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成都公交燃燒事故3天5場發佈會平息質疑

 

CCTV.com  2009年06月11日 11:1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廣州日報  
專題:成都公交車燃燒特大事故

  成都公交燃燒事故

  3天5場發佈會平息質疑

  汶川地震後成立新聞發佈處形成整套應急機制

  政府危機公關核心是信息透明和暢通

  時間停留在6月5日上午8時02分,成都公交公司一輛車牌號為川A49567的9路公交車從天回鎮行駛至北郊三環路川陜立交橋下橋處發生燃燒,造成25人遇難,76人受傷。

  大火僅僅燃燒了幾分鐘,帶來的煎熬卻如同一個世紀一樣漫長。所有的關心都聚焦在公交車乘客的傷亡情況上。

  很快地,民眾議論開始洶湧起來,一時間質疑聲四起,矛頭直指公交公司。

  6月5日當天,成都市政府連續召開了三場新聞發佈會,最晚的一場到了晚上11時,向媒體通報了傷亡人數和事故的有關情況。

  第二天,成都召開第四場新聞發佈會,回應了民眾的重要疑問。發佈會之後,輿論質疑聲漸弱。

  第三天晚11時,成都又召開第五次新聞發佈會,認定事故為“有人攜帶易燃物品上車”。

  網民轉而開始“尋找縱火人”的熱潮。再接下來就是成都公交集團總經理辭職的消息。整個事件告一段落。

  事發後三日內,成都市政府經歷了一場危機公關的大考。

  如此迅速的行動並非首次。早在5月11日淩晨2時30分,成都市政府就曾召開緊急新聞發佈會,對內地出現第一例甲型(H1N1)疑似病例作詳細通報。

  “我們並不和誰比較,快速、公開,在這裡已經形成了機制。”成都市委有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專家表示,成都市政府危機公關處理能力提高得益於在地震中的鍛鍊,此次及時公開信息,很好地反映了政府開放姿態。

  6月9日上午,成都市新聞發佈處辦公室悄無一人。“都去新聞發佈會現場了。”內勤人員告訴記者。

  新聞發佈會依舊設在成都市政府第一辦公區第10會議室。公交車燃燒事故發生後,這裡一直是信息發佈的集散地。

  大考首日

  新聞發佈會就設在事故現場附近

  “公交車燃燒事故有什麼新消息,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通知所有到達現場的記者參加新聞發佈會。”這是記者6月5日下午到達成都後,當地宣傳部門給予的答覆。

  6月5日上午10時40分,也就是事故發生後的兩個小時後,成都市政府召開了第一場新聞發佈會,會場直接設在離事發地不遠處的北門富森美家居辦公樓裏。當時,第一時間通報了20余人遇難。成都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毛志雄公佈了公交車燃燒事故的相關情況。14家媒體參加了發佈會。

  那時,“已經啟動了應急預案,兵分四路進行救援,成立了傷員救治組、事故調查組、群眾工作和善後工作組,還有宣傳工作組”,並且組織在全市範圍內進行安全檢查。

  緊接著在下午2時50分,第二次新聞發佈會召開,會上通報了最新傷亡數據:遇難25人、受傷76人。發言人換成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長何建生,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長陳翔軍和成都市衛生局新聞發言人何軍。會上説“接到上面任務,組織最好的醫生、最好的設備、最好的藥品,盡最大努力對傷員進行救治。明確指出,相關信息要及時、準確、公開、透明。”

  當時民眾質疑聲最大的就是公交車司機是否逃離了現場,公安機關在發佈會現場回應,稱公交車駕駛員“號召附近群眾參與救援”。

  記者在下午4時到達事故現場。事故發生地川陜立交橋下橋處已完全恢復了正常行駛,路面上除了些許玻璃碎片外,看不出一絲燃燒的痕跡,只有路邊的群眾三三兩兩議論著。

  傷員治療最集中的成都軍區醫院聚集了陸續從全國各地聞訊趕來的記者。成都市委宣傳部門特意安排了相關人員在門口聯絡各路記者。重傷病人被嚴格隔離起來,而前來認親的家屬們則被集中安置在醫院的大會議室裏,情緒都很激動。

  而此刻,早已有人把公交車燃燒的視頻和乘客逃生的照片貼到了網上,網絡輿論展開質疑,有人説,事發後司機跑了;還有人説聞到汽油味,要求停車,司機不予理睬;也有人懷疑公交車上沒有安全小鐵錘和滅火器;關於燃燒原因也是眾説紛紜,矛頭直指成都公交公司。

  當晚11時20分,第三次新聞發佈會召開時,已經有40多家中外媒體趕到了成都。這次會議上,驚爆出車內燃燒的汽油並非來自公交車的消息,因為公交車油箱裏剩餘的柴油沒有發生燃燒,發動機也沒有燃油泄漏。同時會上對傷員救治情況進行了通報,76名受傷者最大年齡72歲、最小年齡5歲,已有35名傷員的身份被查明。

  這場新聞發佈會足足擠爆了本來就不算大的新聞發佈會現場,有的媒體記者只能站在門外聽。

  相關鏈結: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