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義務植樹見成效。圖為廣州市“青山綠水工程”建設的城市森林公園一角。 林 宣攝
近年來,雲南加大力度全面推進滇池治理。圖為紅嘴鷗自由翱翔在滇池上空。 王亞京攝
編者按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環境保護事業和林業生態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回首過去,我們豪情滿懷;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通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將譜寫出生態文明、和諧發展的新篇章。
污染防治力度逐步加大
本報記者 王 玲
1992年至2007年間,我國經濟總量擴大了3.3倍,但工業廢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僅增長5%和62%,化學需氧量和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分別降低了31%和54%。
“這些年,北京變得更綠、更美了。除了綠地、花壇逐漸增多,北京的天空也越來越明凈了。”談到環境的變化,在北京居住了近10年的楊翠英頗有感觸地説。和楊翠英一樣,都市裏的人們都在切身感受著天藍水清的可喜變化。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環境保護事業不斷發展進步。隨著更新思想觀念、完善體制機制、改進方法手段,污染防治力度逐步加大,環境保護投入穩步增加,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加強。污染防治一直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環境污染防治工作開始從點源治理向面源和流域、區域治理髮展,治理模式也由末端治理開始向全過程控制轉變。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污染治理工作的力度不斷加強,並開始推行清潔生産,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逐步得到控制,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紮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
針對“十一五”我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10%的約束性指標,環境保護部層層分解減排指標,強化減排目標責任,推進結構減排、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出臺促進污染減排的産業、財稅、價格等政策措施。通過工業污染治理由末端向全過程轉變,我國的工業廢水、固體廢棄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單位工業增加值排放強度顯著改善。2008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分別減少4.42%和5.95%,比2005年分別減少6.61%和8.95%,主要污染減排首次實現任務完成進度趕上時間進度,為全面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水是生命之源,我國在經濟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一些江河湖泊污染嚴重。恢復重點流域江河的自然風貌,逐漸成為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近年來,松花江、丹江口庫區、三峽庫區、淮河、海河、遼河、黃河中上遊、滇池、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和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陸續出臺。中央財政設立了“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專項資金,2007年和2008年分別安排專項資金50億元。經過不懈努力,與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上半年我國七大水系Ⅰ—Ⅲ類水質比例提高6.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我國的大氣污染防治也取得了新成效,初步形成了有效的大氣污染防治監管體系,區域聯合治污新機制正在逐步形成。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6省區市合作,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監管,保障了奧運期間良好的空氣質量狀況。目前,這種區域聯防聯控環境治理模式正計劃用於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森林面積和蓄積實現雙增長
本報記者 劉惠蘭
“人人動手,年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五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提出的這一號召,已經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各地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使國土綠化事業快速推進,初步形成了以工程造林為主體,社會造林和全民義務植樹共同發展的造林綠化新格局。
林業重點工程提速了生態建設。通過實施“三北”、長江、珠江、沿海等重點地區防護林體系建設、天然林保護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和速生豐産林建設等一批重點生態建設工程,造林綠化步伐加快,工程區森林覆蓋率明顯增加,在大江大河流域、北方地區和沿海地區構築了綠色生態屏障。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紮實推進。各地積極探索義務植樹的新機制,組織多種形式的義務植樹活動。自1981年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來,全國參加義務植樹人次達115.2億,植樹538.5億株。
