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日),衛生部官員説,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初步確定為9類21項,將確保向城鄉居民免費提供。
在例行發佈會上,衛生部新聞辦主任鄧海華表示,醫改方案提到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初步定為9類21項,但這些項目尚未最後確定。
鄧海華説,這些服務項目會確保向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其經費來自政府按人頭補助的公共衛生經費。也就是醫改方案中提出的“2009年達到國民人均15元,2011年不低於人均20元”。
雖然項目明細尚不可知,但鄧海華介紹了幾個主要的項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為3歲以下嬰幼兒成長髮育做檢查、孕産婦檢查、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提供防治指導服務。
部分基本衛生服務項目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今年起到2011年,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兒童、孕産婦等重點人群的建檔率城鄉分別達到90%和50%;
●為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三年時間,為1.1億符合條件的老年人進行體檢;
●為3歲以下嬰幼兒成長髮育做檢查:3年時間要為4800萬嬰幼兒進行生長髮育檢查;
●孕産婦檢查:每年對1600萬孕産婦做産前檢查和産後訪視;
●防治指導服務:為1.6億高血壓、4000萬糖尿病、849萬重性精神病、336萬結核病、9萬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提供防治指導。
■ 發佈會焦點
“醫生多點執業並非走穴合法化”
衛生部稱二者價值取向和監管機制完全不同
昨日(10日),衛生部還駁辯了“鼓勵醫生多點執業是醫生‘走穴’合法化”的觀點。
醫改方案公佈後,“鼓勵醫生多點執業”的新政立即成為公眾關注焦點。有媒體解讀稱,這意味著曾備受詬病的醫生“走穴”將合法化。
鄧海華表示,探索多點執業與“走穴”是兩個概念。“價值取向和監管機制完全不同”。
鄧海華説,多點執業,是指獲得執業醫師資格的人員,註冊2個及以上的執業地點,並在上述執業地點按照所註冊的執業類別和執業範圍從事執業活動。這樣有利於統籌調配醫療衛生資源,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提高基層醫院診療技術,方便群眾看病。
“多點執業應該是為公益、為緩解基層醫療衛生需求而執業”。鄧海華説,而“走穴”則是醫生為個人利益所走。他還表示,醫師多點執業制,應該逐步建立,要符合我國國情並對其進行有效監管。(記者 魏銘言)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