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我以我心鑄我志——記人民的好部長王彥生

 

CCTV.com  2009年11月02日 15:1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廣網  
專題:組工幹部的楷模王彥生

  我以我心鑄我志——記人民的好部長王彥生

  中廣網北京11月2日消息(記者姜夢醒)“王部長是一個好官,他改變了我的官念”邯鄲市曲周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槐橋鄉黨委書記王坤忠含著淚説。在同事和百姓們的眼中,王彥生是個好人,更是一個好官,很多人説他不像官,因為他是那麼親切,那麼平易近人。但是他又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官,因為在王彥生為官的十幾年光陰中,他將生命中全部的激情都融入到了他的事業當中,直到生命之燈熄滅之時,他所想到的還是即將開幕的人代會和未完成的工作。甚至沒有來得及對妻兒,父母做一下安排和交代。他用他的一生踐行了一個崇高的共産黨員,一個人民的好“官”的神聖使命。

  堅持黨性,忠於事業

  王彥生1959年11月出生於河北涉縣。在綿長巍峨的太行山下長大,他的品格也如同這大山般堅定。對他的事業,他無限忠誠,他的這份忠誠甚至經受住了生命的考驗。對一個普通人來説,生命是最可寶貴的,有什麼事情比失去生命更可怕的呢,但是王彥生在被診斷出腦瘤之後,衡量再三,最終做出了驚人的決定,他放棄了手術的機會,一方面他覺得手術費用較高,自己也會有下不來手術臺的可能,他想不做手術或許還可以多做幾年實際的工作。他説自己目前除了有時頭暈沒有什麼其他不適。然而,這樣一來,他就如同每天頂著個定時炸彈在生活。生氣,著急都有可能讓炸彈爆炸。很多時候,他都在經受著頭痛的折磨,但是他沒有因病請過一天假。2008年底,也就是王部長離開前的兩個月,叢臺區叢西街道兩委開始換屆,這是基層組織建設的一件大事。王部長親身堅守在換屆的第一線,換屆工作完成後,他又馬不停蹄地帶領全區50名中青幹部到清華大學參加公共管理班培訓,在這段期間,他始終隱瞞著病情加劇的現實,依然淡定,沉著的堅守在這個令他無限留戀的工作崗位上。

  清正廉潔,恪守原則

  在熟悉王彥生的人當中,特別是那些他曾經幫助過的人中,有多數從沒有去過他的家,沒有和他在外面的飯館吃過一頓飯,大家都知道王部長生前最討厭這種請客吃飯,送禮的事。據曲周縣依莊鄉東路莊村原黨支部書記張德順回憶,王部長每次到村裏走訪調研的時候,很少留下吃飯。即使留下也要“約法三章”:一不動酒,二不吃肉,三不準其他幹部作陪。年近六十的老書記談起這些,不無傷感的説:“他、王部長是一個真正拿黨章和黨紀跟自己較真的人,他的大是大非觀念極強,不留一點變通的餘地。

  安居村是王彥生同志的故鄉,那裏一直嚴重缺水,直到1987年,才在距村3公里的狀口村打了一眼機井。然而,井是有了,人們卻被如何引水難住了。引水需要修渠,修渠需要資金,而村裏沒有一分錢的集體資金,村民又無力承擔。募捐來的沙子,水泥,石子也是九牛一毛,這著實難壞了大家。這時,大家想到了在宣傳部任職的王彥生同志,想請他找找關係幫忙鄉親們解決一下問題,可當村幹部找到他時,他卻勸導大家説:“忙一定要幫,但是絕不能靠走關係,各部門都有難處和計劃,資金有限,也有安排原則。我們村是困難,我可以把真實情況向有關部門反映,但全縣是一家人,我們不可與比我們更困難的兄弟村子爭奪。都按程序辦,相關部門會統籌安排的,不能搞特殊。”最終,大家心服口服,按照程序辦事。在政府的支持下,安居村村民解決了吃水難的問題。這就是王彥生的風骨,他不僅為自己,也為家鄉人掙得了尊嚴。

  關心同事,工作務實

  做王部長的同事,是件幸福的事情,作為他的下級,更是經常能感受到他的親和與關懷。王彥生任組織部長期間,深諳用人、選人之道。他常説用錯一個人會傷害一群人。他總結歸納出幹部工作的“四對”原則。即“對千里馬型幹部不虧待,讓開拓者無憂;對老黃牛型幹部不忽視,讓實幹者無悔;對包青天型幹部不挑剔,讓公正者無畏;對智囊團型幹部不嫉妒,讓諫言者無慮”。

