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經典中國輝煌60年]生態環保成公眾時尚

 

CCTV.com  2009年09月14日 10:1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今天,環保已經成為時尚元素之一。

  三四十年前,環境保護的概念在國務院召開的有關會議上被提出時,有人反對説,污染問題是資本主義國家才有的,社會主義新中國不會有污染,不用搞環境保護。但在其後的數十年間,環境保護不僅被高度重視,還成為國家基本國策之一。

  從上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在政府的政績評價體系中,污染物減排指標的完成情況已經和官員的升遷緊密相關。中央政府的指揮棒是,決不允許再走先經濟後環保、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在這樣的指揮棒下,環保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正在協調發展:1992~2007年間,中國經濟總量擴大了3.3倍,而工業廢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增長5%和62%,化學需氧量(注:衡量水體污染物的指標)和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分別降低了31%和54%。

  不斷升級的決心

  2008年3月27日上午9時,環境保護部舉行掛牌儀式,換下的是國家環保總局的牌子。整個過程只有5分鐘,但從環保總局升格到環保部,變化的不僅是名稱,還有一個國家和污染較量不斷升級的決心。

  今年80歲高齡的曲格平是環保總局第一任局長,他見證了我國的生態環保歷程。在他看來,新中國環境保護的奠基人應該是周恩來。

  文革期間,周恩來總理主持成立了“國務院計劃起草小組”,協調國民經濟的發展。曲格平是這個16人小組的成員之一。曲格平回憶説,上個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三四年間,他整理的周總理關於環保的講話就有30多次。周總理還曾多次對小組成員説,在安排未來國民經濟計劃時,一定要考慮環境保護。

  1972年,全球環境峰會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舉行,中國派出了代表團,這也是中國重返聯合國後參加的首個國際會議。這次會議讓中國代表團意識到,發達工業國家出現的污染問題也在中國出現了苗頭。

  1973年,我國召開了第一次全國環保大會。這是環境保護的概念第一次被推向全社會,這一年被認為是我國環境保護“元年”。那次會議後,中央政府決定在當時的城鄉建設部設立一個管環保的部門。

  1983年,第二次全國環保會議召開。會上,宣佈將環境保護確定為基本國策。很多環保界的老人都認為,在那個年代,我國把環保定為基本國策是需要勇氣和智慧的,因為當時經濟百廢待興,各級政府更多地關注經濟復興而忽略環境保護。

  儘管有反對的聲音,但中央政府還是提出了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要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的方針。1984年5月,國務院決定成立環境保護委員會,專門負責協調各部門間的環保問題。

  第三次全國環保大會在1989年舉行。會議提出了誰污染,誰治理、排污收費、地方首長對轄區環境質量負責等制度和政策。曲格平認為,這些變化昭示了我國的環境管理由口頭號召轉變為制度規範。

  2006年4月17日,一場不期而遇的沙塵暴席捲了北京。就在這一天,第六次全國環保大會召開,溫家寶總理在做報告時用了這樣的開場白:外面黃沙漫天,我們再也不能閉門開會。那次會議形成了一份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的決定,其中提到,要由過去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經濟增長環境保護並重;要由環境保護滯後於經濟增長,向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轉變。

  減排出現拐點

  2009年7月,環保部等4個部委聯合公佈了2008年全國污染物減排的完成情況:與“十五”末期的排放量相比,環保考核的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總量分別下降6.61%和8.95%。這在環保人士看來是了不起的成績。因為這意味著,我國有可能首次完成“五年計劃”中的環保任務。

  在以往的“五年計劃”中,都有關於污染物減排的目標,但遺憾的是,過去十個五年計劃中,環保任務從未完成。“十一五”規劃中的環保任務是,到2010年,我國的主要污染物要比2005年消減10%。有專家樂觀地預測,如果照2008年的減排速度,我國不僅能在“十一五”末期首次完成環保任務,而且有可能提前一年完成二氧化硫的減排任務。

  從過去幾年公佈的數字看,“十一五”的第一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沒有完成減排任務。減排的拐點出現在2007年。當年,全國污染物排放總量首次出現下降勢頭。

  在環保部總量司司長趙華林看來,2007年污染物排放量下降,有其必然性。因為從2006年下半年起,中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首先,由環保部代表國務院與各省簽訂了責任狀,污染減排被明確為地方長官的責任;其次,中央出臺了一系列關於減排的考核文件,其中,完不成減排的官員不僅要被問責,還要向國務院作出説明;環保部門還將對該地區實行區域限批,暫停當地新建項目的環評審批。

  一系列政策推動了地方治污的積極性。有的地方甚至要求,未來3年,減排任務不達標地區的官員不得調動、升遷。污染治理資金也前所未有地充裕。趙華林介紹,2007年中央財政設立了污染減排專項資金,總投資24億元,加上其他方面投入,中央對地方的投資共達32億元,是2006年的4.2倍。

  其實,在業界專家看來,“十一五”有可能首次完成環保任務,最重要的原因是政績觀的轉變——以往只重GDP,現在更綜合考慮生態環保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生態環保成公眾時尚

  9月初,一個小型的國際研討會在北京一家酒店舉行,中方代表都沒有穿西服、打領帶。中方的一位代表首先發言説,“我們今天沒有著正裝,不是對客人的不尊重,而是我們中國正在倡導夏季空調不低於26(攝氏)度的理念。”外方賓客們聽罷,紛紛脫下了西服外套。

  其實,我國執行“夏季空調26(攝氏)度”的制度已經有好幾個年頭。2004年,民間環保組織“北京地球村”向公眾發出該號召,之後又有幾家環保組織響應。更可喜的是,兩年後,政府部門發文,要求商場、寫字樓、政府機構辦公室夏季要執行空調不低於26攝氏度的政策。

  過去數十年間,中國公眾的環保意識也在覺醒。現在,公眾的環保訴求可能會改變政府部門的決策。典型的案例是2005年的圓明園鋪膜事件。

  2005年春,從西北來北京出差的教師張正春發現,圓明園的湖底正準備要鋪上一層塑料膜,這被環保界批判為有違自然規律的做法。這一問題迅速在媒體和更多環保人士中發酵,並被當時的環保總局所關注。當年4月13日,我國舉行了首場環保公眾聽證會,讓公眾對圓明園的鋪膜事件做環境影響評價。最後,國家環保總局要求圓明園管委會根據公眾的建議進行調整。

  在業界看來,公眾環保意識覺醒的一個重要根源是,政府有越來越多的渠道公佈與環境相關的信息。2000年,國家環保總局決定從當年的“六五”世界環境日開始,每天都公佈全國主要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

  這一決定出臺前曾引發業界探討。反方擔心,環境質量的信息公佈後,如果某一天的空氣質量不好,會不會引起社會的不滿?但事實上,公眾以平靜的心態接受這類信息的公開,環境信息公開的步伐隨後越邁越大,現在空氣質量狀況不僅有當天的指數,還有未來的預報。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把信息公開當作是老百姓對環保工作的監督。

責編:許桂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