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湖南湘潭查獲涉案6億賭球案 足協被指深陷泥潭

 

CCTV.com  2009年12月01日 08:0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社-瞭望東方週刊  

  2008年,對於曹淑華來説,如夢魘般。丈夫和女兒臥病在床,而兒子丁鵬(化名)由於沉溺于網絡賭球一年多,在輸掉幾乎全部家産後,倉皇出逃躲債。

  2009年7月,經過近5個月的偵查,湖南省湘潭市公安局破獲了“6 . 02”特大網絡賭球案,粉碎了湘潭境內馮碧飛、王超、郭彥廷三個網絡賭球團夥。

  這讓曹淑華看到了希望,她期盼兒子能夠結束流亡的日子,儘早回家。

  賭球者

  曹淑華向《瞭望東方週刊》講述了兒子沉迷賭球的經過。2008年,丁鵬大學畢業回到家,一時沒有找到工作,就在好友慫恿下開始了賭球。

  剛開始,下的賭資只有幾百元,隨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同學、朋友借了個遍,女朋友為他湊了幾十萬元。這些錢都輸掉後,他迫不得已借了高利貸,最終欠下賭博公司200多萬元。

  那段時間,曹淑華經常接到恐嚇電話,對方聲稱如果限期內不還錢,就要讓他們家破人亡。有一次,賭博團夥甚至將丁鵬扣押在賓館裏毒打。

  丁鵬背著家人偷出了房産證,用捏造的假材料進行了公證,隨後到信用社抵押貸款,之後他又將貸款全部輸光。

  今年春節,曹淑華家樓道及房門上,貼滿了討債恐嚇信。因懼怕報復,她沒有報案。最終,丁鵬絕望地逃往外地。

  7月19日,湘潭市警方破獲了這起涉及賭資6億元的網絡賭球案,而涉案賭資大部分已流往境外。

  但丁鵬依然不敢回家,他總計欠賭球團夥200多萬元。因為找不到本人,曹淑華成了一些尚未落網的賭球團夥的討債對象。

  “他們甚至還在我任職的公司網站發帖,宣稱我教子無方。”曹淑華説。

  莊家

  “這是湖南破獲的最大的賭博案件。從該團夥的賬面上看,最高單周投注額為2000多萬元,單注投注額最大的為17萬元。”湘潭市公安局網技支隊副支隊長楊志海對本刊記者説。

  楊志海稱,這三個團夥本來是合作關係,後來各自聯絡到新的上家,隨即分道揚鑣。

  馮碧飛外號“皮哥”,是賭博網站皇冠及百家樂在湘潭的代理人。在打掉馮碧飛團夥後,警方又赴深圳抓捕了其上線弋莉娟,辦案民警熊理説:“弋莉娟的身份是香港人,也是代理莊家,弋的上線則在境外。”

  在湘潭市看守所,馮碧飛對本刊記者説:“賭博有輸有贏,即使有人輸得傾家蕩産,我也問心無愧。”

  據民警介紹,馮原是湘潭電纜廠的下崗職工,曾混跡于多個行業。2006年世界盃期間,馮碧飛見自己飯館裏不少客人熱衷賭球,認定這是生財之道。聽説外國的博彩業很興盛,他猜測我國會“順應國際形勢”開放博彩業,他想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他甚至異想天開地與湖南省體育局聯絡過,詢問國家是否會放開博彩,遭到回絕。

  但馮碧飛並不甘心,他上網四處搜尋境外賭球網站信息,同時還求助於一些牌友,希望能聯絡到廣東的網絡賭球代理。

  機會終於來了。2007年,馮碧飛通過朋友認識了居住在深圳的弋莉娟,從其手中取得了境外兩家賭博網站皇冠和百家樂的代理權。不久,他又聯絡到了廣東的一位上線,獲得了金沙賭球網站的代理權。

  金字塔模式

  湘潭市公安局專案組警員魯輝紅向《瞭望東方週刊》介紹,受境外賭博業的影響,從2002年世界盃以來,我國地下賭球活動日益猖獗,並吸引了眾多有經濟基礎的中産階層參與其中。賭球團夥類似于傳銷團夥,按照股東、總代理、代理、會員的金字塔模式,逐級往下發展。

