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網絡愈演愈烈的“胡斌替身傳言”,繼審判法院回應否認後,對審判負有監督職責的杭州市西湖區檢察院又做出回應,從多方面確證了出庭受審的胡斌就是“5 7”交通肇事案肇事者胡斌:胡斌回答的所有問題與檢方所掌握的事實證據都互相印證;胡斌的身體有特殊的特徵;庭審播放後胡斌老師同學未提出異議;事發後的監控錄像也可以證實。(中新社7月30日)
網絡稱人肉搜索出“替身者”為杭州的哥張禮礤,不過據杭州交通局提供信息,經仔細調查核實,杭州市出租車正、副班駕駛員中沒有叫張禮礤的人。一名北京男子也在四處向媒體證實,被網友散佈到網絡中的“張禮礤”照片是自己的,並不是什麼替身,因為此事自己生活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張禮礤”原來子虛烏有,不過是一場以訛傳訛的網絡惡搞。
綜合這種種信息,我偏向於相信庭審時的胡斌並非替身。有人會反問,你為什麼相信檢方而不相信網絡——一方面杭州檢方的舉證確實很有説服力,而網絡質疑則很輕率和隨便(“張禮礤”即是明證);另一方面因為杭州檢方是實名回應,並且在輿論聚焦下強調“負責地依法證明”,而網絡多是匿名錶達,從負責任的角度看,實名要比匿名更靠譜些。還有人會問,你並不掌握事實,怎麼就輕信胡斌並非替身——我想反問的是,有幾個人真正掌握事實呢?我們不過都是遠離現場的旁觀者,只能根據常識常理和既有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斷,哪一個網友拿出了確鑿的事實證據證明了胡斌就是替身呢,不過都是盲目的、惡搞起鬨的、帶着情緒的懷疑而已,同樣可舉子虛烏有的“張禮礤”為證。
胡斌替身傳言引起的風波讓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當下的信任危機下,我們應該如何去質疑?我們是否可以理直氣壯地懷疑一切?我的觀點是,越是在信任危機之下,越需要小心去質疑,而不能毫無節制地以“信任危機”為藉口,很隨便和輕率地將懷疑指向一切,這樣的墻倒眾人推,這樣互相強化不信任的懷疑,對那種四處瀰漫的不信任推波助瀾,只能加劇人際間的不信任,並最終將社會的信任體系推向崩潰。
我對這樣隨便的懷疑邏輯向無好感,即把“信任危機”本身當成了一種懷疑的理由,懷疑一個人和一件事,並非源於有確鑿的證據和詳實的理由,而就是不信任——因為這個社會出現過周老虎式的騙局,因為瞞天過海的欺騙無處不在,因為社會不少方面存在信任危機,所以就選擇了不相信。比如許多人對胡斌是替身的懷疑就是如此,除了照片有些不像之外,並沒有確鑿的證據,不信任的理由就是“信任危機”本身:曝光過那麼多指鹿為馬的司法腐敗,聽説過那麼多瞞天過海的權貴操作,所以這個胡斌也值得懷疑。這种先入為主的懷疑使他們聽不進任何解釋,甚至找不到證據時會偽造證據。
這樣盲目地質疑,放縱不信任的情緒,在個案中沒有確鑿證據地不相信司法,不相信法律,不相信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對重建信任體系毫無助益,只能加劇不信任情緒的蔓延和信任體系的崩塌,大家一起在“他人即是地獄”的不信任中走向野蠻叢林。
當下的信任危機確實屢見不鮮和無處不在,似乎讓每個人時刻都繃緊提防和懷疑的神經。信任危機的産生有許多原因,有公權力的腐敗,有底層道德的淪陷,有人性的沉淪,有法律的缺位。官員恃強權指鹿為馬欺騙民眾,商人恃信息不對稱欺騙消費者,富人恃金錢瞞天過海,窮人也有窮人一套騙術——信任危機是現實,但我們應該盡可能努力去消除危機重建信任,而不是消極地順從危機放縱每個人的不信任情緒,在懷疑一切中把那種不信任推向極致。
信任危機不能成為“盲目懷疑”的理由,越是信任危機下,越需要在個案中小心地質疑,該相信的要敢於去相信,該懷疑的才去懷疑,這樣才能有利於重建社會信任——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隨便地質疑”本就是一種很不足信的方式,以不值得信任的方式去表達不信任,難道會對重建信任有什麼幫助?正如網絡在“張禮礤”上的造假那樣,只能讓人更不相信網絡。重建社會信任不只是政府的事,不只依靠法律,還需要每個公民堅守原則的美德。先入為主、毫無原則地懷疑一切,信任如何重建?信仰危機下,信任需要勇氣和理性,倒是一種很稀缺的品質。
當然,越是在信任危機下,越需要壟斷着真相的人和部門,以更令人信服的理由去自證清白,拿出確鑿的證據回應一些看起來很苛求的質疑——這方面,杭州檢方開了一個好頭。重建社會信任,需要社會中每個人的努力,而不能苛求哪一方。(曹林)
相關鏈結:
責編:程瑩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