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今年的高考剛剛結束,香港12所高校已將在內地招收1300多名學生的計劃傳播了出去,究竟是什麼原因吸引內地莘莘學子遠赴香港高等院校就讀呢? |
CCTV.com消息(直通香港6月15日播出):點擊看視頻〉〉〉
究竟是什麼原因吸引內地莘莘學子遠赴香港高等院校就讀呢
今年的高考剛剛結束,香港12所高校已將在內地招收1300多名學生的計劃傳播了出去,據統計有3萬多內地學生報考香港高校。平均是30人中才有一人被錄取;有些香港學校,比如香港大學,有九千多人報考,它的錄取比例幾乎是百里挑一,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從往年的情況看,許多省份的高考狀元都首選香港高校,究竟是什麼原因吸引內地莘莘學子遠赴香港高等院校就讀呢?
有人説,是香港高額的獎學金、國際化的教學環境、與內地不同的開放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還有就是畢業後可能獲得良好的就業渠道等吸引了內地的學生。香港高校與內地高校相比到底有怎樣的優勢,在香港的大學生活又是怎樣的,是苦?是辣?是酸?是甜?就請一些已經在香港高校就學的內地學生來做親身的講述吧。
詳細內容:
來自浙江的周子惠是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學生
來自浙江的周子惠是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學生,她帶我們參觀了自己的宿舍。
記者:我看你還能上網,這上網花錢嗎?
周子惠:上網是免費的,就是説這個住宿費的話,是包括上網的,是可以有免費的寬帶上網。上網提供給你,然後像電燈啦,水費都是免費的。
記者:那有沒有還在這個宿舍還有花錢的地方呢?
周子惠:有。比方説現在這個冷氣機。那是需要自己另外加錢的,你會看到這個宿舍門口有一部,這樣一部小小的機器,它是加冷氣機的的錢的。
香港潮濕悶熱,夏天一個月的冷氣費至少需要150港幣左右。一年下來,差不多需要一千多元。當然,對於學生來講,生活費用開銷最大的,還要數飯費了。
記者:平常你最喜歡吃什麼菜啊?
周子惠: 我最喜歡燒味。後有一些其他飯可能在內地不太常見。然後還有一些蒸飯,我覺得也蠻有香港特色的。
記者:這個價錢你覺得貴嗎?
周子惠:我覺得看你怎麼比吧。如果跟內地來比當然是比較貴啦。如果在內地吃這個飯一般就四五塊吧。然後在香港來説,已經是非常非常便宜的了。
記者:像這個吃飯能佔到你的生活費用多大的比例?
周子惠:我每個月吃飯的話,大概是1500到2000左右吧。那大概是我生活的三分之二左右。
在香港大學讀書的湖北宜昌的李函喬,也向我們介紹了她的居住環境,這個12平米的公寓式宿舍,一般是由兩位不同科系的同學合住,這樣的安排,為的是給不同係科的同學提供更多相互了解、交流的機會。
宿舍每層樓有一間公共廚房,每棟樓有一間洗衣間。
香港大學學生 李函喬: “這裡可以作飯,然後這些調味品都是大家自己湊錢買的……然後我們的東西比如雞蛋吧,都會寫是哪個房的。”
雖然樓層有廚房,但李函喬説,平時學習很緊,多數時間在食堂吃,但洗衣服自己動手的時候多。
香港大學學生 李函喬 :“這邊是烘乾機,一塊錢烘五分鐘……幹透的話大概要五六塊錢,就一次衣服大概十塊錢。”
根據周子惠和李函喬的日常開銷計算,在香港讀大學,吃住、交通以及學費等,每年大概需要十萬元。而三四年下來,就是三四十萬元。
三四十萬元的費用,是一道很高的門檻。不過,近幾年為吸引內地優秀人才,香港各高校都拿出了高額獎學金。香港城市大學設立了44萬港元的“狀元獎學金”,香港大學設立了30萬元獎學金。不過,現在並非每個學生都能拿到這筆錢,不僅要有較高的分數,同時還必須是內地貧困生。當然,也許學費還並不是在香港上學最大困難。
香港大學學生 陳宏如
香港大學學生 陳宏如: “可能最大的不適應就是廣東話吧。因為我內地過來,不是很會講廣東話,然後這邊的就是説,院係的老師都可能會都跟你説普通話或者是英語,但是要是生活方面,你比如説食堂啊,或者是小賣鋪這些方面,可能他就説廣東話説的比較多一點。”
張信剛:“因為香港目前我們給第一年是叫準備年,第一年我們加強英語的訓練,甚至也粵語的訓練,因為內地學生可能有一些不適應,香港整個社會是個粵語的汪洋大海,不是英語的汪洋大海。是在教室裏頭是英語,走道裏頭,校園裏頭,食堂裏頭是粵語的汪洋大海,內地學生因此這個不適應,所以我們也特別希望內地學生,跟香港學生能夠結成友誼,除了做一個同學之外,能做成朋友,我們特別希望這樣子,那麼香港的學生也借這個機會練習他們的普通話,所以這個的確是對兩種學生都好的,那麼內地學生我想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英語教學這件事情不是問題。”
香港的高校都十分重視學生的就業問題
談到與香港同學交朋友,這在香港的大學裏應該並非難事,因為香港高校一般都有成型的學生交流機制,這就是舍堂文化。
“舍堂”是香港大學為學生(尤其是本科生)提供共同生活的地方,希望透過學生自行組織活動、彼此學習,達致課堂和學術以外的“全人教育”。
“舍堂教育”的概念源自英國劍橋牛津等大學的“學院制”,但港大的舍堂從一開始就不具備學院的學術教學功能,而衍化為只保留社交和課外教育功能的“舍堂”。
每年新生入學都會有高年級同學組織的舍堂迎新活動,那是一種長達一週或10天的封閉訓練,而且據説訓練很嚴酷,經常是二十幾個小時不許睡覺,回答各種問題或做集體遊戲,目的是培養新生適應新環境和社會交往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和領導才能等。
女:我是成都的。
記者:你呢?