  邯鄲市叢臺區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立濤,曾任老幹部局局長,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她被任命為常務副主任,她説,當時她的心情是極其複雜的,更多的不是興奮而是擔憂,她感謝組織上對她的信任,她深知如果工作幹不好,是辜負了組織,也辜負了王部長的信任,在這樣緊張的情緒中,她走進了王部長的辦公室,把自己的憂慮一股腦的倒了出來。王部長善意開導,細心聆聽,三個小時的時間不知不覺的就過去了。陳主任見時間已晚,想請王部長簡單吃點晚飯,可王部長一口便回絕了,説時間也不早了,好好回家休息,工作上不要有負擔,好好幹!陳主任邊回憶著邊抽泣著,她説王部長過逝半年了,好多人仍然不敢提到他的名字,一提就忍不住要哭。

  無獨有偶,現任叢臺區政協副主席、曹鄉黨委書記的劉興國也是一位由王彥生力薦的幹部,在與他交談的過程中,明顯的感覺到他在説話時聲音的顫抖,那是內心翻騰的哀痛,更是對王部長深切的感激之情,不僅是對王部長的栽培知遇之恩得感謝,更重要的是,王部長讓他找到了坦然應對事情的果敢與自信。談到他的兩次升遷經歷,他回憶到,2004年,他出任聯東街道黨工委書記,當時的聯動街道辦事處原班子內部矛盾較多,各項工作受到嚴重影響,是王部長及時向區委建議,果斷地將原黨政一把手全部調離,並交以他扭轉工作局面的重任。正在他矛盾不已,不知下一步工作如何開展的時候,王部長一番語重心長的話打消了他的顧慮,“任人唯賢,不僅僅是選賢舉能,而是要把合適的人放在能夠發揮最大潛能的合適位置。作為一名領導幹部,一個領導班子,只要能以寬廣的胸襟去面對困難,不謀私利,不爭權力,就能獲得最大的擁護和支持……”。這番話語如春雨般滋潤著劉興國的內心,讓他少了焦慮,多了堅定,他感到被人需要和被人信任都是一種難得的幸福。正是在這種力量的指引下,他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使聯東街道辦事處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各項工作在全區名列前茅。2007年換屆之時,他又被推薦為副縣級領導幹部,任區政協副主席職務。2008年,又是王部長力薦,他兼任蘇曹鄉黨委書記。這時的他已經沒了先前的憂鬱和慌亂,他心底裏有一種力量,那是王部長為他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自信的力量。相信這份力量也將助他走得更遠。

  在王部長的一生中,經他舉薦的幹部有很多,事實證明,這些幹部都是經得起考驗的,也是深受人民愛戴的。在這些被舉薦的幹部中,很多人能力突出,但是在任命之前卻一點都不知道自己即將升遷。王彥生就如自己曾經説過的那樣,不僅在用心選幹部,而且在用心管幹部,更是在用心保護幹部。

  淡泊名利,低調為官

  在王彥生的頭腦中,似乎沒有“官”這個概念,涉縣審計局原黨組書記王海峰與王彥生是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在他的眼中,王部長是個非常謙和的人,從不擺架子,極少發脾氣,從來不説狂話,不做狂事,甚至平時説話的聲音都不高。即使有的時候生氣,從來不會把怨氣發泄到別的同事身上。特別是當下屬的工作沒有做好,而受到上級批評的時候,他常常會把責任自己頂下來,日後再找機會與之溝通,卻少有直接發脾氣的時候。如果遇到緊急的任務,下屬難於完成,他通常會自己親自完成。也正因為此,他的同事們都覺得他非常親切,常常會把自己生活中,工作中想不通的事情和他去溝通。大家都説,在王部長面前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説的,他總是像一個老朋友,老兄弟,老哥哥,細心聆聽,善意開導。

  在普通人的眼中,區委組織部的部長應該是何等風光,但是人們在王部長的身上看到的只有樸素和低調。他是這樣要求自己的,也是這樣約束家裏人的。人們沒有見過王部長為私事給他人和組織提出要求。2009年的春天,彥生同志正在曲周縣工作,那裏距他在涉縣的老家有150多公里,王彥生四歲喪母,是父親一個人把他拉扯大,在他的心裏“孝”的意義是很重的。到曲周後,他不放心家中的父親和繼母,於是把二老接到了曲周。並把父母安頓在了曲周縣糧食局第二供應站小賓館的二樓。那是個三層的小樓,房子破舊狹小,王彥生租下了二層的兩間屋子,一間留給父母,另一間是留給自己的,為方便照顧父母,他只要工作不忙就會留下來住。工作忙時就在辦公室的小床上對付一宿。賓館的樓下就是一家飯館,但彥生很少到那裏吃,他搭了一個廚房,通常他會自己做飯給父母吃。就這樣在曲周住了四個月後,他還用自己的錢支付了住宿費和水電費。他總是這樣,怕給別人添麻煩,在他的老岳母病逝的時候,他沒有告訴單位和同事。大女兒結婚的時候,他也只是宴請一下一起工作的老領導,對下一律不通知,不宴請,不收紅包。後來還是有很多老家的朋友們知道消息,主動登門道喜,他就是這樣凡事都不張揚。

