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和他的愛貓(1997年10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師曾攝
他們的走帶走了一個時代
7月11日,當代中國兩位學界泰斗季羨林、任繼愈同日辭世。人們通過各種媒體表達了深切的哀悼,更傳達出對兩位老人的無限追慕。
季羨林一代大家純真本色
本報記者 路艷霞 實習生 王硯文
昨天上午11時45分,北京大學百週年紀念講堂的紀念大廳中,為季羨林先生連夜搭建的靈堂向公眾開放。靈堂佈置得十分樸素,巨大的黑色幕布上寫著“沉痛悼念季羨林先生”,幕布正中是季羨林的遺像,照片上的他身穿藍色中山裝,在春柳吹拂下笑容慈祥。
耄耋之年完成最艱巨的兩部書
98歲的季羨林辭世後,各種媒體的紀念文字、紀念照片鋪天蓋地,這讓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感慨良多,“這十餘年來,一代大家錢鍾書、鐘敬文、啟功、林庚、王元化、任繼愈、季羨林相繼辭世,對學界來説,這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陳平原説,這些大家大都是上世紀30年代進入大學,或者有在國外留學的經歷,他們的學問學貫中西,不像現在只是狹窄的追求;他們都是厚積薄發,不像現在急著出成果。
季羨林對學問始終孜孜以求,他在其自傳中曾説到,平生最長最艱巨的兩部書都是在耄耋之年完成的,一部是長達80萬字的《糖史》,一部是長達數十萬字的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劇本》的譯釋。季羨林的學生、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教授王邦維説:“舉凡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學問都納入到他研究的範疇:從佛典語言到佛教史、印度史,從中國文化與東方文化到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從唐史、梵文的翻譯到散文、序跋以及其他文學作品的創作,他無一不精深涉獵。”
季羨林的學生、著名學者葛維鈞對恩師治學之嚴謹至今記憶猶新。“他對我最大的影響也是在治學的精神和態度上。他寫《糖史》的時候,已經八十多歲了,但他仍然不管嚴寒酷暑每天都到圖書館查閱資料,經常是看了半天,一個有用的資料都沒有,只能悵然若失地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家。不過,有時候發現了新的線索,又興高采烈起來,他的喜怒哀樂通常都是跟做學問聯絡在一起的。”
北大中文系教授陸儉明早在1983年季羨林任中國語言協會會長時,就因擔任秘書長與之結識。“他的生活很規律也很特別,每天晚上9點書房燈就滅了,淩晨3點燈又亮了,然後一直工作到早上8點,中途任何人都不能打擾,非常勤奮。”他用“一絲不茍”來形容季老治學的嚴謹,“每次寫東西,季老總是要反復推敲、思考,寫了初稿以後會不斷地修改。他還有一個隨身的小本,有什麼東西就趕快記在本子上,很多散文就是這麼來的。”
季老逝世
特別報道
季老一生
親友悼念
各界悼念
懷念季老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