女:我是浙江的。
女:我是新疆的。
記者:新疆的。喜歡這個活動嗎?
女:喜歡,很喜歡。
記者:喜歡在什麼地方?
女:很有激情,很熱烈,很有那個集體觀念。
女:很能激發人的創作力,培養我們的那種團體精神。
港大的舍堂文化在香港各高校中是最具聲望和傳統的,甚至有些神秘,比如:許多舍堂活動多為晚間舉行,所有舍堂成員都必須參加;而高桌晚宴,所有人必須穿綠袍子,內著棉質無蕾絲花邊的白襯衫……不過,也有內地學生對舍堂文化不太適應,構成一定的困擾。
香港大學學生 朱穎雯: “它有些時候有些程度上會干擾到你的學習生活。就是有些同學在這方面感覺不是特別好,就覺得不像內地那樣能夠全心全意地投入學習當中,就是受到的干擾比較大。”
舍堂文化是緣于英國的舶來品,這也恰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香港高校所具有的國際化背景。而這正是香港高校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
張信剛:“香港的一些院校,包括我們鄙校香港城市大學,它的國際化的程度,國際化的水平,跟內地的一些院校説來,是有一段距離的,包括國際化的水平,包括教員中間有國際經驗的多少,那麼這一點,我相信內地的一些院校,在這一方面跟相比比是有一個距離。”
以參加全國統招方式招收內地學生的香港城市大學,現有的900多名教師分別來自22個國家,其中9位世界級院士,500多位持有海外知名學府的博士學位。
香港城市大學生物與化學系博士生 潘再法: “我是研究系統發光材料的。香港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城市,在這裡可以接觸到很前沿的東西。另外,作我這個方向的,在香港有一個很好的導師,比如説,我的導師是從英國來的,在香港教書也有20多年了,那麼我在城大的一年多以來,我很滿意這裡提供的條件,我也取得了很好的進展。”
香港高校不只師資多具有海外背景,學校中的學生也是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比如在香港大學現在就有3000多名外地學生,這些學生分別來自世界58個國家和地區。
香港大學學生 李函喬:“有七十幾個人的話,可能裏面有二三十個人是從國外過來的,而且還包括有一部分交流生,就是國際化的程度比較高。”
香港高校也有許多與歐美、日本的高等院校進行學生交流的計劃,比如在港大,每個學生在校期間都可以提出海外院校交流申請,申請的成功率高達50%。時間可能是一個學年也可能是一個學期。
香港大學學生:胡坤:“我想港大最吸引我的就是説,它那種國際化吧。比起內地的大學來説,給你那種交換的這種機會,或者是進一步到國外去申請那種國外的大學這種機會會更多,或者是機會更大一點。”
香港高校的教學模式也是多樣的,多實行“大課+小課”的模式。每週各院係都有1至2次大課,人數在50到百人不等,大課後,會有兩至三次小課,師生比例是1:5,1名教授帶5名學生。每個學生都能近距離與教授進行一對一交流和討論,教授的電子郵件、辦公室電話和移動電話,以及網絡即時聯絡方式如MSN等,都向學生公開,學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向老師詢問作業的問題,老師也會通過電子郵件給予及時解答。
老師上課並不完全按照教科書講授,而是會跟蹤本學科最前沿的發展進行案例教學;老師還會要求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以集體討論的形式完成課業,這樣既令學生避免了死讀書,也培養了學生的理解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香港大學學生 駱嘉昀: “那我是讀法律的,老師並不會給你上很多很多堂課,他可能是一開始的時候給你一個案例,説你假設你的當事人發生什麼事情,然後接下來你要去幫助他,但是這個領域,其實完全上課沒有學到過。那這個時候我們就不得不去自己跑到法律圖書館去然後翻大量的卷宗啊,然後看各種各樣的資料啊。”
香港城市大學畢業生 劉艷晨:“是一種不同的工夫。內地是你刻苦,多做題就行了。在這邊你就是要廣泛的閱讀,要多和人溝通,因為拿A的話,這邊考試只佔20%到30%,但是大部分都是平時的功課和小組作業,經常就是顯得有演講,小組的討論,還有各種各樣的論文要交給老師。這些方面,就是看平時下的苦工夫。”
香港高校到內地招生始於1998年。當時香港“賽馬會”給香港高校提供了一筆資金作為招收內地學生的獎學金。不過當時香港高校還不能自主招生,而是通過“代招”途徑,委託內地北大、清華、復旦、上海交大、浙大等10所高校將一些已經考入這些學校的學生推薦給香港高校。當時每所允許“代招”的港校可以招收20名內地學生。
從2003年起,教育部允許港校在北京、上海、廣東等6省市自主招生,這個數字逐年增加,2004年增加到10個省市,2005年擴大到17個,2006年更是增加到20個。 2007年又增加到25個。允許在內地招生的港校也由最初的3所增加到現在的12所。
