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工業 合肥彎道超車的強力“引擎”

 

CCTV.com  2009年05月22日 14:2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合肥晚報  

    “壯大合肥工業經濟,我們將把精力向工業集中、資源向工業匯集、政策向工業傾斜,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緊緊扭住有效投入這個核心環節,堅持“頂天立地”(培育大企業大集團)與“鋪天蓋地”(放手發展中小企業)並舉,突出發展汽車、裝備製造、家用電器、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及軟體、生物醫藥、食品及農副産品加工等八大産業。”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孫金龍

    “合肥發展之所以有今天的速度,靠的是解放思想、開放思維的結果,靠的是市委、市政府大膽選擇‘工業立市’的戰略性制度安排所釋放出的累積效應。經過市委、市政府慎重決策,我們選擇將工業發展放置前臺,而將科教實力作為前臺的支持系統。”
——中共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吳存榮


    最近由合肥市統計局提供的數據表明:一季度,在全國26個省會城市中,合肥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均居首位;在中部六省省會中,合肥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等5 項指標增幅均居首位。
處中部、接東部、連西部的合肥,位於産業梯度轉移的大通道上,正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彎道”,加快步幅,趁機“超車”。超車,需要駕駛者嫻熟的技巧和車輛引擎強勁的動力,而工業,無疑是合肥“彎道超車”的強大引擎。

    立市之擇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孫金龍曾這樣説,合肥要跨越,不搞工業絕對沒有出路,工業不做大做強仍然沒有出路。
由於歷史、自然、地理等原因,發展不足是現階段合肥最主要的矛盾。合肥的經濟總量還不夠大,在中部省會城市中位次靠後,與先發地區的差距明顯,人均財富水平還不夠高,事關民生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甚至一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2005年,合肥市委八屆九次全會提出“工業立市”戰略,制定實施《優先加快工業發展行動綱要》。自此,資源、政策、人才紛紛向工業戰線集結,工業成為合肥發展的急先鋒,一個“優先”抓住了主要矛盾、突出問題。
此後,合肥相繼出臺“一號文件”、《關於推進中小企業振興計劃解決企業流動資金問題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逐步完善支持工業發展的政策體系,推動工業發展。

    工業提速
  
工業——現代經濟的脊梁,像浩蕩春風,拂過千年古城合肥。
合肥是一座三國故城,而其工業,卻是從南淝河畔鐵匠舖的叮噹聲中蹣跚起步。在漫長的農耕時代,這個地處“江淮分水嶺”的江淮小邑,逢雨則澇、欠水則旱,苦苦守望豐收年景。
直至1957年,合肥工業終於迎來“億元時代”,當年工業總産值歷史性地突破一億元;又經過整整16年,合肥工業總産值在1973年跨過10億元門檻;之後,經過漫長的18載,到1991年,合肥工業總産值走進“百億時代”……
自2005年起,合肥工業一反慢條斯理的常態,開始加速,工業投資連出大手筆,工業經濟跨越發展。2006年,合肥工業總産值跨過1000億元大關,提前4年實現“千億規劃”!此後僅僅只用了兩年時間,合肥工業又跨新標高,刷新歷史記錄:2008年,合肥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達2078億元,突破2000億元大關!
2005年“工業立市”以來的四年間,合肥工業經濟始終保持高速發展態勢,2005~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達到23.5%、21.7%、26.3%和26.3%,産值和增加值分別從2004年的659.3億元和198.5億元快速增加至2008年的2078億元和606.3億元,如果不考慮價格因素,産值和增加值在四年內分別增長2.2倍和2.1倍。

    彎道超車

    合肥是一座新興綜合性工業城市,現有34個工業行業,200多個工業門類,2000多種大類産品,已形成汽車、裝備製造、家電、化工及輪胎、電子信息及軟體、新材料、生物技術及新醫藥、食品及農副産品深加工八大重點産業。
國際金融危機正在進一步影響實體經濟,面對如此危機,合肥為何能夠逆風飛揚? “金融危機對合肥或許是個機會。”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合肥市市長吳存榮和合肥循環經濟示範園管委會主任王華波,表達出了同樣的理念。
合肥是一座新興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別看工業總量跟全國同類城市相比並不突出,但工業結構卻獨具特色,按國家統計口徑,全國工業分為37個門類,合肥佔了其中的34個!
跟國內其他城市的“汽車城”、“鋼鐵城”、“煤炭城”、“服裝城”相比,合肥工業門類相對較多,主業不單一。而恰恰因為合肥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分散了金融危機的風險,34個門類此消彼漲。比如鋼鐵産業受影響較大,但食品和農副産品加工業依然紅火;化工業受衝擊較大,而家電産業又借助‘家電下鄉’獲得增長。
同時,經過大規模的招商引資,合肥工業戰線新增數百戶生力軍。2008年以來,合肥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83戶,佔全市企業數的31.8%,而且新增企業産能逐步釋放,特別是格力電器和海爾電冰箱等一批大項目先後投産,對合肥工業生産拉動作用明顯。1-4月份,483戶新增規上企業實現增加值34.8億元,拉動全市工業增長13.2個百分點。

    有形之手

    面對“彎道”,嫻熟的駕駛者可以憑藉技巧“超車”。
國際金融危機來勢洶洶,合肥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準確預判經濟形勢,並採取了一些有針對性的舉措,凝心聚力,共克時艱。市委、市政府去年10月向60戶重點企業派出駐企小組,幫助企業解決生産經營問題。比如,針對格力(合肥)公司投産建設進度慢的問題,合肥安排市建委等部門組織全市最強的建築施工隊伍進駐企業,幫助其加快工程建設,使該公司廠區提前建成,提升了企業産量目標;針對馬鋼(合肥)公司産品銷售問題,市經委、市建委等部門共同組織推動該公司鋼材本地銷售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抓與不抓不一樣,抓緊抓松不一樣。憑著對“工業立市”戰略的堅持,合肥有形之手力挽狂瀾。吳存榮對記者表示:“合肥發展之所以有今天的速度,靠的是解放思想、開放思維的結果,靠的是市委、市政府大膽選擇‘工業立市’的戰略性制度安排所釋放出的累積效應。經過市委、市政府慎重決策,我們選擇將工業發展放置前臺,而將科教實力作為前臺的支持系統。”
如今,發展工業已成為400多萬合肥人的共識,7000多平方公里廬州大地上足音跫然。帶動第三産業,反哺第一産業,工業成為三産協調發展的核心動力,成為合肥經濟發展格局中的主力軍,成為合肥彎道超車的強力“引擎”。更重要的是,工業文明的魅力,正在改變著合肥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氣質。合肥工業發展了,響亮的品牌多了,合肥人有發自內心的自豪。隨著工業發展,大批農民進入工廠,接受現代化企業的管理和教育,整個城市的市民素質得到大幅提高。
經濟學家如此評價,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人類的現代化進程推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合肥正在工業革命的洗禮中奮起鬥志,開始一次又一次地跨越。
(合肥晚報 周軍 供稿)

責編:許桂梅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