  王彥生就像初春時的一陣微風,所過之處儘是陣陣暖意。他淡淡的吹來,卻不求什麼,更不會卷帶走什麼。老同事王海峰回憶説,王部長在涉縣組織部任副部長期間,工作業績非常突出,但是鮮有受表彰的時候。難道是他不夠條件?後來才明白,原來這些獎都被他“讓”了出去。“讓”在王彥生的生活裏是再平常不過的字眼。榮譽和升遷的機會是多少人求之不來的,他卻看得很淡,甚至一讓再讓。2003年曲周縣委、2007年叢臺區委先後換屆,他兩次將提拔的機會讓給其他幹部,是邯鄲市擔任區組織部長時間最長的同志。足足十一年之久。他在推辭時的話語同樣令人感動,他常説:我現在的身體狀況,不足以擔此重任,還是把機會留給年輕的同志吧。無私無畏,大愛無疆。這就是王彥生,人民的好部長。

  勤於學習,勇於創新

  在王部長辦公室的床頭,我看到了兩件東西,一件是他患病期間使用的測壓儀,另一件是整齊的擺放在枕邊的書籍。有兩本《組織工作研究文選》和一本《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早就聽説,王部長是個酷愛讀書、寫作的人,他的大女兒王玉潔回憶説,父親生前有個習慣,就是每天睡前要看一會兒書。在王部長的辦公室裏有三個並排放置的書架,裏面也整齊的排布著許多書籍。王部長讀過的書涉及到歷史、政治、文學、法律、哲學、經濟等多個領域。

  工作中,王部長常常會有創新的工作理念和思路,在曲周縣工作期間,他提議在全縣科級幹部中開展“當農民的兒子”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幹部作風的轉變和基層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針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薄弱環節,王部長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親自組織起草了《曲周縣農村幹部系列化管理條例》是農村黨建工作出現新的起色;同時,為保持農村黨員隊伍的純潔性,提高黨員隊伍的戰鬥力,曲周縣開展了整治農村“五不”(不堅定理想信念,不按時交納黨費,不參加組織生活,不執行黨的政策,不維護農村穩定)黨員活動。受到省委的充分肯定,被新華社《內部參考》典型報道,在全國産生了較大的反響。江蘇、山東、四川等省的許多縣市先後到曲周學習借鑒;在叢臺區工作期間,他推動建立社區黨建統籌管理工作新機制,有效活躍了黨建工作全局。他的有關經驗做法被中組部《組工通訊》和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刊載推廣。

  在很多人對網絡不甚熟悉的時候,王部長就已經自學了很多網絡知識,他還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網名山生。他通過網絡和很多大學教授、專家學者們交流,在網絡論壇上,他寫的很多精彩的文章,被廣為轉載。在單位,他是最早學習使用電腦的人,今年初已經正式使用的網絡課堂就是他力主推行的。在王部長的生活中,沒有燈紅酒綠的娛樂活動,工作之餘他的主要愛好就是讀書學習,他不僅自己學習,也鼓勵身邊的人用知識來武裝自己。他的這些愛好習慣也深深影響著身邊的人。賈貴生是王部長在曲周工作時的司機,他回憶説王部長坐車的時候經常會和他聊天,每次和王部長聊過都會覺得很有收穫,王部長是個學識淵博的人,他也會常常勸貴生要多學習文化知識,在王部長的激勵下,賈貴生正在進修城鎮經濟管理專業。回想那段時光,仿佛還在眼前,賈貴生忘不了在王部長到叢臺區上任時,他們在高速路口分別時的情景。現如今唯有努力學習,不斷進步,照王部長的教誨好好工作來遙寄哀思了。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修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清正廉潔是王彥生為官的標尺,樸素正直是王彥生做人的品格。王彥生的一生,沒有轟轟烈烈,豐功偉績,他用自己的一生去踐行了一個偉大的志向——做人民真正的好官。他始終銘記著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他用那大山一般樸實而堅定的內心鑄就出人生最壯麗的篇章。

責編:陳昌娥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