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專家:公眾還沒充分認識季羨林的價值

 

CCTV.com  2009年07月12日 09:3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揚子晚報  
專題: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逝世

    要查訪季羨林與南京學術界的交流似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記者昨輾轉找到了幾位跟季老有過交往的學者。在他們的眼中,堅持請辭“國學大師”等桂冠的季老堪稱泰斗級學術權威。南師大黃徵教授表示,公眾對於季老的了解並不全面,對他的學術價值認識也不夠充分。

    南大錢林森教授——季老勸年輕學者不要寫難懂的書

    致力於比較文學研究的南京大學錢林森教授告訴記者,在北大中文系讀書時,沒有聽過季老的課,也沒有過接觸。但季羨林當年來南京參加全國外國文學會議時,曾住在華東飯店。那是錢林森第一次見到季老。後來由於在翻譯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印度史方面的難題,還寫信向季羨林問學。2000年開始,由於主編跨文化叢書“法國文學與中國文化”,錢林森多次赴京與作為該書學術總顧問的季老詳談出書事宜。錢林森回憶説,幾年前經季羨林的“鄰居”北大樂黛雲教授的引薦,和寧夏人民出版社編輯一起走進季老書房,和季老的一段談話至今他還記憶猶新,“季老的思維敏捷,頭腦也很清晰。他對叢書的構想提出了一些指導性建議,他認為編纂者要熟悉國學,還要熟悉研究對象的文化,他當時還對現在的年輕大學老師迎合追逐外來時髦理論提出了一些看法,”錢林森説,學生抱怨老師寫的文章看不懂,就是因為老師寫的東西背離我們的文化語言傳統,季老強調叢書的語言要“有內涵、有交流的神韻”,“我們的書要有更多的人願意看,而不是學者書齋的高雅作品”。錢林森説,季老既有大家風範,又不乏親和力,和他聊天毫無拘束,“那天出版社的朋友給他帶了一件寧夏的羊皮襖,他很高興,還像個孩子似的當即就穿上身試試,並跟大家合影留念。”

    南師大黃徵教授——公眾對季老的價值認識不全面

    提到在學術上接受過季羨林的提攜與幫助,南京師範大學從事敦煌學研究的黃徵教授也打開了話匣子。“想起與季老的幾次見面和書信來往,尤其是季老給我的學術指點和提攜鼓勵,使我能夠在敦煌學研究領域走到今天,真是感慨良多,沒齒難忘。”在欣然為黃徵所著《敦煌願文集》寫序時,季羨林寫道,我國的敦煌學研究起步較晚,最近十幾年來,情況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古人詩説:雛鳳清於老鳳聲。這是一批新人,這是一批雛鳳,他們是我國敦煌學未來希望之所寄託之人。黃徵教授就是其中之一。”當時已堅守冷板凳十年的黃徵因此受到了莫大的鼓勵。

    曾有人對季羨林的國學大師稱號提出過質疑,對此,黃徵認為,季老很謙虛,索性自己請辭“國學大師”等稱號,其實這些桂冠他受之無愧。“有人之所以提出質疑,主要是認為他的著作與國學無關。並不是只有孔孟之道才是國學,國學的範圍相當廣泛,季老的學問自然在國學之列。”黃徵表示,許多普通讀者對季老的著作了解並不多,大多只看過《牛棚雜憶》這樣的散文小冊子,對於大部分的學術專著並無涉獵,“1991年就出版的《季羨林學術論著自選集》這樣的論著,大家沒看過也可以理解,”所以説,公眾對於季老的了解並不全面,也沒有充分認識到他的學術價值。

    另外,從學術界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來看,不僅要有重要著作,還要有重要的觀點和思想,在這方面季老也有不少真知灼見。黃徵告訴記者,由於敦煌學研究涉及侵略戰爭中侵略國對我國文物的掠奪等歷史問題,一直以來就有“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敦煌學回歸中國”、“敦煌學回歸故里”之類的話,雖然也有一定內涵,但是不夠開通,積極意義不足,以至於學術界往往會有些無謂的爭議。在1988年北京召開的“中國敦煌學研討會”的講話中,季羨林先生則首次提出:“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一下子消釋了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敦煌學名分上的一個難解疙瘩,凝聚了全世界敦煌學專家的力量。“季老的離世,讓敦煌學研究失去了一個領軍人物,但我們會沿著他倡導的學術道路繼續前行。” (張楠)

    相關鏈結: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