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生態治理成為中國西北農民增收新途徑

 

CCTV.com  2009年09月17日 13:4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日報網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山坡上的耕地種草種樹不種莊稼了,反倒掙錢更多了,這是中國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巉口鎮趙家鋪村農民曹忠沒有想到的。

  曹忠的“幸運”,主要得益於中國政府近年來實行的一項叫做“退耕還林”的政策。甘肅省位於中國西北地區的中心地帶,是1999年率先在中國開展退耕還林工程試點的三個省份之一,也是中國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重點省份。

  曹忠所在的定西市屬於黃土高原溝壑區,“十年九旱”,環境惡劣。曹忠清楚地記得,在實施退耕還林之前,他家附近的山多是光禿禿的黃土山,家中雖然種有30多畝耕地,但多半是在山上開墾的陡坡地,正常年景也只有百來斤的糧食産量,遇旱年籽種都難收回。

  “退耕還林還草確實好,綠了荒山,還能增加收入!”曹忠説。自從家中2003年退耕還林以來,這位樸實的農民切身感受到了這項生態治理工程帶來的好處。

  “我家退耕還林共16畝,政府每年補貼2560元,旱澇保收;退出來的地種樹和苜蓿草,用苜蓿草養牛羊,一年也能收入1000多元。”曹忠攤開綠色封皮的林權證介紹説,“退耕後餘下耕地不多,我也‘解放’了,最近幾年在蘭州打工,一年也能掙個七八千元。”

  在中國西北地區,和曹忠一樣,從退耕還林還草工程中獲益的農民還有許許多多。來自甘肅省林業廳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僅在甘肅就有166萬退耕農戶戶均累計享受國家政策補助6200元;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後,甘肅外出務工人數逐年增加,如今外出務工人數是退耕前的14倍。

  中國西北許多地區原本自然條件較為惡劣,加上人口和耕地的不斷增加,大大超越了生態承載能力,導致許多地方河流斷流,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生態持續惡化。最近20多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中國政府對中國西北地區生態展開了大規模治理,退耕還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生態治理工程。

  “自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甘肅省累計造林或封山育林2600多萬畝,待其鬱閉成林後,甘肅森林覆蓋率有望提高3.7個百分點。”甘肅省林業廳退耕還林工程建設辦公室副主任汪衛國説,“先期開展退耕還林的地區,水土流失已得到一定控制,風沙危害呈逐步下降趨勢,生物多樣性在增加。”

  汪衛國説,在甘肅等中國西北地區,將生態區位重要、糧食産量低而不穩的陡坡耕地和沙化耕地退下來植樹造林,給予農民相應的補貼,不僅改善了生態,直接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有利於解放農村勞動力,促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讓當地許多農民能到城市務工,能有精力種植更多的精細和高效益的作物,也間接增加了農民收入。

  除退耕還林外,在中國西北,其他不少生態治理工程,都讓農牧民從中獲得了較好的收益。在中國西北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農民在營造防風固沙林的同時積極發展林果業,這既有利於阻遏風沙,又有利於自身增收。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提供的數據,新疆林果業的種植面積已從1978年的71萬畝上升到現在1000多萬畝,截至2007年,當地農民人均林果業收入已超過450元。

  在甘肅綠洲生態區的敦煌、武威等地,為化解水資源短缺危機,阻遏生態持續惡化,當地政府正積極引導農民種植葡萄等節水作物或發展日光溫室等高效節水設施農業,這些舉措既有利於保護生態,又成為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一二十年前,中國西北許多農牧民還沒有生態和諧意識,但現在,無論是在黃土高原區、青藏高原區,還是在綠洲生態區,生態保護、治理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中國科學院在甘肅省的一項專項調查顯示,甘肅全省農民對於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的認知率達99%,90%以上的農民支持退耕還林工程,認為實施退耕還林改善生態環境非常必要。

  汪衛國認為,這種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與中國政府在西北地區推行的一系列既有利於農牧民長遠生計,又有利於生態保護的生態治理舉措是分不開的,很多生態治理措施實際已成為農牧民增收的新途徑。

  汪衛國説,伴隨農牧民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耕種模式從廣種薄收到精耕細作,從破壞生態的掠奪式發展到維護生態和諧的可持續發展,中國西北地區的生態將有望得到進一步的改善。(新華網)

責編:許桂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