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中國新聞):主持人: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午間 媒體》,聯合搜狐網、新浪網等網站,特別推出的電視網絡互動節目《六十年記憶》繼續播出。
(音樂漸入)今天我們將和您一同分享60年來全民體育活動的演變,看看不同年代,人們的運動方式都有什麼不同。
一、我們家的體育明星
我們首先來看新浪網友成煌輝提供的一張照片。
照片上這個人的動作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就是倒立,但您能看得出來,做動作的人已經年過古稀了嗎?上傳這張照片的網友説,此照片是1992年國慶全家聚會時拍的,當年倒立的老爸已經七十歲了。他自小喜歡體育,長跑、短跑、跳高、跳遠、投標槍,獲獎無數;他還經常在家裏開小型運動會,踢毽子、跳繩、摔跤、老鷹捉小雞……他就是我們家裏的體育大明星。
二、豐富多彩的農村體育活動
其實在50-70年代那個物質匱乏的時期,大眾體育活動都非常簡單,基本也沒有什麼場地和器材。但是在農村,人們還是在勞動之餘創造了很多趣味體育活動。
★這種集體遊戲可能很多80後都不熟悉,這是1953年春天,山西省黎城縣青年在練習“五人推磨”運動。五個人交錯著手拉手旋轉,最外側的兩個人完全靠臂力保持懸空狀態,沒有相當的體力和技巧根本無法完成。不過在當時,這種遊戲因為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很受歡迎。
★盪鞦千曾經是很時髦的運動,不過原來的鞦韆都是 “自製”的,找一枝大樹杈,在上面綁上繩子就可以了,這麼高的鞦韆,蕩起來一定很過癮。
★這項運動顯得專業一點了,這是1957年春天,湖北省麻城縣許家鄉“五四九”農業社的轉業軍人楊治義在單杠上大顯身手。不過這個單杠翻起來比現在的難度要大,因為它就是把一根木棍架在兩個樹杈中間。
★這也是一項專業運動, 1958年夏天,遼寧省北票縣榆樹底下鄉龍潭農業社的社員勞動休息時,在田邊地頭“跳馬”。 這可是真人做道具,跳起來是不是更有彈性呢?
★這項活動應該算流傳最廣、最不受條件限制的了。1963年夏,上海市郊虹橋人民公社社員們在田間勞動休息時掰手腕。
★下面這個活動有點像跨欄,其實這是1975年春天,湖北省麻城縣中一公社王集一大隊社員在地頭練習跳高。
★那個時候人們很會巧妙利用大自然提供的條件自我娛樂。1975年夏天,江蘇海安縣北淩公社春風大隊社員,利用本地溝、港、河、塘較多的自然特點,開展爬繩過河等活動。這絕對是勇敢者的遊戲。
★這項運動現在幾乎看不到了,1975年9月,安徽省南陵縣奎湖公社聯合大隊立新生産隊社員在勞動之餘頂扁擔。
★舉重也可以很簡單實現。這是1975年12月,河北省懷安縣左衛公社尖臺寨大隊的社員在場院裏用玉米練舉重。
主持人:改革開放前,淳樸的勞動者往往把勞動生産等同於體育健身。其實,縱觀全國,全民健身活動是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發展的。
三、全民健身:與時代同行
50年代:廣播體操盛行
1952年11月24日,第一套廣播體操應運而生,那時,很多人,尤其是婦女,做廣播體操還很害羞,因為她們很不適應在大庭廣眾之下做下蹲、彎腰、踢腿等動作。
現在,廣播體操先後設計了8套,成為新中國過去幾十年中參加人數最多的群眾健身活動之一。
60年代:乒乓、游泳規模浩大
60年代,在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中國健兒的勝利,鼓舞幾千萬中國人拿起乒乓球拍。從城市到農村,從工廠到學校,到處是木制、磚頭做成的球臺,乒乓球熱規模空前。
另外,1957年毛澤東暢遊長江也激發了億萬群眾的游泳熱潮。這是1965年6月1日上海組織的大型群眾渡江活動。
70年代:群眾長跑活動
70年代,群眾健身方式中出現了一種新潮流:每到重要節日前,各省市都會舉行群眾長跑活動,社會影響很大。
