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文化建設春色滿園 事業産業共同繁榮

 

CCTV.com  2009年09月07日 09:1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經濟日報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2007年,文化部首批命名華僑城集團公司和西安曲江新區為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華僑城集團公司成立於1985年,旗下有“世界之窗”、“歡樂谷”等知名品牌。

  福建晉江是著名的體育用品製造基地,舞龍、舞獅等民間體育活動和籃球等群眾性體育賽事交相輝映。

《黃昏》是陳愛蓮舞蹈晚會的節目之一。圖為陳愛蓮(左)在表演中。

  2007年,雲南映象文化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獲得文化部授予的“優秀出口文化産品和服務項目”稱號。圖為原生態歌舞《雲南映象》劇照。

  我國動漫産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在今年舉辦的第五屆深圳文博會上,動漫推廣計劃展臺前觀眾絡繹不絕。 本報記者 喬申穎攝

  編者按 新中國成立後,文化藝術事業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發展景象,形成了第一個高潮,為新中國文化建設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的春風,則把文化建設推向全新的時代。1979年前後,我國文化産業開始萌芽,出現了第一個報刊廣告、第一個音樂茶座……,30年過去了,文化産業與事業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文藝精品不斷涌現,公共服務覆蓋城鄉,新興行業生機勃勃,傳統行業煥發新生,我國文化建設正步入跨越式發展的黃金時期。

  文化産業異軍突起

  1993年,在各地發生了一系列貌似無關、實則存在千絲萬縷聯絡的事:

  北京。中國對外演出公司某下屬單位的總經理張宇正在琢磨一個問題:為什麼買別的東西可以到大商場、大超市裏很方便地挑選,買演出票只能到影劇院門口的小窗口前排隊呢?不久,他&&成立了中演文化娛樂公司,並成立票務部,這就是後來著名的“票務通”的前身。

  深圳。已經在中日合資的深圳美光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工作過7年,並成為該公司董事的萬捷決心重新創業。懷著“打造中國頂級印刷企業”的夢想,他創辦了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這個起初只有35名員工的小公司後來發展成了享譽國際的雅昌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鄭州。26歲的王紅麗原來是河南豫劇二團的一顆新星,榮獲了河南省首屆香玉杯藝術獎和河南省第二屆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但她卻在這一年同幾位家庭成員一起,憑著10萬元流動資金辦起一家民營戲曲表演團體————河南小皇后豫劇團。16年間,不僅她本人成為中國戲劇二度梅花獎獲得者,她的劇團也因演藝水準一流、經濟效益突出,成為民營劇團的先進典型。

  ……

  事實上,上世紀90年代初,全中國有無數像張宇、萬捷、王紅麗這樣的青年,懷抱夢想投身到今天我們稱之為“文化産業”的行當之中。1993年11月,文化部提出“發展文化産業”的命題,標誌著全社會開始對“文化産業”領域發生的現象給予關注。

  1998年,文化部設立了文化産業司,標誌著中國文化産業進入政府致力推動的時期。2000年10月11日,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使用了“文化産業”的概念。這是“文化産業”一詞首次出現在黨的文件中。此後,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文化産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從那時到現在,不過9年。

  2003年,我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啟動。 2004年1月,北京兒童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4月,中國出版集團更名為中國出版集團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傢具有企業身份的出版單位;12月,《北京青年報》的北青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內地傳媒企業海外首發上市“第一股”;年底,上影集團完成了整體轉制。

  體制轉變激發出空前的活力。兒藝改制當年,劇院共創收2163萬元,其中營業收入1568萬元,是改制前的18倍,2005年又創下總收入5000萬元的業績;上影集團實現利潤由2003年的209萬元躍升到2005年的8548萬元,其所屬的上海聯合院線公司,2005年觀眾達到2028萬人次,實現票房收入2.46億元,在全國院線排名第一……

  與此同時,民營文化企業不斷壯大,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産業格局。2004年,國有文化企業和民營文化企業的比例為1:1,至2007年,這一比例已變為1:4。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全國民營文藝院團已超過6800家,年演出200萬場以上,出現了河南寶豐、浙江嵊州、遼寧瀋陽、安徽臨泉、江蘇如皋、福建莆田等典型地區和河南小皇后豫劇團、吉林東北風二人轉藝術團等優秀民營文藝表演團體。

