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新辦介紹中國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搜救等情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6日 09:07 來源:中國網
專題:國新辦新聞發佈會匯總

   

發佈會主席臺

    2007年1月16日上午10時,請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主任、交通部副部長徐祖遠,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常務副主任、交通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劉功臣,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交通部救撈局局長宋家慧介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搜救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分題摘要:
中國加強海上搜救 救助22艘越南漁船330名漁民
大陸與台灣民間組織就海上救助協調 進展順利
中國15個部委組成海上搜救指揮中心協調搜救工作
全國30省區市有渡口20900道 建達標渡口9082道
中國協調重大海上搜救1620次 救助成功率95.7%
交通部通報全國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情況
中國開展低質量船舶治理 關停並轉457家造船廠

    [主持人郭衛民]: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請來交通部副部長、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徐祖遠先生,向各位介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搜救的有關情況。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交通部海事局常務副局長、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常務副主任劉功臣先生,交通部救撈局局長、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宋家慧先生。

    現在,先請徐祖遠副部長做介紹。(2007-01-16 09:49:47) 
 
   

交通部副部長、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徐祖遠

    [徐祖遠]: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新年好!很高興與大家見面。感謝大家多年來給予交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下面,我簡單地介紹一下2006年水上交通安全及搜救工作。(2007-01-16 09:50:59)
 
    [徐祖遠]:

    2006年全國共發生水上運輸船舶事故440件,死亡376人,沉船250艘,直接經濟損失4.43億元,同比2005年分別下降17.2%、21.5%、18.3%和10.6%。特別是去年,共有6個颱風影響我國沿海,颱風影響期間,我國海上運輸船舶沒有發生人員傷亡事故,應該説去年是我們整個水上安全狀況進入新世紀以來最好的一年。“十五”期間水上運輸船舶事故件數、死亡人數、沉船艘數和直接經濟損失每年分別平均下降3.2%、下降3.4%、上升5.2%、上升53%。2006年我國水上交通安全四項指標與“十五”期間的平均水平相比較,全面大幅度下降,水上交通安全形勢成為近年來最好的一年。這個成績是在去年全國港口吞吐量以15.4%的幅度上升,船舶進出港量以34.8%的速度增加,中國港口已成為世界上最繁忙港口的情況下取得的,尤顯不易。 (2007-01-16 09:52:39)
 
    [徐祖遠]:

    2006年,我國海上搜救中心和海事機構共組織協調了海上搜救行動1620次,組織、協調各類船舶5322艘次。在搜救行動中,我們協調的飛機是274架次,其中專業救助飛機245架次,其他29架次有軍隊的,也有社會的,還有一些是地方的。去年全年在我們搜救的責任區裏,共發生遇險人員是17498人,通過組織搜救,成功脫險的是16753人。這16753人中,有962人是外籍人員,平均每天成功救助46人,救助成功率是95.7%。(2007-01-16 09:57:36)
 
    [徐祖遠]:

    從去年整個水上安全和搜救工作情況總結來看,我們主要有五點體會:

    第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是水上安全發展的重要前提。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安全發展的理念。黨和國家領導人僅2006年就先後20多次對水上交通安全和搜救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極大地鼓舞了交通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做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信心。(2007-01-16 09:58:26)
 
    [徐祖遠]:

    第二,認真落實安全生産法律法規和安全方針,堅持專項整治和長效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思路,突出監管重點是水上發展的關鍵。2006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交通部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産方針,堅持專項整治和長效管理相結合的工作思路,開展了渡口渡船、低質量船舶等專項整治活動和危險化學品的水上運輸三項專項整治。據渡口渡船來看,我們通過兩年多,關鍵是去年一年,重點對1050家低質量船舶的生産廠家進行了綜合性的整治,其中有303家關閉。(2007-01-16 09:58:59)
 
    [徐祖遠]:

    第三,國家重視加強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和搜尋救助打撈力量建設是水上安全發展的有力保障。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加強海事監管和搜救力量建設。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我國先後建成了海上安全與遇險系統、中國船舶報告系統等現代監控手段,加強打撈與溢油應急設施裝備建設。目前交通部共在沿海開放水域和長江、黑龍江等幹線水域部署各類海事監管與專業救助船舶895艘,專業救助飛機9架(其中租用5架),長江幹線每20公里就部署了一個海事監管和救助站點,各地方海事機構也在內河非開放水域部署了一大批監管和救助船艇。(2007-01-16 10:00:44)

    [徐祖遠]:

    經國務院決定,建立了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同時,我國加強水上應急反應機制建設,實施了《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形成了完善的應急反應體系。海事監管和救助能力有了大幅提升,救助船艇實行動態待命制度,接到險情可以立即出動,救助飛機搜救半徑達110海裏。以上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水上人命、財産和環境安全,使水上交通安全形勢不斷好轉,也使我們在關鍵時刻有能力進行積極有效的海上搜救。(2007-01-16 10:02:06)
 
    [徐祖遠]:

