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朝聞天下):28號晚上,一場“50年一遇”的強暴雨突襲廣州,暴雨過後,市區54處地方處現嚴重“水浸街”現象,許多市民出行受阻、部分路段交通癱瘓。
而就在去年,廣州市水務局剛剛花費鉅資對主要地段的排水系統進行了改造。對於新改造的城市排水系統再次“失靈”的問題,廣州市水務局昨天下午召開新聞發佈會,做出了解釋。
廣州市水務局有關人士主要就天河區崗頂的水浸情況進行了通報。在28號的暴雨中,天河區主幹道基本癱瘓,崗頂更是淹成了水塘,成為水浸最嚴重的地區。
然而就在去年,廣州水務局剛剛投入200多萬元對這一地區實施了排水系統改造,改造工作到去年年底才全部完工。僅僅幾個月後,新改造的排水系統又在28號的暴雨中幾乎癱瘓,對此,水務局負責人給出的解釋是:這首先是因為崗頂“地勢先天不足”,水浸處地勢最低,而全路段像一個彎曲的弧型,中間低,兩端高。其次,這場暴雨降雨量太大,超出了應急工程的設計標準。
對廣州市民來説,天河區崗頂的水浸問題是久治難愈的“老毛病”,去年6月2號的一次大水浸就幾乎讓半個天河區癱瘓。那次水浸過後,廣州水務局痛下決心進行了排水系統改造,而當時水務局曾表示,改造後的排水系統“能扛得住特大暴雨”。
與崗頂的情況類似,去年廣州市荔灣區投入3600萬元鉅資,將龍源街作為試點,鋪設了俗稱“海綿路面”的透水路面。這種路面每平方米能吸收270升水,據説可以消除“水浸街”現象。可居民説,“海綿路面”的實際作用不大,28號的暴雨還是讓他們的老房子遭了殃,家家戶戶只能在門前築起防水的“小圍墻”。
面對新改造的排水系統“排水不靈”的情況,廣州市水務局負責人30號再次表態,他們將進一步擴大雨水排輸管道的直徑,還會考慮建立水泵強排系統。
責編:李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