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視頻]江西南昌:“綠色支撐體系”下的發展實驗

CCTV.com  2009年10月20日 20:0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進入[新聞聯播]>>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10月20日播出):

    發展講究“個性”、考核承認“差異”。江西南昌通過差異化考核來調整發展的指揮棒,為“綠色GDP”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鳥道的下方,不準建超高樓宇、污染企業和密集住宅小區。擔心汽車的噪音和尾氣會造成干擾,南昌一條交通幹道在經過鳥道的地方還準備做下沉入地改造。有感於南昌人的善意,20多萬隻候鳥竟然變成了“留鳥”,永久地定居在這裡。

    如果説鳥兒們用“停留”為南昌的生態投了票,投資者則是用“進駐”為南昌的經濟加了分。南昌市高新區曾為保護2600畝城市濕地放棄了20多億的直接收益,但他們贏回來的可遠不止一個20億。

    按照老喻的説法,最初他們之所以舍得在生態環境上做出如此大的投入,是源於市裏實施的差異化考核。從去年開始南昌市根據自然資源、經濟發展水平及産業特色把轄區劃分為“6大版塊”,對於不同的版塊實行不同的考核辦法。處於“強力板塊”的高新區除了經濟指標外,還要實現環保上的“撐竿跳”。

    而對於有著南昌“綠肺”之稱的灣裏區,不僅取消了工業增加值的考核,在招商引資方面也不再做增長要求。與此同時,新增了森林覆蓋率、水源水質、生態旅遊指標的考核,“生態成績”佔比接近三分之一。

    與許多急於發展經濟的落後地區一樣,灣裏以前也走過不少“用環境換發展”的彎路。

    變“開廠子”、“賣房子”為“生産負氧離子”,灣裏叫停了林區內所有的房地産項目,污染企業也陸續關閉、搬遷,體現在財政收入上還真吃了不少虧。為了讓生態保護不再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任務”,南昌市的“綠色財政”迅速跟進,從今年開始,市裏每年拿出3000萬元,通過轉移支付補償給灣裏。這一來,灣裏在生態上敢投錢、也有錢投了。

    有了“綠色支撐體系”的強力推進,南昌各地發展的“個性”越來越突出,而整座城市的發展也越來越和諧。目前南昌的空氣優良率達到有檢測紀錄以來的最高水平,低碳經濟在工業中的比重已佔到30%。

    相關鏈結:

責編:劉一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