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聚集民意 收穫民心 積累民主

 

CCTV.com  2009年09月01日 13:2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日報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人民圖片

  青島老城區保護也凝聚著市政協委員的心血。日前,百年劈柴院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重新開街納客,使往日輝煌重現。

  盛夏青島,海風勁吹。

  坐在臨海的會議室裏,面對著百年膠州灣,青島市委書記閻啟俊把一個未來大青島的戰略藍圖,向記者娓娓道來。

  在閻啟俊看來,這樣的藍圖,從提出到論證再到層層鋪開,每個環節都離不開來自政協的作用。“現在我的感覺是越來越離不開政協了,政協是黨委、政府最好的智囊團、參謀部。”閻啟俊説。

  今年是人民政協成立60週年。伴隨著中國民主政治的進程,人民政協這一中國特色的民主形式日益活躍。地方各級政協身處前沿,銳意進取,主動有為,亮點頻出。

  從青島市政協履職幾個片段,探求黨委政府離不開政協的理由,可以追尋到人民政協前進的腳步……

  啟示一:經 驗

  場景:在具有百年曆史的德式辦公樓裏,青島市政協主席和副主席們的辦公室常常是空的。輕車簡從乃至微服私訪,他們走在調研的路上。

  “可以沉下心來,研究些問題。”曾歷任山東航空公司董事長、濱州市委書記的孫德漢,2008年初來青島市政協任主席。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個巨大的反差——退出了一線。

  很多到政協任職的同志,都會面臨一個角色轉變問題。孫德漢的轉換速度出人預料。在他看來,行政事務的減少,反而提供了一個契機——可以摒棄浮躁的風氣,沉下心來觀察各種社會現象,作出一些思考。

  對於許多曾經長期擔任領導職務的政協幹部來説,恰恰具備這樣的經驗。用孫德漢的話來説就是“有些事情,一看就知道該怎麼幹。”

  同時,政協又是一個研究問題的好平臺——掌握了大量智力資源,可以進行大規模的綜合性調研。

  青島機場改擴建問題上,政協經驗的作用得到集中體現。

  隨著城市的發展,青島的機場吞吐量已明顯不足,有關部門提出了在機場原址擴建的方案,拿到政協協商。

  建設一個現代化空港,對於提升青島在東北亞航運中心地位,提升青島國際競爭力無疑舉足輕重。青島市政協在查閱大量資料,進行眾多橫向和縱向對比後發現,現有規劃明顯滯後,弊端很多。

  “機場的擴建應考慮至少滿足30—50年的需求,而不能在短時間內一改再改、一建再建,重復投資。”孫德漢帶領政協委員們先後20余次到青島機場周邊現場看地形、搞調研,繪草圖、聽意見。

  隨後,政協提出了青島機場擴建的新建議。從利用率上看,從吞吐量上看,從投資額上看,從工作量上看,從長遠發展看,從輻射範圍看……調研報告詳列了新建議與原規劃的優劣。

  華東民航設計院、國家民航設計總院等有關專家論證結果:新建議投資少、見效快、管長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目前,新建議已報青島市委、市政府決策參考。

  “我們的一個政策下去,政協反饋回來的是建議一、建議二、建議三,最後往往還要來一個再建議,這種對待工作的態度令人感動和鼓舞。”市委書記閻啟俊感慨道。

  從全國來看,通過換屆,一大批年輕的政協主席走上崗位。年富力強,又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是他們共同的特點。有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民主氛圍,在他們手中,曾經的“發揮餘熱”變成了真正的事業;曾經被稱作的“二線”,正在他們的手中做成“火線”……

  啟示二:點 子

  場景:今年年初,一場 “關注民生、穩定和諧”專題討論會在青島市政協全會期間召開,面對前來聽會的青島市市長夏耕,20余位委員坦然開講。“市長可以打斷我們的發言,以便形成對話!”委員們説。

  底氣來自實力,有為自然有位。每逢出臺大的政策、舉行重大活動,都先到政協協商,“問問政協怎麼幹”如今成了青島市政府部門的普遍做法。

  由於不擔任具體行政職能,政協工作很容易陷入從理論到理論,從會議到會議的境地。孫德漢上任伊始便提出要求:盡職盡責不打“橫炮”;求真務實不放“空炮”;建言在先不當“馬後炮”。

  “三炮”主席之名,不脛而走。

  “政協不決策但可以獻策,不行政但可以參政,不立法但可以立論。”基於對政協工作的深刻認知,青島市政協將所有工作的立足點放在一個“實”字上,他們提出的口號是“搞活、做實、幹精”。

