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高峽出平湖 安瀾百業興(經典中國輝煌60年)

 

CCTV.com  2009年08月19日 09:2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光明日報  
專題:經典中國 輝煌60年

  高峽出平湖 安瀾百業興

  本報記者 李慧 李金桀 何平

三峽大壩

  60年,又一個甲子輪迴。

  今天,當我們站在時代的新灘頭回望歷史深處,大禹和李冰的背影依然泛著新鮮的濕氣。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對於水有著獨特的感受:江河哺育著這片沃土,頻繁的水災旱災卻又給我們留下了最陰霾的記憶。河道長期失修,堤防殘破不堪,水利設施寥寥無幾……

  “抑洪水而天下平,驅猛獸而百姓寧”。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期盼著治水者降服洪魔,江河安瀾,河清海晏。

  這一中華民族的期盼,在新中國成立60年之際,已經成為現實——我們如期完成了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的初步設計建設任務,我們將水患頻發的黃河防洪標準提到千年一遇,我們將南方清澈的水源引入乾涸的北方,我們解決了近三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問題,我們發展了近九億畝的農田灌溉面積……

  江河治理築屏障

  情景再現:洪水曾是李金鳳揮之不去的噩夢。她的家就在開封西北柳園口和尚莊的黃河灘區,這片灘塗埋葬著李金鳳許多死於洪水的親友。2001年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黃河下游的防洪標準提高到千年一遇。如今年逾古稀的李金鳳笑著説:“現在不怕了,黃河被‘管’住了。”

  1998年長江大水後,國家決定進一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長江幹堤加固工程、黃河下游標準化堤防建設全面展開,治淮19項骨幹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及尼爾基、沙坡頭、百色水利樞紐等一大批重點工程相繼開工,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

  據統計,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國家先後投入上萬億元資金用於水利建設,江河治理成效卓著。全國已建成各類水庫8.6萬多座,堤防長度28.69萬公里,我國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備了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具備防禦一般洪水的能力,重點海堤設防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

  60年來,我國的防汛抗旱事業步入了一個新天地,舊中國一場洪水奪走數萬生命,一場大旱造成餓殍遍野的景象將不再重演。

  農田灌溉保豐收

  情景再現:昔日鹽鹼地,今朝稻花香。黑龍江省江東灌區查罕諾村村民王子章笑容燦爛:“多虧了灌區改造工程,我種的30畝地,現在用水有了保證,已經有20畝改成了水田,畝産能達到1200多斤,純收入有五六百元呢。”

  早在1934年,毛澤東就提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觀點。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的農田灌溉面積只有標準很低的2.4億畝。1952年9月,新中國第一個大型電力灌溉工程——珥陵灌區正式開工建設。從此,新中國灌區建設翻開了嶄新一頁,很多鹽鹼地、易旱易澇地成為旱澇保收、高産穩産的良田。

  自1996年開始,水利部門開展了更大規模的灌區建設和改造,先後對393處大型灌區進行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年新增糧食生産能力92億公斤,增加節水能力105億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數由改革開放初期的0.35提高到0.475。

  目前,我國已經建成設計灌溉面積超過30萬畝的大型灌區447個,1萬畝至30萬畝的中型灌區5967個。現有塘壩、小型泵站、機井、水池、水窖等獨立運行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2000多萬處,大中型灌區末級渠道、小型灌區固定渠道近300萬公里,固定灌溉管道約180萬公里,相應的配套建築物近700萬座,難以計數的田間工程幾乎覆蓋了所有的農田灌溉面積。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全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從2.4億畝擴大到8.77億畝,佔世界總數的1/5,居世界首位。我國以佔全國耕地48%的灌溉面積,生産了佔全國總産量75%的糧食和90%的棉花、蔬菜等經濟作物。灌區成為我國糧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基地。

  源頭活水潤民心

  情景再現:輕輕一擰水龍頭,水流便嘩嘩地流入灶頭水缸。自從村裏建成集中供水工程後,四川省通江縣草廟村村民任正賢再也不用每天都走二里山路挑水吃了。

  “山溝溝泉水一點點流,提起個挑水心裏發愁,十里路上吃水貴如油……”一曲民謠唱出了山區農民吃水難的辛酸。在大巴山區、在西北農村、在黃淮海平原,很多農民祖祖輩輩喝水困難,甚至喝著高氟水、高砷水、苦鹹水。

  到2000年底,我國農村仍有3.79億人存在飲水困難或飲水不安全,佔當時全國農村總人口的近40%。飲水不安全、飲水困難在危害群眾身體健康的同時,也制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一些地方甚至出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

  儘快讓這3億多農民喝上安全水,成為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及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正在各地全面推進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事業發展中公共財政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民生工程,在讓億萬農民免除了缺水之痛的同時,也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據統計,60年來,我國累計解決了2.72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到2004年底基本結束了農村嚴重缺乏飲用水的歷史。近年,國家加大了投入,解決了1.65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到2013年,將全部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人水和諧惠民生

  情景再現:塔裏木河復活了!自2000年4月30日開始,水利部門9次向塔裏木河下游輸水,徹底挽救了塔裏木河下游已嚴重衰敗的“綠色走廊”。在斷流30多年後,塔裏木河水再次唱起輕快的歌,臺特瑪湖蕩起碧波,大片胡楊林煥發了生機,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重返故園。

  水資源評價的最新成果表明,我國水資源總量2.8萬億立方米,整體上能夠滿足需求,但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水污染問題等加劇了供需矛盾——江河斷流,湖庫淤積;地下水超採,濕地退化;圍湖造地,侵佔河道;水污染頻發;沙塵暴肆虐……

  水利人開始了對治水新思路的探索,明確提出“治水必須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辯證關係”,“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人與自然和諧”。

  在新思路的指導下,人水和諧成為主旋律,民生水利成為著力點。人為洪水讓路,封山育林、輪牧休牧廣泛實施,昔日治理趕不上破壞的山嶺成為秀美山川,幾近變成荒漠的大草原開始蓄起一望無際的綠色。涉及全國七大流域的全面水功能區劃開始實施,減輕河流污染的管理正在加強,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正在成為水利工作新亮點;需水管理悄然實施,經濟産業結構迅速向節水方向調整。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農村飲水安全、灌區節水改造等涉及民生的水利工程加快實施,人民群眾從水利發展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60年水利建設成就圖表製作:李金桀

安徽淠史杭灌區

清甜之水進農家

 

1/4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