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如火如荼。美化人居環境、建設綠色家園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追求。通過開展“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創建森林城市、推進“身邊增綠”等活動,加強城鄉綠化,不僅讓森林上山,而且讓森林進城、入村、進校園、進營區,我國城鄉生態狀況得到顯著改善。據統計,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由1981年的10.1%提高到35.29%,人均公共綠地由3.45平方米增加到8.98平方米。
特別是近些年來,以植樹造林為重點的國土綠化和生態建設工程力度加大,我國生態建設和林業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森林面積和蓄積實現雙增長,生態狀況得到有效改善。全國森林總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280萬公頃增加到17491萬公頃,森林蓄積由90.28億立方米增加到124.5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8.6%提高到18.21%。我國年均增加人工林面積148.9萬公頃,人工林總面積達到5300多萬公頃,人工林年均增量和保存總面積分別佔世界的53.2%和40%,居世界第一。2000年—2005年,在全球森林面積年均減少730萬公頃的情況下,我國森林面積卻年均增加405.8萬公頃。
環保助力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本報記者 王 玲
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證券、綠色貿易、綠色稅收等多項環境經濟政策,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體系正逐漸形成。
一部環境保護史就是一部正確處理環境與經濟的關係史。近年來,我國逐步建立和完善環境經濟政策,使環境保護工作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證券、綠色貿易、綠色稅收等多項環境經濟政策正穩步推進,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體系正逐漸形成。
2007年7月,當時的國家環保總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啟動“綠色信貸”政策。環保部門向銀行機構提供存在環保違法等問題的企業等信息,銀行機構據此取消對相關企業信貸甚至收回貸款,從源頭上切斷污染企業的資金鏈。至今,已有4萬多條環保信息進入銀行徵信機構,1.3萬條企業環境信息被轉發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據此對環境違法企業採取限貸、停貸、收回貸款等措施,促進了企業治理污染、保護環境。
不久後,國家環保總局又聯合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佈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指導意見,並在部分省市開展試點。江蘇出臺了船舶污染責任保險;湖北省、湖南省、浙江省等地都推出了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産品;湖南省完成全國首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賠償;河北省、遼寧省瀋陽市在地方相關法規中寫入環境責任保險條款;上海市確定了試點企業的範圍;雲南省計劃在滇池流域的重點行業中開展試點工作。
同時,為了減輕我國出口産品的環境代價,環保部門制定了“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産品名錄,作為限制污染産品出口的依據。目前,已提出了3批,共含280多種産品的名錄,有關部門對名錄中産品採取了取消出口退稅、禁止加工貿易的措施。
此外,我國政府還出臺了對減排設備、環保設備給予所得稅優惠的政策,對符合環保要求綜合利用産品實行增值稅優惠政策,對脫硫副産品、利用醫療垃圾、底泥焚燒發電等給予增值稅優惠。實踐表明,我國正將環境保護政策滲透到生産、流通、分配、消費的各個領域,努力將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融為一體,在保護環境中促進科學發展。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效顯著
本報記者 劉惠蘭
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69%的面積是山區,56%的人口生活在山區。森林是山區最大的資源,林業是山區的支柱産業。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改革從耕地向林地的延伸,從“分田到戶”向“分林到戶”的發展,大大促進了山區和林區生産力的大解放,調動了農民發展林業的積極性,初步呈現出森林資源增加、廣大林農增收、農村社會和諧的局面。
林改促進了林業發展。林改區造林育林出現了“三熱”: 一是投資造林熱。外出打工人員紛紛返鄉務林,購買荒山造林的個體和企業絡繹不絕。
二是苗木培育熱。各地苗圃和育苗大戶紛紛擴大育苗面積,一些速生樹種和珍貴樹種苗木尤其走俏。
三是科技需求熱。農民“把山當田耕,把樹當菜種”,對林業科技的需要越來越強烈。國家林業局一位負責人説,自林權制度改革以來,各地造林步伐明顯加快。
林改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林改使農民獲得了林地生産資源,家庭財産增加。農民來自林業的收入大幅增長:一是減負增收。目前育林基金徵收比例從20%降至10%,僅此就每年為農民減負增收28億元。二是林加工産業發展迅速,林地林木價格上漲增收。如南方一些地區林改後,毛竹和杉木價格都分別比以前提高了1倍和30%以上。三是充分開發林地增收潛力,林下種植、養殖業等林下經濟蓬勃興起,利用森林生態環境,發展森林旅遊漸成氣候,不少地區一畝林地年收入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
林改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林改妥善處理了大量山林糾紛。改革還催生了各種新型的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誕生。
親歷者故事
一個“河長”眼中河水的變遷
本報記者 李佳霖