  2007年下半年,馮碧飛在湘潭市租了一間房,購置了幾臺電腦,開始地下運作。

  這個團夥骨幹成員包括馮碧飛、李雲龍、李龍霞、李健、郭軍5人。他們分工明確,李健負責公司網絡賭博平臺的維護管理,李雲龍負責分發會員賬號。團隊儼然是正規公司化運作,成員每月都會領到800到2000元不等的工資。

  事實上,馮碧飛只是境外賭博網站在湘潭的一級代理商,他的上線有在深圳的弋莉娟、上海的小白以及惠州的張總等。

  魯輝紅介紹,馮碧飛與他的上級代理弋莉娟採取佔成方式瓜分收益,“雙方約定按周結算,每週一由公司成員李健負責與弋莉娟通過電話或短信對賬,再由李雲龍通過銀行轉賬方式進行結算。”

  通過自己和各代理的遊説,馮碧飛又發展了13個二級代理商,這些二級代理商又發展了30多個三級代理商,三級代理商則負責吸納會員參與賭博。最終公司發展會員100多人,這些賭客處於這個“金字塔”的最底層。

  “最頂層的莊家都在境外,莊家和代理之間可能根本就不認識,只通過通訊設備聯絡,匯款則全部使用信用卡。”民警熊理告訴本刊記者,“莊家通過代理控制了會員的錢包,代理成了他們的討債工具。莊家根本不用認識處在最底層的會員,只要找負責該賬號的代理人就可以收回賭資。另外,代理每發展一個會員,會有‘返水’收益。”

  “‘返水’比例按投注量的0.75%或1.25%計算。會員越多,意味著投注資金越大,‘返水’額也就越多。”熊理説。

  大莊家一般都是國外財團

  湖南資深足球評論員賀新平告訴本刊記者,那些賭球的人看球賽,就是看比分,賭誰先進球,他們的興趣不在足球上,而是時刻計算自己的利益得失。

  “網絡賭球的宣傳渠道也很廣泛,比如網絡聊天、網頁介紹、手機短信等等。”湘潭市公安局網技支隊副支隊長楊志海介紹説。

  “處於金字塔頂端的莊家通常都可以去買通球隊,就算輸了,也可以宣佈本輪賭球作廢。所以,最終輸的肯定是這些賭客。”楊志海稱。

  2006年,一篇《百萬富翁網上“哭球”開博客揭露賭球內幕》的報道引起熱議。隨後,該文作者任傑現身説法,成立了反賭球聯盟會。

  據任傑透露,大莊家一般都是國外財團,通過網絡管理整個盤口,然後再到國內以金字塔形式逐級發展代理人,賭客通過代理人上網投注,代理人按比例收取代理費,旱澇保收。“莊家不怕賭客贏錢,最怕賭客不來。莊家通過計算賠率甚至使用非法手段,左右足球比賽結果,維護自己的利益。”

  2006年的意大利聯賽賭球風波以及今年的歐洲假球醜聞,背後都有這些大財團的黑影。

  據楊志海介紹,賭博團夥中也有放高利貸的機構,“如果收不到錢就會使用暴力。”

  今年2月,馮碧飛通過網絡聯絡到了上海的莊家“小白”,根據公司成員李雲龍的賬本記錄,“小白”在與馮碧飛合作中獲利90294元。“小白”化名白浩,真實姓名艾合買提,新疆人,今年21歲。在接受警方審訊時,他供述自己幾年的賭球過程中,共牟利30多萬元。

  據警方介紹,白浩與其他賭博團夥成員也是電話聯絡,相互間交流很少,“他們只是説是誰的手下而已,別的啥也不説。”

  白浩的手機短信中,還保存著一些成員發過來的賬號,賬號地點遍佈全國各大城市。

  為什麼會是湘潭

  這起網絡賭球案,涉案賭客大部分是湘潭本地人,其中不乏球迷。之所以出現這種特大賭球事件,在湘潭市體育局紀檢組長袁曉鳴看來,與湘潭本地的體育生態也有關聯。

  這座城市也曾因足球點燃過一段激情歲月。2001年年底,甲A聯賽移師湘潭。

  袁曉鳴回憶當年的火熱情景,依然掩飾不住自豪。湘潭賽區當賽季共舉辦甲A比賽14場,吸引觀眾40多萬人次,各地球迷蜂擁而來。作為全國最小的甲A賽區,年均上座率達70%以上,居全國第一。

