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是一個感情極為豐富的人,卻很少將內心深處的情感外露,只有在他的散文中,真情才會通過文字傾瀉出來,感染每一個人。
“極重感情,決不忘恩”,這8個字是季羨林給自己的評價,也是他一生的感情軌跡。
“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那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離開母親,是永久的悔
《賦得永久的悔》是季羨林在“望九之年”寫下的一篇文章,他的永久的悔,就是兒時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季羨林6歲以前,同母親朝夕相處,相依為命,母親走到哪,他就跟到哪。母親那雙長滿老繭的手,在他心裏佔據了重要位置,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6歲時,季羨林離開家鄉,到濟南投奔叔父,入私塾讀書,從此以後,就離開了母親,後來有兩次短暫的會面,但都是由於回家奔喪,留的時間也都很短暫。那時,想著母親多少日夜眼望遠方盼望自己的兒子回來,他發誓要在大學畢業後迎養母親。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季羨林上大學二年級時,母親就去世了,回到老家時,母親已經躺在棺材裏,連遺容都沒能見上。此後數十年,季羨林一想到母親就會淚流不止。
祖國,是他的另一個“母親”。無論是在留德期間,還是回到祖國在北大工作時,他都懷著對祖國如同母親般情感,踐行著“愛國”這一諾言。他曾經説過:“平生愛國不甘後人,即使把我燒成灰,每一粒灰也是愛國的。”
在德國留學的日子裏,他幾乎時刻牽掛著“兩個母親”,“我在國內的時候,只懷念,也只有可能懷念一個母親。現在到國外來了,在我的懷念中就增添了一個祖國母親。這種懷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時候,異常強烈。以後也沒有斷過。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著我度過了在德國的十年,在歐洲的十一年。”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除了看破紅塵出家當和尚的以外,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家。一提到家,人們會不由自主地漾起一點溫暖之意,一絲幸福之感。”
季羨林和妻子彭德華
最懷念曾經溫馨的家
年過九旬,季羨林經歷了身邊親人一個個地離去——夫人、女兒、女婿都在十幾年前相繼去世,與唯一的兒子也是關係疏離,直到季羨林生命的最後半年,父子二人才重歸於好。
多年來,最讓季羨林懷念的就是他曾經有過的那個“溫馨的家”——由嬸母與妻子和他三個孤苦的人共同組建的家庭。他説過,自己家庭生活的黃金時期是夫人彭德華和嬸母1962年從濟南來到北京後,到1994年彭德華過世的那段時間。
季羨林所説的嬸母,是他叔父續弦的妻子,全家都尊稱她為“老祖”。而彭德華則是他在18歲時就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過門的妻子。
每次談起嬸母,季羨林都心懷感激。1935年,正當家庭經濟瀕於破産的時候,季羨林獲得了一個到德國去留學的機會。“我並沒有什麼淩雲的壯志,只不過是想苦熬兩年,鍍上一層金,回國來好搶得一隻好飯碗,如此而已。焉知兩年一變而成了十一年。如果不是老祖苦苦掙扎,擺過小攤,賣過破爛,勉強讓一老,我的叔父;二中,老祖和德華;二小,我的女兒和兒子,能夠有一口飯吃,才得度過災難。”
而對於妻子,季羨林説:“夫人彭德華年長我4歲,她一輩子沒有看過任何一部小説,也沒有給我寫過一封信。她對我一輩子搞的這套玩意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東西,有什麼意義。在這方面我們倆毫無共同語言。”但他也深深明白,彭德華是個善良的女人。對公婆,她真正盡了孝道;對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對丈夫,她絕對忠誠,絕對服從,絕對愛護。“如果中國將來要修《二十幾史》而其中又有什麼婦女列傳或閨秀列傳的話,德華應當榜上有名。”
就是這樣兩個女人加上他自己組成的一個家庭,讓季羨林每次想起都會漾起“一絲幸福之意”。據他回憶,“這個家六十年來沒有吵過一次架,甚至沒有紅過一次臉。我想,這即使不能算是絕無僅有,也是極為難能可貴的。”
“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還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會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她的時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沒有了!”
季老逝世
特別報道
季老一生
親友悼念
各界悼念
懷念季老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