  青島市政協常委趙高潮是民進青島市委副主委,一次他意外接到一個市屬部門的電話,想與他就提案進一步溝通。原來,針對趙委員的提案,這個部門寫了答覆,但報給主管副市長時卻被否了:委員提建議認真,你們答覆輕率。

  “提建議要具備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讓黨政部門覺得愛聽、喜納、管用、實用。”孫德漢説。

  青島市政府部門的普遍反映是,政協的建議篇幅短了,虛話套話少了,越來越有“味道”了。

  不久前,一條全長約10公里,總投資5.27億元的防潮壩,在青島高新區開工建設。這對於風暴潮災害頻發的膠州灣區域,無疑是一道安全屏障。

  正是青島市政協的一紙建議促成此舉措。

  膠州灣是青島的母親灣。2007年底,青島市委、市政府提出“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發展戰略——把膠州灣作為城市的“內海”,重新規劃調整城市的發展走向,打造國際一流的濱海城市組群。

  市政協第一時間作出反應,“不打招呼、不添麻煩、微服私訪”,一個個帶著題目的調研組展開了規模空前的實地調研。

  幾個月後,凝聚著政協委員心血和智慧的一系列調研報告,擺到市委書記閻啟俊辦公桌上。“意見建議很好,望認真吸納!”在市委常委會上,閻啟俊要求有關部門認真學習、充分吸收。

  城鄉統籌、軌道交通、産業佈局……隨著這一戰略的依次展開,青島市政協的系列調研也進入成果轉化階段,建立防潮壩正是其中的一項。

  藍天白雲,綠樹紅瓦,是青島作為國際都市的獨特景觀。

  由於開埠較早,青島老城區至今保留著許多歐式建築;而與此同時,住在其中的居民設施落後,生活不便。一個“金點子”在政協應運而生:能否依託舊城改造,在改善民生的同時,打造城區特色街道?

  在向市委市政府提交的建議中,政協列出了“一舉十得”:“改善民生、保護特色、解決就業、發展旅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如今,“德國風情街”、“婚紗一條街”、“紅酒坊”、“體育街”等一系列街道正如雨後春筍,全力打造的特色街區已成為青島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民主決策、科學決策,離不開人民政協的智力支持!”市委書記閻啟俊評價道。

  啟示三:民 意

  場景: 8月10日,青島市政協召開新聞發佈會,發言人向到場的新聞記者宣佈,從即日起至9月9日,向社會各界公開徵集提案線索,並透露將安排政協委員輪流接聽電話。

  到五四廣場消暑,如今已成為青島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面朝大海的廣場上,一座名叫“五月的風”的雕塑,如同向天舞動的紅色勁風。那是為紀念“五四運動”而立的。90年前,仁人志士們正是喊著“還我青島”,開闢了近代中國的新紀元。

  人民政協,因其與人民群眾的天然聯絡,成為了匯集民意的好平臺。

  青島市常務副市長王書堅,把政協形象地比作“一隻伸得更長的手、一雙看得更遠的眼睛、一對聽得更清晰的耳朵”。他對著記者感慨:“以前政府只知道埋頭幹事,社會對政策的接受程度我們並不清楚,有些時候明明為百姓做好事卻不被理解。政協就能及時反饋來自民眾的意見,幫助我們減少政策的缺失。”

  善集民意、善用民智對現代政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青島市政協公開徵集提案線索,就是在這方面的嘗試。

  去年,青島市政協首次嘗試公開徵集線索,效果令人滿意。馬路反復挖掘,影響市民出行;停車難、停車亂困擾廣大市民;供熱、供水、供氣……一個個標示著民情冷暖的建議,受到政協委員的關注,由此轉化的提案達10余件,而這些提案,目前已全部辦結。

  “政協委員説話管用!”受到激勵的市民,在今年徵集提案的消息發佈後,表現更為積極。僅一週時間,收到的線索就超過了去年。青島市政協還臨時決定,將定期通過媒體公佈好點子、好線索,以進一步激發市民的參與熱情。

  事實上,近年來,青島市政協一直在加強與百姓的溝通。專題協商會邀請市民與政協委員和政府官員同堂議政,已逐步成為慣例。而在今年的青島市政協十一屆八次常委會議上,通過了一項制度:青島市內凡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均可申請旁聽政協常委會議;每次旁聽會議的20名公眾,由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推薦和自主申請産生。

  良性互動,聚集的是民意,收穫的是民心,積累的是民主。

責編:許桂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