  2004年,國家統計局首次發佈了我國文化産業統計數據。當年我國文化産業實現增加值3440億元,佔GDP的比重為2.15%。到2007年,文化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提高到了2.6%。去年,在一些發展較快的省份,文化産業佔當地GDP的比重已超過5%。短短幾年間,不少地方的文化産業增長速度已經遠遠高於其他産業,成為當之無愧的支柱産業。

  事業産業相互促進

  愛讀書的楊澤文對記者發出這樣的感慨:“現在,人們的閱讀速度已經遠遠趕不上圖書的出版速度了。”他還記得1979年底,為了購買張揚的長篇小説《第二次握手》,他冒著刺骨寒風到新華書店去搶購,結果不但書沒有買到,還被踩傷了雙腳。

  上世紀7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們,多少都會有和楊澤文類似的經歷。電影票難買、電視節目種類少,一本小説有時候10多個人傳著看。只有到了逢年過節的時候,文化娛樂活動才相對豐富一些。

  一方面資金有限無法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産品,一方面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亟須滿足。這個解決起來難度頗大的矛盾,最終催生了文化産業的萌芽。

  1979年,廣州市東方賓館開辦了國內第一家營利性的音樂茶座,標誌著新中國文化市場的興起,也被公認為我國文化産業發展的起點。不過那時候還沒有“文化産業”這個詞,倒是有些電影隊、影劇場等像東方賓館的音樂茶座一樣,開始試著提供有償文化服務,以補貼文化事業經費的不足。後來,這種做法推向全國,被稱為“以文養文”、“以文補文”。據統計,1988年全國文化事業單位開展有償服務和“以文補文”活動,全年純收入佔國家所撥經費的12%左右。

  雖然隨著産業化進程的加快,“以文補文”的説法逐漸淡出,但文化産業的發展為文化事業提供了更加雄厚的財力支持和更加豐富的産品供應,這一點毋庸置疑。

  以出版業為例,去年,全國出版圖書27.57萬種,比1949年增長33.5倍;出版期刊9549種,種數比1949年增長37倍;全國出版報紙1943種,比1949年增長6倍……,更不用説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等以前根本就不存在的出版門類。難怪有人要説,過去是“書荒”,如今是“書海”了。

  同時,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電視劇生産大國和播出大國。國産影片的市場佔有率大幅提高,超過總票房的60%。截至2005年,廣播、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94.48%和95.81%。

  另一方面,文化事業也對文化産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不斷加強,在滿足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的同時,也在培養著文化消費的潛在市場。

  以體育為例,遍及城鄉的體育設施、蓬勃開展的全民健身活動,使城鄉居民的生活更加豐富,也增加了他們對於體育賽事的興趣和對體育用品的需求。如今,我國的體育用品市場不斷壯大,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體育用品製造基地,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迄今已舉辦24屆,成為亞洲最大、世界排名第三的體育用品博覽會。

  無論是文化産業還是文化事業,歸根結底是服務於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這一基礎決定了它們能夠不斷尋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結合點,最終實現相互促進和共同繁榮。

  步入黃金髮展時期

  最近幾年,文化建設領域捷報頻傳。全國文化産業增長速度連續幾年保持在17%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6至8個百分點。特別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文化産業逆勢上揚,今年1至5月,平均增幅仍達17%。不久前,文化部部長蔡武在回顧新中國60年文化建設情況時説,我國文化建設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豐富國內文化産品和增強中國文化世界影響力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客觀上推動了我國文化建設加速發展。

  今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文化産業振興規劃》。

  與此相應的是,近年來,國家對文化遺産、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先後公佈了兩批102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109座歷史名城,251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同時,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文化“走出去”。

  60年的探索和實踐,也為未來的文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初具規模;産業發展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新型市場主體正在發展壯大;國際文化交流得到加強,形成一批影響較大的出口文化品牌。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也為文化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技術進步推動文化設施不斷升級,提高了已有文化産品的質量;另一方面,新興業態層出不窮,為文化建設帶來勃勃生機。

  應當看到,當前我國文化建設還面臨許多挑戰。如文化發展的整體水平還不高、文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還不健全、文化軟實力與我國國際地位尚不相適應等。但是,只要能抓住當前的大好機遇,不斷開拓進取,我們一定會迎來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美好未來。