位於無錫市濱湖區的後灣河,直接流入太湖,總長約1600米。近年來,在“河長”于強剛的帶領下,以往水體黑臭的後灣河徹底改變了模樣,如今已是水清岸綠,成了附近居民們散步休閒的好去處。
“濱湖區瀕臨煙波浩渺的太湖,緊靠‘江南第一山’惠山,擁有風光秀麗、長88公里的湖岸線,無錫市的旅遊景點大部分都集中在這裡。因此保護太湖的生態環境,濱湖區的責任非常重大。”身為濱湖區建設局局長,同時兼任後灣河和一字河的“河長”,于強剛對自己“河長上崗,水質變樣”的使命與責任非常清晰。
自去年4月份被任命為“河長”以來,于強剛多次到後灣河、一字河沿岸進行實地考察,並按照濱湖區委、區政府《關於對全區河道(家塘)全面實施“河長制”管理的意見》要求,通過落實“河長制”管理,加強水環境和水污染治理,遵循一河一策的原則,全面實施“三清一堵一健全”標準,即清河岸、清水面、清淤泥、封堵排污口和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去年6月第一次為後灣河清淤時,要把水一段段分開用水泵打,這個活兒很細,也很艱苦。緊接著清理住家船、補植綠化,並把沿岸農戶的排污管都堵住。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後灣河的河水基本達標了,原來垃圾成堆的地方變成了綠地。現在後灣河上,漁網和漂浮物均已不復存在,河面呈現水清岸綠的景象。”講起河水的變化,于強剛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對於長約900米的一字河,由於“問題在水裏,根子在岸上”,採取了水裏岸上同時治理的辦法。現在的一字河畔,香樟樹迎風飄動,綠地邊鮮花綻放,一字河水質已達到三類標準。
對照“河長制”管理實施標準,濱湖區建設局還委派專人對所屬兩條河道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會同區紀委、監察局對相關責任單位進行督查,並將督查情況進行上報和通報,凡是未達到“三清一堵一健全”的河段及單位,予以重點跟蹤督促,確保河道水質,為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障。
目前,無錫市已有1284條河流有了“河長”。無錫濱湖區的實施目標是:至2009年底,全區實行“河長制”管理的所有河道水質全部實現達標,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封堵和截污工作。
環保事業不斷發展進步
(曲格平,原國家環保局局長、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
回顧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環境管理機構差不多10年左右就變化一次,每變化一次,規格就提升一次。這反映了經濟社會形勢不斷發展和黨中央、國務院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以及全社會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不斷深化。
近年來,我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體規劃和措施。
經過共同努力,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取得進展。但是,我們面臨的環境形勢依然嚴峻,這就需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環境保護的理念、戰略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到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之中,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發展方式的轉變,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強大的動力。(本報記者 王 玲整理)
林業建設60年成績斐然
(沈國舫,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
新中國成立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林業工作。從上世紀50年代起,開展了“綠化祖國、植樹造林”的全國性活動;建立林業科研、教育機構,培養專門人才,推進科學技術研究;改革開放後,以“三北防護林”為代表的林業重點工程上馬,更推進了我國林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
我國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8.21%。森林面積、蓄積量連續多年持續增長,極大地增加了我國的碳匯儲量;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成果顯現;各項重點工程效益顯著,我國生態與環境明顯改善……
新中國成立60年,我國林業建設取得的輝煌成績,舉世矚目,世人公認。林業的發展對於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林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本報記者 劉惠蘭整理)
為中國可持續發展服務
(葉鶯,納爾科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主席)
經過幾十年的持續快速發展,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著新的轉型和跨越。令人高興的是,中國政府已經在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把保護環境作為評價經濟活動得失的重要因素。面對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中國政府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節能降耗、降低排放、廢物利用等。
納爾科主要為各行各業的客戶提供節省資源、降低運作成本、保護自然生態的創新技術解決方案。去年,中美兩國政府簽署了《能源環境合作十年框架》。加大在華投資,我們正是看好了中國在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等方面不斷壯大的市場需求。我們將履行承諾,為中國構築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陳 頤整理)
責編:許桂梅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