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民族花兒向陽開 全國22個人口較少民族取得大發展

 

CCTV.com  2009年08月31日 10:5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 題:民族花兒向陽開——全國22個人口較少民族取得大發展

  記者趙超、賈楠

  有1.1萬人的裕固族享受著從幼兒園到高中15年的免費教育,有2萬多人的京族發展邊境貿易使人均年純收入超過6000元,僅有近3000人的珞巴族在傳承文化中走上致富路……

  我國幅員廣闊,民族眾多,55個少數民族中,有22個少數民族的人口在10萬人以下,總人口60多萬人,被統稱人口較少民族。人口較少民族多處在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受歷史、自然條件限制,這些少數民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水平比較落後。

  近幾年來,各有關地區和部門高度重視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的發展,加之這些民族群眾自身的不懈努力,情況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一些昔日封閉落後的村寨,面貌煥然一新,變成了蒸蒸日上的希望之鄉;一些貧困的農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正在大步邁向小康。

  經濟大發展,人口較少民族邁上現代化臺階

  聚居於廣西東興市的“海洋民族”京族一直過著“靠海吃海”的生活。然而,上世紀80年代以前,京族人還僅靠捕獲的海産品換購食物,非常貧困。進入新世紀,京族人利用靠近越南的區位優勢,積極發展邊境貿易,逐漸形成了海産品收購、加工和出售的完整産業鏈,使京族一躍成為生活富裕的人口較少民族。

  2005年,國家制定並實施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專項規劃,政策力度之大、投入資金之多、覆蓋範圍之廣,在人口較少民族發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各地各部門已經投入扶持資金29億多元,安排各類扶持項目8000多個。

  關懷暖人心,澆開幸福花。幾年來,人口較少民族群眾眼看著公路修到了家門口,電線扯到了山頂上,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使制約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瓶頸”不斷被打破。

  昔日封閉村寨,如今面貌一新。到2008年底,人口較少民族640個村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指標,均比規劃實施前有了大幅度提升。其中,通公路的村佔90%,提升32.7個百分點;通電的村佔95.3%,提升了9.4個百分點;有安全飲用水的村佔81.7%,提升39.2個百分點;通電話的自然村佔88.1%,提升50.2個百分點。

  路通了,燈亮了,人口較少民族開始展望未來,謀劃發展。各地發揮當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産業,農業豐收,畜牧業騰飛。2008年,640個村經濟作物總收入8.9億元,集體經濟收入4232萬元,勞務輸出9.5萬人,勞務輸出總收入30252.6萬元,人均勞務收入3184.5元,比上年增加526元。640個村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948元,比規劃實施前增加1064元,增長120%;農牧民人均有糧398.5公斤,比規劃實施前增加90.5公斤,增長29%。

  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思恩鎮文化村下蘭屯的科技扶貧良種牛培育基地裏,毛南族管理員譚勁仕説:“我們利用政府提供的培育技術,每年向100多戶貧困家庭提供用來喂養的小牛。”這一基地每年都要對環江縣本地特有的菜牛進行品種改良,除每年出欄約200頭牛外,還將配種後的母牛提供給貧困戶喂養,出生的小牛也無償提供給貧困戶,每年能給貧困家庭帶來超過2000元的收入。

  立足當地,找準定位,突出特色,各人口較少民族向世人展示著一幅幅喜人的發展圖景:內蒙古額爾古納市室韋俄羅斯族鄉開展的家庭遊項目使俄羅斯族群眾脫貧致富;黑龍江開發赫哲族“漁家樂”旅遊項目,讓遊客“吃赫家飯、住赫家屋、幹赫家活、享赫家樂”;福建華安縣扶持高山族種茶戶,年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青海循化縣把技能培訓、勞務輸出、扶持特色産業結合起來,“拉麵經濟”等勞務輸出使撒拉族群眾嘗到“掙了票子,壯了膽子,換了腦子,育了孩子”的甜頭。

1/3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