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追思多面季羨林:具有反思精神 晚年不善於説不

 

CCTV.com  2009年07月12日 05:3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京報  
專題: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逝世

  2006年12月13日,北京大學授予季羨林等10位著名學者第一屆“蔡元培獎”。圖為大屏幕播放著缺席頒獎儀式的季羨林老先生的成就。資料圖片 浦峰 攝

  季羨林先生去世後,本報記者採訪了他的嫡傳弟子、密切接觸過的出版人、北大的後輩教授、文化學者等,經由他們從不同角度的追憶和敘述,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更立體的季羨林。展現他的學術、胸懷、個性、人品,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等不同側面。

  季老的學問、人品都是一流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遺憾的是,由季老主編的《中華佛教史》未能在他生前出版。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湯一介

  這些大學者的去世也代表了一個學術時代的過去,他們這代人對學術的專注、研究學術的態度與方式值得借鑒。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

  他晚年雖然處在風口浪尖,褒貶不一,但他始終清醒地保持一個知識者的本色,不會被輿論所迷糊了。季先生到去世都能保持一個清醒的狀態,我覺得是值得慶倖的事情。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

  今年的二月份,我去301醫院看望過季老,當時季老精神很好,記憶力也很好……我們説,季老一定能成為百歲老人。未想,那次卻是我惟一也是最後一次與季老見面。

  ———房地産商潘石屹

  8月2日(實為明年8月6日)就是他(季老)一百歲的生日,《我們》欄目是週日播出,恰恰在8月2日這天就是週日,我一直認為,這是《我們》欄目與季先生的緣分……現在看來這個採訪提綱將是一個永遠無法付諸實施的提綱了。

  ———《我們》欄目主持人王利芬

  我們曾經幾次走進季老在301的病房,和老人握手的時候覺得那是一雙瘦骨嶙峋但充滿力量的手,飽含著一種樸素的誠意,想想他的功德和學養,採訪是有壓力的,但是眼前的季老就是一個樸素但親和的老人,老人的話很慢,也不多,咋一聽似乎並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但是細細地品味卻是一番新的味道。

  ———主持人朱軍

  據人民網、新浪網資料整理

  1 嫡傳弟子

  他從沒離開學術

  黃寶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我這兩年沒有見到過季老,兩三年前見到他的時候,雖然他住院時間比較長,但狀況還不錯。按照我們的想法,他活過100歲應該不成問題。他昨天離世,我感到很突然。

  我是在1960年成為他的學生的。當時,北大在解放後首次開梵文、巴利文班。兩位老師是季羨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五年從頭教到尾,沒有別的老師替。當時,他們倆教得很認真,而且他們當時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季老告訴我們,只要好好學,就能學會梵文,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基礎。

  應該説,我們這一班學生是最幸運的。

  我覺得,季老一生始終把做學問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他一直孜孜不倦地埋頭做學問,他刻苦努力的勁頭一以貫之地持續了幾十年。從求學時代,到北大工作的時代都是如此。改革開放以後,他的名氣大了,社會活動多了,但是,他始終堅持寫文章。寫作是他生命的支撐點,無論什麼情況下都沒有變過。即使各種事務纏繞,他也一直鍾情于學術。

  季老曾經翻譯過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剩下的一部《摩訶婆羅多》篇幅比《羅摩衍那》大得多,我們是集體翻譯,由我來主持的。季老對此事十分關注,他叮囑我需要注意的問題,要保證翻譯質量。

  2 學界紀念

  他具有反思精神

  孫鬱:魯迅博物館館長

  季羨林先生有幾件事讓我特別感動。首先,我覺得他是特別有眼光的人。比如,胡適還沒有受到公正評價的時候,他對胡適就有自己的看法。大陸有人開始研究胡適的時候,他寫過一些關於胡適的文章。他去台灣後,寫過一篇《站在胡適之先生的墓前》,他公開為胡適辯護。早在上世紀40年代,他就和胡適有過接觸。而且他清楚地知道胡適的價值,他的那本書出版的時候,因為收入了這篇文章,出版社還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其次,他具有反思精神。當初巴金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館,但建立不起來。他寫《牛棚雜憶》,把文革中的北大活生生地寫出來了,説了一些知識分子的良心話。他沒有回避中國最悲劇性的一面。

  還有一點讓我感動的是他的胸襟。張中行先生“冒”出來以後,在讀者裏面很受推崇。後來,季先生寫了一篇文章,説他是“超人,至人,中國知識分子的驕傲”,他説中國有三個作家的文章一看就看得出是誰,一個是魯迅,一個是沈從文,還有一個是張中行。