  親歷者説

  著名舞蹈藝術家、北京愛蓮舞蹈學校校長陳愛蓮———

  我和祖國一起成長

  □ 本報記者 喬申穎

  “我很幸運,關鍵的時候都趕上了,所以人家都説陳愛蓮的歷史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舞蹈專業的發展過程。”陳愛蓮笑著説。

  陳愛蓮祖籍廣東番禺,1939年出生於上海。11歲的時候,父母先後病故,她和妹妹進了孤兒院。

  上個世紀50年代初,國家準備把舞蹈作為一個專業重新建立起來。上海的3家孤兒院是招生的重點,陳愛蓮幸運地成為被選中的孩子之一。“我們這些人就成了新中國第一批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員。這個‘點’我算趕上了。”陳愛蓮説。

  1954年,新中國第一所舞蹈學校北京舞蹈學校成立了,陳愛蓮被送去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1960年第一套舞蹈專業教材出來的時候,她又負責教材的實施。

  再後來,服從組織安排,陳愛蓮到了歌劇舞劇院舞劇團當演員。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文化藝術迎來一個繁榮發展的時期。陳愛蓮看到一些外國舞蹈家開個人舞蹈專場,感到特別驚奇。她説,“1980年,我舉辦了新中國第一場個人舞蹈晚會,演出一個半小時。那是一個很輝煌的年代,很多好的舞蹈節目紛紛出來,這個‘點’我又趕上了。”

  1988年,國務院批轉文化部關於加快和深化藝術表演團體體制改革的通知。1989年,陳愛蓮成立了文化部批准的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民營藝術團。“一年演出300多場,很辛苦,但是堅持下來了。這個‘點’我也趕上了。”

  1995年,國家提出倡導社會力量辦學校。陳愛蓮覺得自己辦藝術團已經有了資金準備,加上本身使命感特別強,就申請辦了北京市第一個民辦舞蹈學校。“那時候只是原則上號召,還沒有程序,找不到地方申辦,後來在教育部門協調下,挂靠在一個學校,後來允許獨立辦校的時候我也是第一個脫離出來的。這個‘點’我又趕上了。”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我70歲了,陳愛蓮藝術團也成立20年了。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找一個平臺,把我的經歷、經驗整理出來。”陳愛蓮説,她們那批人,學得比較全面,所以《天鵝湖》能跳,《紅色娘子軍》也能跳,《大紅燈籠高高挂》同樣能跳。她由衷地説,“中國舞蹈體系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才建立的。我希望能把我經歷過的劇目恢復起來,把一些寶貴的經驗保留下來,為中國舞蹈的傳承做一點貢獻”。

  外國朋友説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駐華代表葉雷博士:

  生活是一座文化的博物館

  □ 本報記者 喬申穎

  葉雷的英文名字是Ray Yip,也許是因為他中文説得太流利、在中國住得太久,或者是對中國太熟悉,總之,常常讓人忘記他其實是個美國人。“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離開,所以把自己當成一個長期的遊客。”葉雷1987年第一次來到中國,此後頻繁往來,直到1998年,因工作暫時定居北京。

  每到假期,葉雷就會騎上他心愛的自行車,在北京城裏“旅遊”,他還騎車到過內蒙古和陜西的延安。帶著這種視角,葉雷觀察著他喜愛的中國文化。

  “中國的文化太豐富了,很多小城市都有自己很漫長的歷史,如果你不到那裏去,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葉雷説,即使已經在北京住了超過10年,他仍然可以不斷發現新的文化景觀。

  在葉雷看來,日常生活是傳統文化最好的保存地,在那裏,傳統文化一直默默傳承著。“我特別喜歡逛北京的花鳥市場,我去過的其他國家沒有哪兒有這麼大規模、分類這麼細的花鳥市場。”葉雷説,“雖然我並不喜歡養鳥,但我很喜歡看那些養鳥的人。他們的技術都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他們每個動作背後都有故事。只要有愛養鳥的人,就會有花鳥市場。在這裡拆了,他們又會在別的地方建起來。”這就是日常生活中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葉雷説,“那是‘活的博物館’。”

責編:許桂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