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上午,國慶60週年閱兵空中梯隊首次在天安門上空進行編隊演練。據空軍有關部門透露,所有飛機均準時到達、零秒誤差,演練非常成功。
近日,記者走進神秘的閱兵飛行訓練場,親眼目睹了訓練的艱辛與汗水,也了解到這支空中受閱部隊裏不少鮮為人知的“秘密”。
-空中編隊距離僅5米
與上一次1999年國慶閱兵相比,此次空軍梯隊有哪些技術上的超越呢?這是記者最為好奇的問題。
空軍航空兵某師師長劉國勝説,具體有4項:
第一是梯隊多,受閱飛機多。
第二是飛機先進。
第三是隊形壯觀。
第四是飛行精準度更高。
依靠先進的機載設備和地面設備,可以達到5米 5米的間隔。這也就是説,前機機尾與後機機頭距離5米,左右兩機機翼間距離5米。他們甚至創造過這樣的奇跡:在七八米能見度的烏雲中,以每小時650公里的速度飛行,仍然保持住了5米 5米的間隔,遠遠超過國慶閱兵20米 20米的標準。
-蒙著蓋頭“盲”開飛機
飛行難度主要取決於氣象條件。根據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歷次閱兵當天天氣的統計,56%的天氣比較差,38%的天氣是降雨,只有20%多的晴朗天。
閱兵當天萬一天氣不好怎麼辦?“沒什麼可怕的。”劉國勝説,我們有迎戰的基礎。一方面,部隊原駐地三面環海,經常受到颱風、雷暴、海上低速雲的影響,對複雜天氣適應能力很強。再者到了滄州後發現,北方的天氣比南方好多了。另一方面,這支部隊既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也有紮實的技術,戰機飛遍全國。
“那也不能掉以輕心。我們要把好天氣當複雜天氣練。”劉國勝説,訓練中,每架飛機都被蒙上一個暗艙罩,就是不讓飛行員向外看,你就悶著頭按儀錶飛、按機載設備飛。
另外,每次訓練還都要加入一些預設的特殊情況:比如發動機停車、操縱系統故障、GPS導航故障或者無線電故障等等,加大模擬訓練難度。
-空中集結掐秒起飛
受閱當天,各機種將分別從駐訓機場起飛,到指定地點集結完畢後,再按照預定隊形飛過天安門,接受檢閱。那麼這些駐地不同、速度不同、大小不一的飛機,怎樣才能做到準確集結,保持通過天安門的瞬間前後距離一致呢?
“這個太複雜了。簡單地説就是要靠精確地計算。”劉國勝説,到天安門的時間是固定的,我們就反推飛行到各節點的時間,再根據距離換算成飛行速度。找好基準線,再排好隊,然後按照計算過的時間掐秒起飛。
“你比如説,我的飛機速度大,要在飛行過程中超越速度小的飛機,但我們之間的高度差只有幾百米,稍微保持不好,就可能出事故。當我超過你之後,要迅速插在你給我留的空擋裏,要求幾點幾分幾秒,就必須幾點幾分幾秒飛到這個位置上,否則就會相撞,這就是為什麼要求米秒不差。難度非常大。”劉國勝坦言。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