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工程院院士:三峽工程蓄水以來水庫地震都在預期範圍內

 

CCTV.com  2009年09月09日 19:3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海量新聞,請點擊“新聞頻道”

    新華網重慶9月9日電(記者張桂林、吳植)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厚群9日在此間舉行的中國科協年會論壇上表示,三峽工程自2003年135米蓄水以來,工程的樞紐建築物穩定性、庫岸穩定性和水庫地震震情等都在設計預期範圍內,整個工程的安全穩定運行情況好于預期。

    三峽工程實施過程中,中國一直高度重視三峽大壩及庫區的地質安全問題,陳厚群院士介紹,早在工程論證階段,科研人員就對蓄水後的水庫地震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表明三峽工程所在區域地質構造格局清晰,具有較高穩定程度的區域地質構造環境,區內地震活動水平不高、強度小、頻率低,分析庫區幹流各個庫段的地質構造和岩性,均不具備引發較強水庫地震的條件。

    三峽工程蓄水以後的長期監測結果也表明,蓄水後雖然庫壩區微震頻度明顯增加,但迄今為止所發生的水庫地震的地段都在預期範圍之內,且絕大部分是發生在岩溶、礦洞分佈地區、震級小于3級的淺層微震,2008年11月22日發生在秭歸屈原鎮最大的4.1級震級也仍遠低於預期值。

    陳厚群表示,為做好三峽水庫地震活動情況監測和預報,早在三峽水庫蓄水前,國家就在重點監測的長江廟河至白帝城庫段,建成了以24個子臺的數字遙測臺網為主體的水庫地震監測系統,在庫區由壩址至巴東庫段兩岸10公里範圍內的重點地段,也布設一批地震觀測臺。

    記者還了解到,自2005年開始,國家又投入3000多萬元建設重慶庫區地震監測臺網,目前重慶庫區已經在東起巫山縣、西至江津區的沿江、沿庫地區建立了15個地震臺、34個前兆觀測臺以及16套流動監測臺,這些臺站大部分已經投入使用,為三峽水庫的安全運行、庫區防災減災提供技術保障。

  相關鏈結:

責編:孫潔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