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象
山體滑坡是斜坡岩土體沿貫通剪切面向臨空面下滑。滑坡的發展一般分為三個階段。(1)蠕動變形階段:主要是緩慢、勻速、小量的沉陷或滑移,坡面出現裂縫,後緣漸被拉裂,歷時從數天到數十年;(2)急劇滑動階段:滑動面和切割面已形成,各種滑坡形態相繼出現,劇滑階段歷時很短,一般約幾分鐘到幾十分鐘,快的每分鐘數米到數十米,甚至每秒幾十米;(3)漸趨穩定階段:在自重等作用下,滑坡體土石塊逐漸密實,地表裂縫閉合,前緣滲水變清,滑體趨於穩定,但如遇新的誘發因素,又再次變形破壞。
二、原因
滑坡的形成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方面。自然因素就防汛而言有地貌形態、地質結構、降水、地下水等;人為因素有邊坡開挖過陡、爆破影響、堆土不當等。滑坡需有臨空面和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滑動面與切割面,且滑動力大於抗滑力時才能下滑。滑動面與剪切面經常不是同時形成,而是在一個點或一個局部範圍先剪斷破壞,然後逐漸發展成貫通的剪切破壞面。
三、防治措施
由於暴雨引起山體滑坡,壓倒民房造成人員傷亡時有發生。對於過陡山坡或人工開挖的陡坡,平時要注意觀測,在颱風暴雨期間應作為安全轉移的重點,並加強觀測。根據引起滑坡的因素、發展階段和待徵,採取針對性防治措施。常用排水、削坡、減載、反壓、灌漿、錨固、支擋等辦法,使山坡趨於穩定,不發展到滑動階段,或使滑動時間推遲,有利於轉移人畜和設備,儘量減少滑坡造成的損失。
相關鏈結:
責編:李二慶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