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陳錫文:"一號文件"為何把建設現代農業放在首位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0日 10:07 來源:中國網
專題:國新辦新聞發佈會匯總
專題:構建和諧社會 建設新農村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新農村建設若干意見 (全文)

陳錫文:"一號文件"為何把建設現代農業放在首位

陳錫文:超指標佔地 省級政府將承擔更大責任
2006年農村群體性事件的數量明顯下降
2006年中央財政對農業投入增422億元 繼續加大
一號文件提出人才智力支撐 意在提高農民素質

  2007年1月30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介紹有關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並答記者問。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華清主持本次會議

  [華清]: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

  昨天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已公開發表,因此今天國務院新聞辦特地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先生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先生,向各位介紹我國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各位感興趣的問題。

  陳錫文主任已經連續第四年出席國務院新聞辦的發佈會,解讀中央1號文件,在此我們向陳錫文主任表示感謝。下面先請陳錫文主任做簡要開場介紹。

  (2007-01-30 09:51:03)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

  [陳錫文]:

  大家早上好,首先要感謝國務院新聞辦為我們在此舉辦這樣一次新聞發佈會,當然也要感謝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冒著嚴寒來參加這次新聞發佈會。

  剛才華副局長講到昨天傍晚新華社授權全文公佈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我想大家已經了解了。這個《意見》是中共中央、國務院2007年的1號文件。今天很多平面媒體都已經全文刊發了這個文件。為了便於大家了解這個文件的內容和情況,我給大家做一個簡要的背景介紹,材料大家手裏已經有了,我想比較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些要點。

  (2007-01-30 09:57:37)

  [陳錫文]:

  講三個問題:第一,關於當前的農業、農村經濟的形勢。應該説這幾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中國的農業、農村形勢在不斷地向好的方面發展。特別是從2004年開始到現在,每年都發了一個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1號文件,今年是發了第四個。這些文件中都有很高的含金量,政策有比較大的力度,農民得到了比較多的實惠。特別是在2005年10月,中央召開了十六屆五中全會,並且在全會所制定的黨中央關於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十六屆五中全會結束之後,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得到了全黨、全社會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認同,大家都認為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歷史性的任務。因此全社會對“三農”問題的認識在逐步提高,農業、農村發展的環境在進一步改善,農村幹部和群眾的情緒也在進一步好轉。正是在這樣一個情況下,2006年的農村形勢是承接了前幾年的好形勢,進一步向前發展。

  (2007-01-30 09:59:40)

  [陳錫文]:

  具體從農業生産的角度看,去年是自1998年以來中國自然災害最重的一年,八年中,去年的災害是最重的。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業仍然取得了相當好的收成。前些日子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先生在新聞發佈會上已經講到了這點,去年糧食總産量超過了9800億斤,最後的數字還在核實,估計最後的數字會高於9800億斤。農民的收入達到了3587元,和前年相比增加了332元,增長幅度扣除物價指數之後達到了7.4%,應該説收入增長的絕對額和增長幅度都是最近幾年來比較高的一個水平。

  其他的方面,在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的社會事業發展方面,都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還有農村的改革,特別是從去年開始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了在稅費改革之後要進一步推進農村的綜合改革,也就是鄉鎮機構改革、農村義務教育制度改革、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以及扶貧事業,特別是對農民工的權益保障方面去年都有比較大的增長。應該説從總體上看,農村形勢在繼續向好的方面發展,農村的情緒也是比較好的,因此農村社會總體也是很穩定的。

  (2007-01-30 10:02:24)

  [陳錫文]:

  當然,這幾年形勢好,原因是很多的,我想最重要的是這幾年中央制定的農村政策好,各地在貫徹落實這些政策的工作過程中,農民的積極性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調動,這是好的一面。但是從存在的問題看,應該説中國的農業、農村發展仍然面臨著比較嚴峻的形勢,特別是一些最基本的矛盾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比如説農田的水利設施比較脆弱,農業的科技推廣體系還不完善,因此農業的技術進步還比較緩慢,整個農業在相當程度上還是依靠老天爺吃飯,天好收成好一些,氣候不好影響就大一些。農村的轉移就業門路還不太多,收入增長的渠道還沒有完全拓開。總體上看城鄉之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失衡、差距拉大等等這些問題還都明顯存在。因此從總體上看,中國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仍然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所以在這個階段一方面要肯定這幾年政策好所取得的成績,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感覺到我們確實存在不少的問題,還應該增強危機感。

  特別是最近這些年,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農村的要素流失、耕地減少、淡水資源短缺等等問題,都對農業的發展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講,也是對於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加快轉變農業的增長方式,加快現代農業的建設,對這些問題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是第一個背景情況。

  (2007-01-30 10:04:23)

  [陳錫文]:

  第二點,講一下為什麼這次的中央1號文件要明確地提出建設現代農業的問題。我想大概有幾層主要的考慮,一個是為了確保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民的方向能夠沿著正確的、健康的軌道向前推進。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之後,得到了廣大農村、農民的熱烈反響和反映,各地都在積極地向前推進。總體上來看,一年多來比較健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著有一些地方的幹部對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理解上有偏差,所以沒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生産力的解放和發展上,有一些地方過多地去關注村莊的建設、房子的建設等等。我們覺得在經濟發展、農民富裕的情況下,把村莊搞得漂亮一些,把房子搞得漂亮一些,應該是完全有必要的。但問題是如果經濟不發展,農民收入沒有增加,就簡單地把新農村建設看作是新村莊、新房子的建設,不僅可能使新農村建設脫離中央指出的正確軌道,而且還可能給農民增加新的負擔,甚至給鄉村帶來新的債務。所以,強調新農村建設,要把發展現代農業放在首位,實際上就是表明了中央的政策導向,明確地提出要把經濟發展,把現代農業的建設、把農民收入的提高放在新農村建設的首位,這樣有利於各地認真地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精神,把社會主義新農民的建設紮實、健康地向前推進。

