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怎樣讓百姓吃上放心食品 專家解讀《食品安全法》

 

CCTV.com  2009年03月04日 09:4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三鹿奶粉事件余波剛平,瘦肉精事件一波又起。接連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令國人對食品安全一時疑慮重重:中國的食品安全到底怎麼了?怎樣才能吃到放心食品?

  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高票通過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能否讓百姓吃上放心食品?怎樣讓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就此話題,3月1日,中國青年報、新浪網聯合邀請了兩位專家解讀這部法律,並與網友在線交流。

  這兩位專家分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食品安全法》起草有關負責人李援,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雲波。

  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被寄予厚望

  食品安全事故近年很像“離離原上草”,有著“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李援以2001年為起點,掰起指頭數了數幾件大事:南京冠生園月餅、多寶魚、蘇丹紅、福壽螺,直到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令人不得不面對食品安全的嚴峻態勢。

  李援分析説,這些事故的産生,源於監管體制不健全,監管處於失控、半失控狀態,表現在三個方面:

  ——食品的監管措施、方式有漏洞,比如食品的標準不統一、不完善,食品的監測、評估不科學、不全面,甚至還出現過免檢制度。

  ——企業向百姓、向社會負責的意識不夠,在生産中為了多獲得利益,放棄道德底線,給食品添加一些有害物質,造成對人民群眾的傷害。

  ——從田頭到餐桌的整個食品生物鏈,是多個部門在分段監管,各個監管環節的銜接不夠。屬於我這一段的我管,不屬於我這一段的我就不過問,使得一些信息、一些事故的處理不及時。食品事故一旦發生,儘管有這麼多部門,事故仍擴大和蔓延。

  “針對這些問題,在1995年《食品衛生法》的基礎上,《食品安全法》的制定應運而生。”李援説。

  羅雲波認為,在《食品安全法》當中,成立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是最重要的新措施。“以三鹿奶粉事件為例,奶粉生産鏈條當中的奶站,是哪個部門也不監管的真空地帶,教訓非常深刻。監管的真空地帶怎麼來彌補?我們就得依靠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在這種監管體制下進行有力的協調,同時對監管者進行監管,了解監管者是否作為、是否亂作為等等。”

  “另外,國家的食品安全戰略關乎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有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站在高層面上來研究。”羅雲波説。

  實行無縫對接監管體制

  現行的分段監管體制不是一蹴而就。據李援介紹,1995年通過的《食品衛生法》,確立的食品監管部門是衛生系統。隨著食品安全形勢越來越複雜,食品安全事故不斷出現,一個部門的監管顯得力不從心。

  為了使監管資源充分利用,從2003年開始逐步增加其他政府部門來分別監管,形成了分段監管體制,例如農産品的種植養殖由農業部門管,食品生産由質監部門管,超市、商場等食品流通環節由工商部門管,小餐館、大飯店等餐飲服務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管。

  李援透露,《食品安全法》維持了分段監管體制,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時候,許多委員就提出,最近幾年接連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如果還維持分段監管體制,食品安全現狀是不可能改變的。

  李援解釋説,畢竟世界各國都根據國情來建立監管體制。瑞典設食品安全局,把食品安全從農田到餐桌全管了。日本由兩個比較大的部門來管食品安全,然後中央政府成立委員會,來協調這兩個部門。再比如美國,它涉及的部門大概七八個,與我國類似,比如説農産品、肉類由農業部來監管,檢驗、檢測由食品藥品監督局來監管。

  對此,羅雲波認為,美國雖然也是多部門在管食品安全,但它是按照品種分類在管。比如説農産品和畜産品,由農業部門一管到底,從農田一直管到餐桌,保證了不會出現監管鏈條的斷裂。而我國是按照環節分段管,所以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李援回應説,《食品安全法》當中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是對分段監管體制的很大推進。因為有了一個國家層級的協調機構,就可以對各個下屬監管部門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協調處理,把安全漏洞補上。