説起來,當初港校在內地招生之初,內地學子普遍反應冷淡。但近年來,隨著在香港就讀的學生的良好反饋,以及內地教育體制暴露的一些弊端,香港高校在內地的聲望日漸高漲。因而一種所謂香港高校到內地“掐尖”的説法浮出水面。 不過,更多的看法是這對內地高校是一種激勵,可以形成良性競爭。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副主編 蔣重躍 博士:“香港學校在內地招生,會不會對我們內地的學校産生另外的作用,比如説激勵也好,或者説一種刺激,一種觸動,在某種情況下,也還是可以這樣説的。”
全國人大代表李成日:“咱們內地不被搶的地方,咱們教育上應該有所改革,促動一下咱們教育體制,這是第一好事。”
全國人大代表靳綏東:“在香港到內地招生之前,我們國內很多家庭的學生,已經到國外去求學了,那麼香港這樣一個舉措,也是為了使香港的大學,保證優質的生員。”
全國人大代表吳因易:“不要説香港了,就是世界其他國家,如果法律上允許,我們也應該用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實力,來進行競爭,不要去抱怨人家來搶我們什麼生員人才,這都是一種閉關自守的想法。”
內地學生看好香港高校,還在於它畢業後面臨的獨特的就業優勢。在香港求學的內地學生,只要有香港公司聘用,就可以留港工作,連續工作滿7年就可以成為香港永久居民。
香港的高校都十分重視學生的就業問題,在讀二年級的時候就會安排學生到各種公司、機構中去實習,積累實踐經驗。來自於無錫的徐銘東就在暑期被安排到到一家大型跨國企業去實習。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 徐銘東: “其實我覺得如果沒有學校的幫助的話,要找這樣一個實習的機會是相當難的,因為你知道,我們現在作為像這種程度的學生來説,真正能創造出來的價值其實並不是很大,而是實習單位要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是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來培養我們的,那之所以很多實習單位會願意給學校這樣一個機會,是因為學校跟實習單位有一定的聯絡,他們有一定的合作,所以有這樣的機會給我們學校來培養我們的畢業生。”
香港城市大學 馮英傑 博士: “今年我們這個跟我們合作的公司已經超過100家多了。所以他也希望能夠通過這個計劃了,一方面學生可以學到東西,另外企業也可以用一的年時候去衡量學生的能力,一個學生表現好的話,他可以邀請學生留下來,作為企業的員工。那這個也是他們覺得我們這個計劃的一些特別的地方。”
除此之外,香港高校多設有就業服務機構,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和服務。比如:香港大學就業服務中心就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就業指導,從申請工作到製作個人簡歷,再到面視技巧的傳授,直至與用人單位簽約,就業服務中心一條龍式的服務和週到的安排讓畢業生省心不少。
香港城市大學會計學系的2006屆畢業生蔣惟怡就對學校為自己提供的機會心存感激。
香港城市大學會計學系畢業生 蔣惟怡: “我的專業是會計和法律,現在讀了三年以來,我就覺得香港城市大學在學術方面,比較具有實踐性。比如説這可以幫助我比較好地、比較有益地找到一個工作。其實我現在已經在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找到工作,並且在今年九月就會去上班了。我想經過幾年的學習,再加一點工作經驗,對我以後的發展有更大的幫助。”
據香港教育統籌局統計,至今有超過60%的內地畢業生留港升學或就業,他們從事的行業包括廣告、會計、金融、旅遊等。
通過我們對香港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就讀的幾位同學的採訪,觀眾朋友可能已經對內地學生在香港高校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香港高校的教育方式有了新的認知。
其實,選擇香港的大學,也就意味著選擇了與內地大學的教育理念、知識體系、校園文化等不同的另一種教育模式。
香港高校內地求才,內地學子赴港求學,這一珠聯璧合之選,成就了香港與內地的進一步融合與發展。
特區政府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現在內地學生佔香港高校學生總數10%的比例調高到25%。相信到那時,將有更多的內地學子通過香港的高校成就自己的理想。
謝謝收看今天的《直通香港》特別節目──“十年記憶”之“孔雀東南飛”。再會。
更多精彩欄目推薦:
[直通香港]陳馮富珍 入主世衛
[直通香港]香港:迪斯尼來了
[直通香港]香港:防控禽流感
[直通香港]奧運金牌耀香江
[直通香港]香港開放內地居民個人遊
[直通香港]航天英雄到香江
[直通香港]CEPA助力 香港突圍
責編:嚴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