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教育部長袁貴仁:新官上任火未燒,民間期待焰已高

 

CCTV.com  2009年11月16日 10:1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錢江晚報   

>>>海量新聞,請點擊“新聞頻道”

袁貴仁:教育改革期待“貴人”

  -陳進紅

  2009年10月31日,新華社的兩則消息引起非同尋常的震動:曾多次向溫家寶總理髮問“為什麼現在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辭世。這一天,年屆59歲的袁貴仁被任命為教育部部長。這兩件因時間而巧合在一起的事件,讓教育改革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

  中華民族,是最注重教育的民族,如今,是教育痼疾重重、亟待解決的時代。在這種情勢下,共和國其他任何一個部長的易人,也許都難以與教育部部長更替引發的震動相比擬。公眾前所未有地關注起新任教育部長是何人,有著何等的經歷,將帶來何等的履職報告。

  中學教師、人學學者、大學校長、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這四重身份,更吸引著人們探究的目光:他將如何展開教育治理思路?人們對履新的袁貴仁鐵腕改革,整治沉疴寄予了極大的期望。新部長任命僅三天時,人民網“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專題點擊率高達10萬次,網友的留言、建議達600多條。上周,一次“你對新一任教育部長有何期盼”的網絡調查中,參與的網友有17萬之多,從幼兒園教育一直説到大學,拉拉雜雜,排山倒海,似乎要把教育的所有問題一股腦堆到這位新任部長面前。11日,又有11位教授聯合“上書”,以“錢學森之問”為題,直面“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的教育問題。公眾對袁部長的關注還在持續升溫中。

  人們用他名字的諧音,賦予他一個沉甸甸的使命——期待袁貴仁成為中國教育改革的“貴人”。

  要培養如錢學森一樣具有創新精神的傑出人才,進一步解決教育公平公正問題。走馬上任的袁部長必須如他自己所言:“從教育這個源頭抓起。”

  袁貴仁:從鄉村教師到教育部長

  10月的最後一天。新華社一則不足百字的消息引起非同尋常的震動。連任教育部部長達6年的周濟,在他第二個任期過了一年半的時候,把中國教育發展的接力棒交給了擔任副部長已8年的袁貴仁。

  誰是袁貴仁?在這則消息傳開來之前,很少有人知道這一問題的答案。袁貴仁現年59歲,他的職業生涯從未離開過教育領域。從19歲起,他就在家鄉安徽省固鎮縣擔任中學教師。固鎮縣王莊中學校長高正升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直到1978年,袁貴仁順利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才離開了王莊中學。畢業後,袁貴仁留在北師大任教,1999年擔任該校校長。2001年,袁貴仁被任命為教育部副部長。

  鄉村中學教師、人學學者、大學校長、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的這四重身份,吸引著人們探究的目光:他將如何展開教育治理思路?

  貧苦出身

  袁貴仁的家鄉,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王莊鎮南屯村,這是中國中東部省份一個人口不多的小村莊,袁貴仁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整整28年的時光。

  在本村讀了4年小學後,袁貴仁和他的同學們,每天步行兩公里,到鎮上的小學、初中,繼續學業。在南屯村,袁家並非富裕之家,父母均是農民,袁貴仁是家裏最小的孩子,上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在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鄉村,計劃經濟統籌著生活,人們在生産隊裏勞動,記工分,統一到集體食堂吃飯,僅有的貨幣來源,是靠賣雞蛋和家裏養的豬和羊。袁貴仁每個學期的學費是4塊多錢,家裏要賣掉200個雞蛋,換來這筆學費。

  40多年後,袁貴仁的同鄉好友肖振宏回憶起那段時光:“在學校裏,袁貴仁表現優秀,門門功課都是第一,作文更是好,經常被當作範文。”除此之外,袁貴仁還喜歡打籃球,並且打得不錯。袁的鋼筆字也寫得漂亮,被同學當作字帖臨摹。

  1965年,15歲的袁貴仁升入固鎮縣一中,次年,文革爆發。固鎮縣中學停止了正常教學,學生們返回家鄉勞動。回到南屯村的袁貴仁,並未放棄讀書。“他經常背個大書包,到學校的圖書館借書,我們就湊到一起看,看完他還回去,再背回來一書包。”肖振宏説,村裏堅持念完初中和高中的只有4個孩子,其中包括他和袁貴仁。

  相關鏈結:

1/5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