    第四,加強國際合作,開展國際交流,是水上安全發展的重要途徑。2006年,我們與韓國、越南開展了關於海上搜救合作協定的談判,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果。我們與美國等國家已經建立了良好的海上搜救合作機制。2007年1月1日,經過我們協調,美國海岸警備隊成功對我國一艘在關島水域遇險的遠洋漁船“福遠漁068”上的18名船員實施了救助,同時對擱在島上的船舶的沉油進行了清潔。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們積極履行國際救助義務,特別是今年5月中旬1號珍珠強颱風,在中國南海對越南多艘漁船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發生了險情,通過我們的搜救力量的部署和調動安排,對22艘漁船、330個漁民實施了有效的救助。同時,在這個颱風中,比利時的一條貨輪由於操作上的原因進入了颱風的中心,我們也進行了有效的搜救,脫離了危險。(2007-01-16 10:05:24)
 
   
[徐祖遠]:

    2006年,我們對外籍船舶,一個是加強救助,一個是加強進入中國水域安全上的監管,主要是對他們的安全狀況通過港口國檢查的措施,來提高進入我國船舶的水上的技術狀態保持良好。我們一共對3986艘次的外國籍船舶進行了安全檢查,並對發現的135艘次的船舶實施了滯留,防止它帶病出航,確保它有安全狀態、安全保證的條件下才能離港。(2007-01-16 10:08:50)
 
    [徐祖遠]:

    第五,加強應急演練,培養一支過硬的海事和救助隊伍是水上安全發展的重要基礎。經國務院批准,近年來,我國先後進行了水監體制改革和救撈體制改革,建立了精簡、效能和統一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與救助體系。目前,全國有14個交通部直屬的海事機構和27個省級地方海事機構共計6萬餘名海事執法人員,有3個專業救助局、3個打撈局和4個救助飛行隊,共計8000余人,負責全國沿海水域和內河通航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船舶險情和空難應急救助以及沉船、空難事故沉物打撈。同時,交通部加強水上安全監管和救助隊伍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新理念,按照“專群結合、軍地結合”的方針,聯合相關部門和社會力量,每年都組織開展大規模的水上搜救演習,加強教育,培養不怕苦、不怕死、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作風,著力打造了一支“人員精幹、技術精湛、裝備精良,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的海事和救助隊伍,為水上安全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7-01-16 10:09:35)
 
  
  [徐祖遠]:

    應該説2006年水上交通安全及搜救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績,為“十一五”水上安全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水上交通安全和搜救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全國港口吞吐量將持續增長,水上交通流將持續增加,我國水上交通安全和搜救工作任務仍然很重,壓力仍然很大;二是由於受生産力發展水平的影響,我國船舶的安全技術狀況、船員綜合素質、船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很不平衡,水上安全生産水平總體上尚需提高;三是我國公眾的整體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還有待提高,還需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搞好水上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圍。(2007-01-16 10:10:26)
 
    [徐祖遠]:

    女士們、先生們,安全是永恒的主題,在我們行內有一句話,搞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成績只能説明過去,對於新的一年2007年,我們將在國務院的領導下,繼續加強水上的安全工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確保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地出行繼續努力!

    下面,我和我的兩位同事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2007-01-16 10:11:14)
 
  
  [合眾社記者]:

    我是美國國際合眾社的記者,我對徐部長和宋局長有兩個問題。首先,我想了解一下中國大陸和台灣在搜救方面有一些什麼合作?和台灣在海上搜救方面的合作有什麼最大的問題?面臨什麼樣的機遇?另外,我也希望您能給出一些關於我們成功救助台灣同胞的數字。

    對宋局長的問題是這樣的,剛才在介紹中提到,救撈這塊還有一個打撈的作業,我也了解到,在中國水域,現在有一些水下的文物,尤其是在二十世紀初有一些戰亂,可能會産生一些水下的文物,請問這部分的打撈是由誰來負責?另外,現在關於娛樂方面的潛水發展很快,交通部哪個部門負責這個方面的業務?謝謝。(2007-01-16 10:12:41)
 
    [徐祖遠]:

    謝謝合眾社記者。從海上救助情況來看,台灣海峽是一個主要的通道,而且這個通道由於受到冬季的大風和夏季颱風的影響,是一個事故多發水域。而且在這個水域中,中國的船舶來往是比較多的。海上搜救是應急情況下的人道主義的救助行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有任何的懈怠,所以在民間的救助方面,我們跟台灣有關的民間組織通過雙方實施海上有效的救助這樣一個共同的目的,進行了協調,應該説在雙方的協調方面還是比較順利的,沒有什麼問題。

    關於救助台灣同胞的數字,從目前統計的數字來看,雙方沒有發生這方面的險情。(2007-01-16 10:14:59)
 
  
  [宋家慧]:

    謝謝你的提問。交通部領導下的救撈系統是我們國家唯一的一支海上專業救助打撈隊伍,它的功能除了空中救援、水面快速反應救助之外,還有相當大規模和能力的水下潛水打撈。2006年是救撈系統創建55週年,在長達55年的過程中,曾多次參與中國沿海的沉船、沉物打撈,特別是一些在近代的歷史上發生的由於戰爭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沉船、沉物打撈工作,最有名的就是七十年代參與的在二戰期間日本沉船阿波丸打撈,還有在渤海地區的清朝時期留下的戰爭時期的打撈都是比較成功的。

