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60分):在經歷長達494天的飛行和完成全部使命之後,
中國的首個探月使者--“嫦娥一號”,將自己的身軀永遠地留在了月球。嫦娥工程,這個以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命名的航天工程,在2004年浮出水面。在隨後的五年裏,“嫦娥工程”牽動了無數人關注的目光。那麼,嫦娥工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計劃,它會將中國探索月球的腳步帶往何處呢?
2004年1月23日,中國繞月探測一期工程正式立項,計劃在2007年發射一顆衛星繞月球飛行。這項工程被命名為“嫦娥工程”。而首顆繞月衛星,則被稱為“嫦娥一號”。按照計劃,衛星在距離月球200公里高的軌道上繞月球進行一年左右的探測工作。衛星上,共攜帶了八類科學探測儀器,對月球進行全方位拍攝,對月球分佈的14種元素和月球表面的主要礦物與岩石的類型與分佈進行探測分析。探測月壤特性,估算月壤厚度。此外,“嫦娥一號”衛星還對月球周圍的空間環境進行探測,獲取太陽高能粒子和太陽風離子的有關數據變化,為研究太陽活動與地月空間環境之間的關係提供依據。這也是中國首次在地球靜止軌道以外獲取空間環境數據。為了保證繞月探測任務的順利完成,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發射場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等五大系統,近萬餘名科研工作者直接參與到了這項工程中。
發射繞月衛星,中國月球探測計劃的第一步。按照規劃,中國的月球探測計劃——將分為“繞、落、回”三步。在實現了第一步——繞月飛行之後,中國還計劃將向月球發射一個軟著陸器,並攜帶一個月球車,在著陸區附近進行現場探測。這就是第二步“落月”的設想。探月計劃的第三步是發射一個無人探測器對月球表面樣品進行採樣,並將樣品帶回地球進行分析研究,獲取更詳盡的月球信息。整個計劃大概需要20年的時間。
責編: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