  (2007-01-30 10:07:42)

  [陳錫文]:

  第二點考慮,這也是以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業的必然要求。從我們目前的農業、農村的發展情況看,有利的因素不少,但是不利的方面也很多。特別是在農業自然資源不斷減少、生態環境在有些方面還沒有扭轉惡化的趨勢的情況下,農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在越來越少的自然資源上當然難度會越來越大。正是從這個角度去看,我們的人口還在增加,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地提高,而耕地面積在逐步減少,淡水資源也非常緊缺。從這個角度去看,要想按照科學發展觀,就是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來促進農業發展的話,就必須要求農業轉變增長方式,也就是要通過經營理念、經營手段等等方面的現代化,來改變這種傳統的主要依靠外延擴張、增加資源投入來發展農業的道路;通過按照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業、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來實現農業能夠又好又快地發展。

  (2007-01-30 10:09:55)

  [陳錫文]:

  第三點考慮,現在從中國的發展階段來看,已經到了需要或者可能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階段。大家都比較清楚,從2005年年底,胡錦濤總書記就明確地提出我們從總體上看這個國家已經到了一個可以實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也就是説建設現代農業,除了農民自己的艱苦奮鬥之外,國家、社會還可以給農業以更多的支持,來促進農業現代建設進一步向前發展。同時,也要看到,在我們的一、二、三次産業中,總體上看農業是最薄弱的環節。只有加強農業這個薄弱環節,才能使得國民經濟的三次産業形成一個協調的關係,保證國民經濟能夠健康地、持續地向前推進。

  (2007-01-30 10:12:07)

  [陳錫文]:

  第三點,從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一直在強調要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大家都知道,十六大是2002年11月份召開的,十六大的報告是江澤民同志做的,在那個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來要建設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從十六大以後,在歷次全會上,和中央、國務院召開的很多事關農業、農村工作的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都反復強調,要把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作為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著力點,或者説在新農村建設中,首要任務是要建設現代農業。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現在提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不僅符合世界潮流中國發展的現代特徵,這也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一貫的要求。

  (2007-01-30 10:12:57)

  [陳錫文]:

  第四點,這次提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實際上也是保持了黨的農村政策的連續性和一貫性。剛才華副局長講到,從2004─2007年中央連續發了四個一號文件,這四個一號文件都有著自己的主題。2004年的一號文件主題是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民的收入,因為這是做好“三農”工作的最關鍵的核心問題;2005年的一號文件是提出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産能力建設,因為2004年中國的糧食生産出現了明顯的恢復,怎麼鞏固這個成績?就是要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産能力。從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來看,應該説是農業發展的關鍵所在。2006年的一號文件是按照中央五號文件的精神,全面地部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方面工作,這對於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解決中國的全面小康建設中最難或者是難度最大的問題就是農村怎麼加快全面小康建設,應該説這是一個根本性的任務。從前三個一號文件提出的各項政策的基礎上,今年明確地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把建設現代農業放在首位。我想這不僅明確了現代農業建設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而且繼續堅持地要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樣一個方向。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發出這樣一個文件,對於保持黨的農村政策的連續性,根據發展階段逐步地來深化農村的改革,明確農村的政策,引導中國的農業農村經濟不斷向前發展是會有非常大的好處的。

  (2007-01-30 10:14:24)

  [陳錫文]:

  第三個方面,介紹一下文件的框架性的內容。昨天,新聞聯播已經播發了這個文件的概要,今天各個媒體、尤其是平面媒體都已經刊發了這個文件,從這個角度講,大家都比較了解,所以我對這個文件就不展開講了。對文件的理解,我提一個基本思路,我自己的理解,一共是八章35條,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個方面的內容是文件的序言,主要是分析當前的農業農村的形勢,分析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為什麼要建設現代農業,它的必要性、緊迫性,還明確了在中國推進現代農業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原則性的要求。

  (2007-01-30 10:16:20)

  [陳錫文]:

  第二個方面的內容是在中國怎麼建立現代農業,這部分內容是在第二章到第六章,這五章的內容主要是提出了結合中國各地的實際,推進現代農業,著力要抓好五個大的方面:一是加強農業的設施和裝備;二是促進農業的科技進步;三是發揮農業的多種功能,健全現代農業的産業體系;四是完善農業的市場體系;五是加強對現代農民的培養,建立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人才隊伍。這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把農業從傳統農業進一步推向現代農業的一些基本的要求。

  (2007-01-30 10:17:10)

  [陳錫文]:

  第三個方面的內容是明確了建立現代農業一些最必要的保障,保障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文件中第一章明確提出推進現代農業,沒有資金投入的保障機制是不行的,因此從政府到集體經濟組織到社會,都怎麼樣來不斷地增加對農業農村的投入,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二是強調體制保障,這是文件中第七章,明確要通過深化改革來創新體制,對現代農業的建設提供機制、體制方面的保障;三是關於組織領導的保障,這是文件中的第八章,強調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對現代農業建設的領導,要加強農村的基層組織建設,為現代農業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出堅強的組織保障。

  我先給大家介紹這些基本情況,下面我和我的同事唐仁健主任願意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

  (2007-01-30 10:17:56)

1/4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