  當時,張中行名氣不大,屬於寒士,在底層保持了一個知識分子的風骨。季羨林先生對他的這種立場表示敬意。坦率説,季羨林先生的散文寫得很好,但是不如汪曾祺和張中行那麼精緻。他知道這一點,他看到別人比自己好的地方,他是完全推崇,願意把這些好東西推介給大家。

  他晚年承擔了社會責任,因此受到一些人的批評。要做事,就必須妥協,和各方面打交道。但是,他是一個有底線的人。我覺得,像這樣在民國期間培養,融合中西的文化老人越來越少了。他們的存在,使我們的文化傳統沒有中斷,被單一的文化理念所統馭。

  3 北大後學

  明年是百歲誕辰

  趙敦華: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

  我最後見季老大概是2007年,當時他已經住院,為了參加北大的一個活動,特地從醫院趕回北大。雖然他住院時間比較長,但總體説身體還很好,發言的時候思路很清晰,口齒很清楚。

  他在發言中強調,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發展不能失衡,後來,他住進301醫院的特護病房,我就沒有再見過他。正是因為這幾年301醫院對他看護比較好,我們才經常在報紙上見到他的一些消息。前不久,他還給北大的文理高考狀元題字,想不到那麼快就走了。

  本來,我們準備在明年8月6日他生日的時候,好好籌備一下,給他過100歲誕辰的,現在這個活動辦不成了。

  4 文壇回憶

  他晚年不善於説不

  邵燕祥:著名詩人,雜文家

  季羨林先生從文革以後,就一直很堅定地反思文革,他的《牛棚雜憶》,由於比較直率地寫出了文革的遭遇和他的心路歷程,最真實,最生動的就是他講自己一度萌生了自殺的念頭,當他準備到校園北面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遇上學校暴徒來敲門。這改變了他的計劃和命運。他得出的結論非常好:對惡人不要軟弱。暴徒的到場反倒使他抗拒暴力,維護自己寶貴的生命。試想,他在1968、1969年就結束自己的生命,就無從寫出那麼多的學術專著並做那麼多的貢獻了。

  我覺得,對季老要從很多層面上來評價。從學術上來説,他有自己的學術觀點,包括有爭議的“河東河西”之説,但是我覺得,他有權利發表他的意見,對於不同意見,他也沒有惡語相向,表現了一個學者應有的雅量。他堅持自己的觀點,也沒有什麼不好。學術界最怕的,第一是沒有自己的觀點,第二是不堅持自己的觀點,今天這樣明天那樣。至少,他是忠實于自己的思想。如果天假以年,他到100歲的時候,可能會對自己的觀點又有修正和補充,但是現在不可能了。

  另外,從日常的待人接物上來説,我覺得這是一個好老頭。在他身上,有我們民族傳統道德中那些好的東西的影響。我趕到遺憾的是,老人到晚年過於寂寞了。這固然因為有病,也由於年紀大了,同輩人逐漸凋零。

  晚年他參與了很多社會活動,一些人對他有微辭。我覺得,這説明他有時對於一些要求不善於説“不”,很多老人現在都有這些問題。

  5 出版人

  他性格特別豁達

  李岩:中華書局總經理

  季老和任老昨天都去世了,兩位都是我們聘請的學術顧問,他們的去世,對中華書局來説損失非常巨大,也是學術界一大損失,我感到非常悲哀。兩位老先生特別是季先生,對於中華書局非常厚愛。

  季先生曾送中華書局一副對聯,上聯是一身正氣,下聯是兩袖清風,橫批是中流砥柱。從這些,可以看出他對中華書局的期望和深厚感情。

  中華書局95週年局慶的時候,季先生專門給我們寫了一篇文章,後來在媒體發表了。在這篇文章中,他稱中華書局是和他同齡的老朋友,這種交誼,讓人很感動。他的過世,讓我在精神上覺得少了一大支柱。

  上個月的時候,我去301醫院看他,給他送去了學術顧問的聘書。他精神非常好,專門給中華書局題字“守正出新”。這四個字,他寫了兩遍。因為他年齡大了,視力不大好,基本上是盲寫。現在,這四個字已經裝裱了,作為我們的紀念。

  在我和季老二三十年的交往中,我感覺他很愛笑,性格特別豁達。

  記者 張弘

  相關鏈結:

責編:李二慶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