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高中生棄考調查:農村學生改變命運機會趨少

 

CCTV.com  2009年07月15日 08:4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廣州日報  

  今年應屆高中畢業生中有84萬人棄考本報記者調查部分棄考考生發現他們思想更加現實和多元

  今年是中國的90後第一次大規模出現在高考場上,也是“棄考”現象第一次強烈地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今年應屆高中畢業生報名人數為750萬人,84萬人沒有報名,也就是説84萬高中生放棄了高考這條傳統的“躍龍門”之路。

  人們感嘆現象背後是大學生求職難和大學學費的居高不下,投入和産出的經濟賬是大多數並不富裕的家庭必須計算的。

  記者的採訪更想探究的是這些放棄了高考的學生們,他們自己的心態,他們又是怎樣做出選擇的,他們對未來又有著怎樣的期待?

  記者欣喜地發現,這一輩年輕人在多元化的社會下思想更加多元,他們説:“放棄了高考,但我並沒有放棄人生。”

  記者同時發現,我們的社會還沒有為他們的成才提供多元化的途徑,如此多的人放棄高考也讓我們的高等教育體系陷入了既培養不出精英,又不能提供平民生存技能的尷尬境地。

  文/圖邱敏通訊員福元

  在黃敏的同學們參加人生第一個考場的高考的時候,她正在餐館裏倒茶、點菜、洗盤子。這是中國小縣城公路邊非常普通的一家餐館,黃敏每個月可以賺到700元到800元工資。

  “棄考”並不在高考前一瞬

  黃敏今年20歲,是德慶縣新圩中學的學生。德慶,廣東的山區縣。今年德慶有1346人上了3A線,比去年增加了415人,萬人上線率在肇慶的山區縣名列第一。

  事實上與許多棄考的學生一樣,黃敏並不是在高考前才放棄的,在高二她已經放棄了。“我當時的成績也不是很差,在班上是中游吧,家裏也沒有什麼負擔,可以供得起我上學。我只是自己不想讀,喜歡到處玩,想出去打工,覺得很好玩。”

  家裏人不放心她獨自外出,於是她就到了這家餐館,她還沒有想好下一步,只希望能夠“半工半讀去學點什麼”。

  新圩中學的左老師告訴記者,事實上從2004年開始,棄考的現象就有所抬頭,當時在他帶的畢業班中有20多個棄考。左老師在家訪中,他能夠明顯地感覺到,學生的思想其實要比他想象的成熟。

  張洪的班上有很多放棄高考的同學已開始找尋出路,有的學廚師,有的學維修,他則想去參加技術培訓,成為一名網絡工程師。“我知道大學是美麗的,坐在校園的草坪上讀書,是我對校園憧憬最美麗的片斷。”但經濟不景氣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讓他不得不重新做出選擇。

  “我的學習成績並不優秀,而且又是農村的孩子,在這個講求成績和背景的社會中,很難讓老師多看一眼。如果我考不上重點大學,那麼在大城市就業對於我這樣既沒有關係,能力又一般的學生來説簡直比登天還難,而且我對現在大學裏的教育並沒有足夠的信心,學生生活的安逸讓我不敢去把時間和金錢投資在這裡。我甚至不能肯定努力學習之後,會不會有一份工作是屬於我的。”

  “棄讀”但非讀書無用論者

  惠東中學是惠東的重點中學,正在填高考志願的日子,學校裏挂出了喜報,慶賀一名學生被北大錄取。

  考了490分的李偉強上了2B線,但他已經早早決定不去上大學,所以也沒有參加填志願,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棄讀”生。考完試後,小李到了廣州一個親戚家的貨庫裏幫忙搬貨、搬箱子、裝貨,幹了半個月。“我第一次知道不讀書是那麼辛苦。”小李告訴記者,“但我不後悔。”

  好大學進不了,差大學不想去,這是李偉強心中真實的想法。李偉強説,當他還是一個小學生的時候,他總是覺得上大學是一件特別光榮的事。家長老是同他強調這個理念,而很多親戚也上了各種各樣的大學,他也想考上好初中,上個好高中,成為一名大學生。

  經過高一的猶豫,高二的迷茫,高三李偉強打定了主意不讀大學。“如果你能考到600分以上,那麼上大學這個成本是划算的,但如果只能挺多考到500分的話,沒有什麼用處。”他覺得班上一些有錢、家裏有人當官的同學上學都比較起勁,感覺他們是有計劃和明確的目標在上學,而對於他來説去大學讀書,花四年時間來浪費還不如去工作。“四年又可以積累多少經驗啊。”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