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博鰲四月十八日電 題:“十年又逢冬”的中國互聯網緣何一枝獨秀?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十年前,世界互聯網泡沫破裂,中國互聯網企業危機凸顯。十年後,身臨金融危機“寒冬”,中國互聯網卻呈現一派勃勃生機。參加今天博鰲亞洲論壇“互聯網創新驅動經濟變革”分會討論的谷歌、微軟、新浪、網易等互聯網巨頭眾口一辭稱,金融危機“寒冬”下的中國互聯網保持了強勁發展態勢,産業結構逐漸成熟,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
中國互聯網緣何在金融危機中一枝獨秀?
近些年來,中國互聯網發展迅猛,目前中國網民數達三點一六億,世界第一。中國境內中文網站數發展迅速,擁有逾二百八十七萬個網站。
網易首席執行官丁磊坦言,因為中國互聯網在十年前遭遇過一次挑戰,碰到過一次泡沫破滅,才會在此次金融危機中不僅有機會避開風險,而且變得更加健康。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分析稱,十年前網絡泡沫破滅主要是因為盲目追捧網絡經濟,且網絡經濟與傳統産業嚴重脫節。十年後出現金融危機並影響到實體經濟,問題源自創新過度、缺乏監管和無限制的擴大信貸規模導致虛擬經濟規模過度膨脹,超出了實體經濟承受力。這兩次危機出自不同領域,但事出原因一樣。金融領域和網絡經濟均是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服務。過度的膨脹或者違背客觀規律,會造成自身危機或對實體經濟形成衝擊。
他説,目前互聯網經濟的繁榮是來自實體經濟的需求,比如移動和互聯網結合後,不僅業務量發展迅猛,而且通信和互聯網産業保持規模增長,移動互聯網快速增長成為了亮點,手機上網網民逾一億,去年比前年增長了一點三倍。截至今年三月底,中國電話用戶數達到十點六億,其中移動電話發展迅猛,目前擁有六點七億用戶。
展望未來,中國互聯網行業充滿樂觀和信心。
新浪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曹國偉認為,十年前預想的互聯網發展模式現在都已實現,更重要的是互聯網擁有了成功的商業經營模式。
奚國華表示,互聯網在應對金融危機中可大有作為。如發揮互聯網創新對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保持互聯網發展與實體經濟發展協調,調動互聯網上下産業鏈互動等。他透露,中國政府準備採取五項措施促進互聯網發展:加快推動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鄉鄉能上網,引導優化互聯網架構和業務的應用,加強網絡與網絡的信息安全管理,積極展開中國和國際互聯網交流等。
事實上,為促進內需,中國政府今年初已向三家運營商發放三G牌照。丁磊表示,中國無線三G業務發展,將為中國更多互聯網企業帶來機會。
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認為,互聯網可以幫助降低金融危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他建議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應同世界更好地接軌,獲得更大發展空間。(完)
責編:趙德禮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