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三十一日電 題:“科技強國”夢 贏得百姓讚譽名
中新社記者 馬海燕
二00九年中國民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受了一個科技新名詞“3G”,以往類似的還有“納米”、“克隆”、“轉基因”等等。“科技以人為本”,“科技改變生活”,民眾如此熱情談論高科技,因為它帶來的日新月異的變化,深刻地影響着普通人的生活。
六十年來,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一路走來並不順暢。新中國誕生初期,中國科技事業在一片空白的條件下開展學科佈局。那時有限的科技資源為國防、航天、地礦、石化等行業起步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人民也“勒緊褲腰帶”支援國家重點項目建設。
科技部部長萬鋼評價那一時期説,“老一代科學家留下了默默奉獻的精神,留下了勇於犧牲的勇氣,留下了把知識和命運結合在一起的文化”。“兩彈一星”上天、摘掉“貧油國”的帽子、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都是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的事情。
一九七八年底、一九七九年初,鄧小平分別訪問日本和美國。家用汽車等西方發達的現代化工業讓這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很不平靜。從此,“開眼看世界”的中國在夯實基礎工業和加工製造業的同時,開始着力促進科技與經濟相結合,並於一九八五年啟動了中國科技體制改革。攻破“哥德巴赫猜想”的數學家陳景潤、“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第一人”王選都成為這一時期家喻戶曉的明星。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開始採取各種措施加快引導科技創新要素向産業和企業集聚,為新能源、生物技術、信息和先進製造等重點領域做好技術支撐。“科技引領時尚”,今天青少年的偶像除了歌星、影星,還有楊利偉、費俊龍、翟志剛等英雄航天員,李彥宏、丁磊、張朝陽等網絡新貴。這種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對科技人才培養、全民科技文化素質的重視,讓萬鋼尤為欣慰,“多年積累的精神財富和人才資源正是國家核心競爭力所在”。
這種積累的確非一朝一夕之功。新中國成立初期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時,中國自然科學研究者不足五百人;改革開放後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時,科技人員剛剛達到五十萬;到新世紀中國確立“科教興國”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時,科技人力資源隊伍達到四千二百萬人,居世界之首。
然而,也有人發出質疑,為什麼這四千多萬人中不能出現一個本土諾貝爾獎獲得者?目前專家、院士越來越多,其中有多少人能夠同當年錢學森、李四光、鄧稼先、竺可楨、袁隆平、陳景潤等人的成就相比?
也許從個人成就和開創性成果上來講,沒有了昔日的輝煌;但科技如此普及到大眾生活層面,卻是史無前例。科學技術部發展計劃司綜合與規劃處處長王瑞軍介紹,近些年科技在三峽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青藏鐵路、北京奧運等諸多國家重大工程和事件方面,都發揮了顯著的支撐作用。
人們還清晰地記得,去年的“五 一二”汶川地震中,衛星遙感、無人駕駛飛機、北斗導航定位、網絡通信等一批先進技術手段,在災區道路不通、氣候惡劣的情況下,為及時了解災情、果斷決策、有效救災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萬鋼如此描述科技的力量。
二00八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中西部地區高新技術企業經濟增長速度平均在百分之十九至二十,在外向度較高、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東部地區,高新技術産業仍以超過百分之十的速度發展。這讓西方國家認為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萬鋼則一言以蔽之,“縱觀人類歷史,每次經濟危機都促進了科技革命,每次人們走出經濟危機,都是依靠科技引領”。
國際上通常採用研究開發經費指標反映一國的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二00八年中國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支出四千五百七十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家財政支出兩千五百四十億元,佔國內生産總值的百分之一點五二,按貿易匯率計算位居世界第四。
據了解,科技部正加速實施十六個科技重大專項,到二0二0年重大專項總投入將達到一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央和地方財政將超過五千億,以實現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的總體目標,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也許“科技強國”的夢想不再遙遠。(完)
相關鏈結:
責編:石光輝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