫特徵,將如此神秘又抽象的“風水”學説演繹成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圖像,這在中國郵票史和世界郵票史上均是第一次。
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對聯也在郵票中有所體現。1997年2月12日發行的《幸運數字》小型張上,印有數字諧音對聯,頗為罕見。既體現了中國特色又具有澳門地方色彩。上聯是“八四九八一六八”,下聯是“三二二三八六三”,橫批為“三二二八”。用粵語諧音讀出就成為:“發市久發一路發;生意易生發路生”。橫批:“生意易發”。
在碼頭過關後一眼看到有一台自動出售電子郵票的機器佇立在一旁,馬上在附近的窗口用香港硬幣換成澳元,投入口中,1元幣按二次,打出二個五角電子郵票,這是進入澳門的第一件收穫,不禁喜出望外。
真沒想到,澳門郵政局發行的郵票很漂亮,讓人愛不釋手。12動物生肖票設計的別有情趣,看來也很親切。在通訊博物館裏你還可以自己設計一張郵票。只要在電腦中選擇你想用的題材,電腦就會自動生成一張很標準的郵票,你還可以自己動手用打孔機壓出整齊的齒孔。不管兒童,還是大人,拿著這樣一張郵票,都很有成就感。
主持人:“方寸之間,無限精彩”,一枚小小的郵票承載著歷史的變遷,記錄著時間的流逝。澳門郵票,雖屬地區性郵票,但它所展現的,已遠超一個地區的局限。澳門小小的郵票,卻有大大的歷史。今天的《印象澳門》就是這些內容,明天的節目裏我們將帶您一起體會澳門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期待您的參與。
責編:劉一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