  前湘軍俱樂部副總經理龍剛告訴《瞭望東方週刊》,曾經有來自廣東的莊家找到他,希望俱樂部與他們聯合“做球”,被他當場拒絕。“當時隊員間相互猜測對方打假球,還曾打架。一位叫阿格鮑的外援曾找我,説在一場比賽前曾有人願意出1萬元買通他下一場不要進球。”

  “市場化陰暗的一面過早地侵蝕了中國足球,這對競技體育是一次打擊。”在袁曉鳴看來,當年的李振鴻“涉賭假球案”就已經説明了中國足球界的混亂。

  2007年8月24日晚9時,長沙金德足球隊的中場球員李振鴻突然被人強行帶到湖南株洲,有人要求他承認在該場比賽中故意輸球。此後的8個小時,李振鴻飽受毒打和恐嚇。更兩度被裝入麻袋,第一次被作勢要拋入江中,第二次被放進土坑,恐嚇要活埋。

  事發後,外界一致認為此次惡性事件和李振鴻涉賭打假球有關。

  原深圳平安足球隊球員李巍,十幾歲時就入選八一隊,2000年底退役後曾在廣東雄鷹隊執教。2005年4月,他因涉嫌網絡賭球,被長沙警方抓獲。

  足協本身或已深陷泥潭

  賀新平向本刊記者披露:莊家賭球,一般買通裁判要10萬元,還要派人到現場督戰,“在中超聯賽如果要搞定一個球隊,要花50萬元以上。”

  在賀新平看來,“做球”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買通一名守門員、兩名後衛、一名前鋒;第二種是買通後衛和裁判;第三種是買通一名後衛和守門員,“比如某個被收買的後衛故意放水,表面上看起來他是技術動作犯規,其實是在搞假球,你根本看不出來。”

  “再比如守門員故意不盡力,球進不進可以編出很多理由的。”賀新平説,現實中,球員的待遇也參差不齊。由於聯賽市場持續低迷,普通球員的工資已經跌至年薪20萬元到30萬元,通常很難抵擋住誘惑。

  “有的大牌球星年薪幾百萬元,而有的球員月工資只有幾千元,他們心裏肯定不平衡。”賀新平表達了同樣的看法,“這種不健全的酬勞機制會令一些球員面對誘惑降低免疫力。”

  隨著中國足球反賭逐漸深入,隱藏于賭球背後的利益鏈逐漸顯山露水。北京大學中國公益彩票事業研究所執行所長王薛紅分析稱:“國內非法賭球的賭資,如果按照正常的比例計算,可能高達1萬億元左右。”

  一則軼事是,2009年2月,媒體曝出東莞一高中有百餘名學生賭球,最高輸家負債幾十萬之巨。

  賀新平鉤沉中國足球禁賭的往事:1999年甲A聯賽最後一輪的“渝沈之戰”中,至少有6支俱樂部被證明打假球。彼時,查處、打擊賭球、假球的主體還是中國足協。

  由於足協自身缺乏執法能力,註定了這一輪的打假制黑無法有實質性斬獲。當時,中國足協對於“渝沈之戰”只作出了“消極比賽”的處理。

  近日,湖北省咸寧市公安局又破獲一起“特大系列網絡賭博案”,賭球團夥利用網絡提供賭博平臺,進行賭球、賭馬、賭外圍六合彩等違法行為。此案涉案金額500億,涉案人員數十萬,涉及全國30個省市,追繳贓款8億多元。無論是涉案地域、人數,還是涉案金額,都創造了全國紀錄。

  湘潭市體育局紀檢組長袁曉鳴將治理網絡賭球寄望于中國足協,希望中國足協能夠切實履行好管理職能。但吊詭的是,截至目前,多名足協官員已被查出參與了賭球,足協本身可能也已深陷泥潭。(陳安慶)

 

責編:王璐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