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期間鐵路客運流量大的特點,決定了實名制購票方式的局限性
一個時期以來,對於如何緩解鐵路“一票難求”問題,網上有一種呼聲很高,那就是實行火車票實名制,即公民在購買火車票和乘坐火車時,需要登記、核查個人真實身份的一種實名制度。
火車票實名制對於打擊販賣火車票的違法行為,保障旅客人身安全和強化乘車管理,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鐵路發展是否已經具備了實行售票實名制的條件?可以算算這其中的成本賬。
社會消耗的增加
主張實名制者認為,這樣可以減少繁瑣的手續和社會消耗,提升社會經濟效益。實名制完全可以和網絡售票結合起來,通過“電子客票+二代身份證自動檢測”的方式,消除旅客排隊購票現象。
應該注意的是,實現這種自動檢測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全國各地火車站及代售窗口要完全實現自動售票和自動檢票。可眼下鐵路售票技術條件受限,以現在的鐵路售票條件,實名制只能是由鐵路售票窗口提供紙和筆,購票人寫清楚乘客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購票時交給售票員。售票員將這三項內容輸入電腦,然後再實名售票。
以鄭州火車站為例,每天到發旅客列車278趟,每5分鐘就有一列車發出。高峰期日發送旅客12萬人,平均30秒鐘出售一張車票。如果憑身份證實名購票,每次核對、輸入一個旅客姓名和身份證號最少需要60秒鐘,每張票的售票時間就要翻番。即使24小時不間斷售票,也要開設120個以上的窗口。另外,還有實名檢票上車的時間。基於生活經驗可以假定,如果現在一趟旅客列車的檢票時間需20分鐘,實行實名制後至少需要一個半小時,列車停車時間延長,運輸效率必將大大降低。另外,車站的停車道起碼要擴容4倍以上。
顯然,在鐵路運能緊張的情況下,實名制不僅不可能減少社會消耗,反而使手續更加繁瑣,增加了中間環節的工作量。此外,還可能影響人流疏散,加劇人群滯留,出現安全隱患。
可以説,如果實行火車票實名制,幾乎全國所有的火車站都要擴建改造,不説場地受限,僅擴建成本就必將是巨大的。也許有人認為,這應當是由鐵路部門自己承擔的改革成本。但經濟學的常識顯示,鐵路部門承擔的成本最終還是要在車票價款中反映出來,實際上全體旅客還要為實名制的實施負擔成本。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