80年代:健身項目花樣百齣
步入80年代,群眾健身項目可謂一年一個樣:83年一部《少林寺》讓中國功夫熱遍大街小巷,隨後流行的還有霹靂舞,隨後旱冰、迪斯科健身舞等又成為青年中最熱門的健身方式。
90年代至今:健身與世界同步
90年代開始流行“儲蓄金錢不如儲蓄健康”的觀念,健身方式五花八門,各種健身方式幾乎與世界同步。群眾健身不僅是追求健康,同時也是追求時尚的表現。
四、體育課的變遷
和全民健身一樣,60年來,新中國體育課的蛻變,也從一個側面生動闡釋了全民體育的發展進步。
★50年代:鍛鍊手段單一
50年代,體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是體操和遊戲,遊戲方式包括跳繩,踢毽子,拔河比賽等。整體來看,鍛鍊手段比較單一。在山區,孩子們通常進行的一項體育活動是——爬樹。
★60年代:掀起乒乓球熱潮
60年代中期,隨著容國團為新中國得到第一個世界冠軍,體育課掀起乒乓球熱。這就是當時的小學生在認真上乒乓球課。
★70 年代:體育課內容逐漸豐富
70年代,十年特殊時期過後,學生們的體育課內容開始逐漸豐富起來。這是當時的小學生在體育課上打羽毛球。
★80年代:體育課課時增加
改革開放後,學生們的體育課快速發展,體育課的課時有所增加,小學中高年級和初中各年級由每週2課時增為3課時,這是80年代廣州一所小學的體育課上,學生在練習跳高。
★90年代:升學考試引入體育達標
90年代,體育強身的觀念深入人心,興建了大量的學校體育基礎設施。學校也推出了體育達標等活動,升學考試也與體育成績挂鉤。使得廣大學校開始重視自己的體育教育。這是90年代的體育課上風靡一時的呼啦圈。
★ 新世紀:追求科學鍛鍊方法
新世紀的體育課,應該是同學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了。體育場地更加完善,器材更加多元,老師們會更加科學合理地安排活動項目和時間,全身運動、局部運動,內容豐富多彩,甚至老師還會為學生量體裁衣,針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
五、民間運動會的發展之路
説起體育運動,相信很多人都會對運動會懷有特別的情結,因為運動會不僅給大家帶來歡樂,更傳遞了寶貴的體育精神。
★五、六十年代: 民間運動會大發展
新中國初期,雖然條件落後,但是不乏熱火朝天的競賽場面,這是1952年6月,河北省懷安縣尖臺寨村的民兵在田埂上進行的田徑賽。
★60年代,全國進入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産時代,各級運動會成為當時一大特色,1960年1月,黑龍江省龍江縣白山人民公社開展冰上運動,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全公社先後建立了大小冰場九個,四千多人參加。這是社員們帶著自製土冰刀去滑冰場比賽的情形。
★80年代:一派新氣象
隨著經濟建設和社會秩序步入正軌,運動會本身也開始重新回到健身強體的軌道上來。賽場上開始出現穿著釘鞋的運動員,運動會的項目也多了起來,這是80年代職工運動會上進行的跳麻袋比賽。
★新世紀:奧運理念深入人心
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把中國的民間運動會帶入了“後奧運時代”,從裁判員到運動員,從比賽場地到運動裝備,無論硬體還是軟體,都不斷追求專業化。另外“全民健身”主題思想也深入人心,國家還把每年的8月8日定為全民健身日。
主持人
今天的《60年記憶》就是這些片斷,對於新中國60年的成長歷程,如果您也有切身感受,可以登陸央視網、新浪網、搜狐網、騰訊網等網站,給我們留言,您的留言可能會在《中國新聞—午間 媒體》裏播出。期待您的參與。
相關鏈結:
責編: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