  食品添加劑不得濫用

  老百姓每天吃的食品,一部分含有食品添加劑,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界限是什麼呢?羅雲波説,《食品安全法》有明確的規定,在生産上不屬於必要的添加劑,不能添加到食品。

  由於接連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使得一些消費者聽到添加劑就毛骨悚然。羅雲波表示這不必要,“實際上食品工業離不開添加劑,説個簡單的,鹽也是一種添加劑,糖也是一種添加劑。”

  “添加劑的使用,一定要跟食品的摻雜施假區別開來。”他提高了聲調,“比如三鹿奶粉事件中,一些不法分子向牛奶中添加的三聚氰胺,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劑,這種摻雜施假屬於投毒行為。”

  “還有一種錯誤行為是濫用食品添加劑。比如濫用增白劑、吊白塊,把饅頭弄得很白,大家以為是富強粉,實際上是劣質的麵粉做的。再比如濫用防腐劑,當食品品質本身不好,很容易腐敗時,有的生産商就超過限度地添加防腐劑,給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

  李援補充説,如果要加食品添加劑標準以外的物質,比如説蒙牛公司往牛奶裏面添加的OMP,一定要先接受衛生部門的安全評估。衛生部門如果認為它是安全的,並且添加進去對於改變牛奶的品質有利,並且將其列入食品添加劑名目以後,蒙牛公司才能添加,不能自己擅自添加,未經批准就上市。

  “現在有些食品裏面,有十幾種甚至上百種添加劑,對於消費者來説,這些添加劑有可能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出、嘗不到,無法判斷食品的安全程度。”李援表示,含有添加劑的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是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需要對消費者做出的回答。

  因此《食品安全法》規定,衛生部門要組織專家委員會進行風險監測,分析市面上的食品哪些可能存在風險。

  拿起桌上的一瓶礦泉水,李援舉了個例子——假設這瓶水可能有問題,根據《食品安全法》,衛生部門就應當馬上進行安全評估,確認有問題,就採取措施,沒有問題也要進行信息發佈。

  “《食品安全法》規定了信息發佈的制度,國家食品安全的總體情況,食品安全的風險、信息情況和食品安全評估的情況,都要統一發佈、定期發佈,讓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安全,這才是監管部門的最終目的。”

  保健食品要通過立法清理門戶

  我國保健食品近年發展比較快,現在一年有上千億元的産值,經有關監管部門批准的品種將近9000種。在最初提交審議的《食品安全法》草案裏,沒有提到保健食品,後來才加入了這個概念。

  針對這個明顯變化,李援介紹説,保健食品實際上也是食品,《食品衛生法》把它叫做“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這種保健食品能夠有效地促進人體機能的提高,但是它和藥品一個最根本的區別,是藥品具有藥理作用,能治病,而保健食品沒有藥理作用。起初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準備把保健食品當做普通食品,採取相同的監管方式。後來向全社會徵求意見時,有相當一部分意見提出把保健食品在《食品安全法》中單獨寫出來。其中一個理由就是,我們國家的保健食品佔60%以上含有中藥成分,很多企業誇大它的保健功能,甚至宣稱有治療作用,然後謀取暴利,所以法律需要監管保健食品,消除這個領域的無序狀態。

  羅雲波説,“這個市場顯得很混亂,國家規範了好多次。所以我覺得將保健食品寫進這部法律很重要,明確由誰來管,今後怎麼去做,對保健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食品安全法》將從今年6月1號實施。李援透露説,國務院正在制定《食品安全法》的實施條例,到6月1號,法律和實施條例將同時出臺,這樣更有利於法律的執行。

  羅雲波特別指出,“《食品安全法》的出臺和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設立,不意味著中國的食品就天下太平了。治理食品安全有一個過程,全社會都要齊心協力做好各自的工作,把這部法律貫徹實施好。” (記者 崔麗 閔捷)

責編:閆彬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