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中國新聞):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午間?媒體》,聯合央視網、新浪網、騰訊網等網站,特別推出的電視網絡互動節目《六十年記憶》,繼續播出。(音樂漸入)今天我們關注的是60年來標語和流行語的變遷。標語又被人稱之為寫在墻上的歷史,新中國成立60年來標語的變化,濃縮了新中國政策的變遷和百姓生活的變化。我們先來看看兩位網友記憶中的標語。
記憶中的標語
一位60後的標語回憶:
網友明情曉善是一位60後,他説,小時候印象深刻的有“大力發展養豬事業”的標語,那時家家都養豬,但他們很少能吃到豬肉。印象深的還有“奔向四個現代化”的標語。老師對説,等到二○○○年,我們的祖國已經實現了四個現代化,十來歲的他每當看到“奔向二○○○”的標語時,內心就有抑制不住的激動。
安全標語伴我成長
江西的章革立是一名電力工人,工作中安全意識很重要。他回憶道,他第一次看到安全生産的口號是在父親的工作服上,那時候他字都認不全,還是父親告訴他,安全生産就是在勞動中別受傷。後來,在很多地方看到“安全生産”這四個字,大到車間、廠房,小到工作服、工具袋,甚至連獎給先進生産者的茶缸上也有這四個字,此外,還有“文明生産,安全第一”、“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等標語,有關安全的標語可以説是無處不在,現在他也是一名工人,他的安全意識可以説是這些從小陪伴他成長的標語培養起來的。
濃縮時代背影的標語
主持人:有人説,讀懂了標語,就讀懂了中國。在網上,60年標語變遷也是熱門話題,結合網民的建議,我們來梳理反映了新中國發展歷程的標語。
鼓足幹勁 力爭上遊 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這是1958年通過的總路線,反映了人民群眾迫切要求儘快改變中國經濟文化落後狀況的願望。
工業學大慶 農業學大寨
從1963年開始,全國形成了“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的高潮。大慶油田大工人——“鐵人”王進喜跳下泥漿池攪拌水泥的形象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
抓革命 促生産
文革期間還出現了“抓革命,促生産”等口號。
主持人: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新的時代開始了,標語也有了新內容。
聯産承包好
這是1984年10月1日,北京國慶遊行的標語。自從1978年冬天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農民簽下「生死狀」,將村內土地分開承包。開創了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先河。80年代初,農村土地承包到戶後,全國糧食産量連年大幅度提高。
小平您好
這是1984年10月1日國慶遊行時,北京大學遊行隊伍中打出的橫幅。樸素的話語表達了人們對鄧小平深厚的愛戴之情。這幅畫面成為共和國歷史上珍貴的記憶,
發展才是硬道理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當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關鍵時刻,鄧小平擲地有聲地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
充滿鄉土信息的標語
主持人:改革開放後,標語逐漸改變了原來嚴肅的面孔,開始使用大白話,尤其是農村的標語充滿了鄉土氣息,形成了豐富和生動的標語文化,體現了民間的創造力。我們來看看下面一些經典標語。
家養一隻兔 不缺油鹽醋
80年代,致富成了人們生活的重心。這條標語就反映了國家鼓勵農民積極發展農村副業的情況。
要想富 先修路
這個口號很實在,交通便利也是人們致富的條件,否則外面的東西進不來,生産的東西出不去。
有文化能致富 沒文化日子苦
強調文化在發家致富中的作用,也間接強調了教育的作用。
不過,進入新千年後,不光城市的標語越來越少,農村的標語也少了很多,以前的標語位置漸漸讓位給了廣告。例如,中國移動手機卡 一邊耕田一邊打。
計劃生育標語的嬗變
主持人:在這裡,我們特別地要提到計劃生育的標語,也是網友們關注度非常高的一塊內容。計劃生育一向是農村基層工作的重點難點之一。計劃生育政策實行30多年來,計劃生育標語的演變也反映了不同時代觀念和風氣的變化。(計劃生育 基本國策)
剛開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時,標語更多是簡單的“只生一個好”,到後來,一些地方工作推進困難,標語的語氣就逐漸變得強硬、冷漠,這些標語被人批評工作方法粗暴,缺少人文關懷,後期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
新千年之後,計劃生育的標語開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例如“貧困山區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種樹”、“男孩女孩都是寶”, 再到循循善誘式的“丈夫們在生育上要為妻子分憂哦。”“朋友,你執行計劃生育了嗎?”“女兒也是傳後人”。
計劃生育標語的演變過程,被眾多網友戲稱為“計生從良”,口號一步步走出“高壓態勢”,平易、貼身地進入百姓生活。
最動人標語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大地震。在震後重建工作中,有兩條標語被稱之為最動人的標語,那就是“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這是四川省地震重災區青川縣黃坪鄉棗樹村村民自發打出的兩條勵志標語,用最平實的語言表現了普通民眾最堅強的信心。這兩條標語已被地震博物館收藏。
相關鏈結:
責編: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