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李東東:加快建設新聞出版民生工程 設立"國家讀書節"

 

CCTV.com  2009年03月08日 10:5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華網  
專題:2009年兩會頻道

  2009年3月8日上午9時 ,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委員進行大會發言。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 李東東]我發言的題目是《加大投入優化政策發揮新聞出版業在“保增長”中的重要作用》。

  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加深。面對挑戰,新聞出版業積極採取應對措施,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勢頭。2008年,全國新聞出版産業從業人員達到1110萬人,總産值超過8500億元,預計佔GDP比重為2.83%。新聞出版業在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中的作用日益明顯。在2009年1月舉辦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訂貨碼洋達25.168億元,同比增長18%;圖書館看樣採購8100萬元,同比增長26%。

  從出版物銷售情況看,今年年初以來,銷售額不降反升,確有逆向發展之勢。例如北京圖書大廈,僅在春節假期銷售額就達1283萬元,同比增長20%。但是,在國家已經或正在出臺的各項“保增長”政策措施中,適用於包括新聞出版業在內的傳媒和文化創意等産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還比較少。

  此次國務院確定的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及正在研製中的2009年重要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僅從“事業發展”的角度提到了文化發展,而對其在産業發展中的作用重視不夠。

  歷史經驗證明,每當經濟發展遇到困境時,民眾心靈更加需要慰藉,學習欲求也會更加強烈。新聞出版産業因其獨特作用,不僅能在促進經濟走出低谷中發揮特有的社會功能,而且還能對擴大文化內需、促進經濟增長髮揮重要作用。加快發展新聞出版業至少可在以下三方面起到重要而獨特的作用:

  第一,通過發揮新聞出版媒體傳播優勢,全面準確宣傳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深入解讀黨和國家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重大決策,激勵各行各業迎難而上、共克時艱。

  第二,通過出版更多以現代金融、經濟、科技和管理知識為內容的出版物,為全社會積極應對挑戰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條件。

  第三,通過新聞出版業的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升經濟發展整體質量。國際公認,包括新聞出版業在內的傳媒和文化創意等産業具有“少污染、低能耗”的特性,能夠有效地拉動就業、擴大消費。

  建議從以下七個方面將加快新聞出版業發展納入國家“保增長”政策措施中:一是加快建設新聞出版民生工程。“農家書屋”工程已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標誌性工程,目前已建成3萬多家,並具備了提前完成工程的條件。建議國家加大財政投入,加快實施進度。

  二是設立“國家讀書節”。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許多國家在這一天開展豐富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建議儘快設立“國家讀書節”,設計層次高、影響面廣的活動內容並形成慣例,在全社會營造熱愛讀書、鼓勵讀書的文化氛圍,提升國民素質。

  三是試行新聞出版産品消費財政補貼或發放消費券制度。比照國家農村家電産品消費補貼制度,對消費者購買出版物給予適當財政補貼,既能刺激社會消費,也能為經濟社會發展儲備人力資源。

  四是將“國家數字複合出版系統”、“數字版權保護技術”、“中華字庫”、“國家知識資源數據庫”等重大科技基礎項目及國家精品學術期刊建設工程作為“保增長”的重點項目加大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改變我國出版傳播技術的落後局面。

  五是設立新聞出版産業發展專項資金,由國家財政每年投入資金,用於對重大新聞出版工程的貼息和補助,對骨幹新聞出版企業和企業集團公司進行重點扶持。同時,重點支持數字出版産業基地建設,支持關鍵技術研發,發展新型出版業態。

  六是比照軟體業、高新技術企業給予出版新業態、新媒體和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優惠稅收政策,出臺文化創意中小企業融資政策。

  七是擴大“走出去”專項資金規模,支持新聞出版“走出去”,在增加出版産品和服務出口的同時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提升國家競爭軟實力。

責編:高松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