    我特別願意向你做介紹的就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救撈系統建造了目前亞洲地區最大的一艘海上工程船,具備4000噸的起吊能力,這條船將於今年上半年在南海實行我們建國以來最大的海洋考古項目,就是北宋沉船南海1號,合同已經簽署了,將於今年上半年開始實施。(2007-01-16 10:18:00) 
 
    [中央電視臺記者]:

    徐部長,剛才在您的介紹中説2006年我國海上搜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我國海上搜救是什麼樣的體制?搜救力量怎麼樣?第二個問題,請教宋局長,2003年我國海上第一支救助飛行隊成立,可以説從那以後我國的海上救助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了,但是剛才説我國的救助直升機只有9架,數據非常單薄,請問9架的數量能不能滿足300多萬平方公里海上救助的任務?下一步有沒有擴大救助飛行隊的具體規劃?另外,我也了解到,現在的9架直升機不具備夜航能力,請問什麼時候我們的飛機可以執行夜間救助任務?(2007-01-16 10:21:10)
 
    [徐祖遠]:

    謝謝中央電視臺記者的提問。我國的海上搜救體制是在國務院的領導下,按照國家和地區的各個層次建立了海上搜救的指揮中心。國家的海上搜救中心設立了由國家15個部委組成的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在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中,15個部委有我們政府的部門,也有軍隊,還有一些專業的局,在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議下設立了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及其辦事機構總值班室,通過部際聯席會議的成員會議和聯絡員會議來組織協調整個年度和季度的海上搜救工作。(2007-01-16 10:22:34)
 
    [徐祖遠]:

    在地方,由地方行政首長領導地方各級層次的海上搜救中心,負責它們水域內的海上搜救的協調和組織工作。

    另外,在國際合作方面,由於我們國家已經加入了《1997年國際海上搜尋救助公約》,根據公約要求,由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來指揮和協調我國責任海區內所有過往遇險船舶的險情處理。所以,整體來看,中國的海上搜救體制是在國際公約約定下的合作和中國各部門間的協調,以及各級地方政府在其區域內協調這樣一種組織機制。謝謝。(2007-01-16 10:26:49)
 
    [宋家慧]:

    在國務院的重視下,交通部從2003年開始分別在沿海成立4個救助飛行隊,現在有9架飛機,而且連續三年多的時間,在海上的人命救助、快速應急反應以及承擔和當地政府緊急公務服務性的工作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這9架飛機從數量上來看,顯然和我們國家整個沿海的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有一定差距。配備多少架飛機能夠滿足需要?我想應該説兩句話,一是要考慮國家海上安全保障的需要,另外還要考慮國家的財力和實際情況的需要,也就是説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有所為,又要有所不為。(2007-01-16 10:30:29)
 
    [宋家慧]:

    但是,我特別希望告訴你的是,在今年第四季度,我們將從歐洲進口兩架EC225的大型救助直升機,我相信這兩架飛機加入以後,將對提高沿海的空中救援力量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另外,各個國家飛機數量也有所不同,比如説我們了解到英國、法國專門用於救助的飛機數量也是有限的。英國整個在海岸線上佈置了5架救助直升機,法國也不足10架,這是大概的情況。(2007-01-16 10:33:48)
 
   
[宋家慧]:

    第二個問題,關於夜航問題。直升機的夜航救助問題是非常複雜的一個問題,因為它的夜航不是一般的夜航,而是夜間的救援。據我們了解,比如説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他們從開始白天救助到實施夜航的時候,時間大概是8─10年。這幾年在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的幫助下,我們的飛行隊和飛行人員的技術也在快速發展,我們也想在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的配合和支持下加強訓練、刻苦訓練,爭取儘早地實施夜間救助。謝謝。(2007-01-16 10:34:06)
 
    [鳳凰衛視記者]:

    第一個問題,請徐部長給我們提供一個數據,在海上搜救的過程中,是否發現有船隻在運輸一些違法貨物的情況?如果我們發現這樣情況的時候怎麼辦?第二個問題,在去年底,曾蔭權來北京述職的時候提到今年由發改委&&,聯合交通部和其他部委對港中澳大橋有一個方案的出臺,交通部有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出來,請跟我們説一下。(2007-01-16 10:35:23)
 
   
[徐祖遠]:

    第一個問題。我們海上搜救主要是救人,第二個是救財産,第三個是救環境,主要是這三個內容。在我們目前的海上搜救行動中,沒有發現搜救的船舶中有違規的貨物,因為我們主要是救人,貨物方面的問題,到現在我們沒有發現。

    第二個問題,您剛才講到的港中澳大橋的事情,我非常準確地告訴你,上周在廣東召開了關於港中澳大橋的協調會議,交通部有關人員參加了會議,現在我還沒有見到開會的結果情況,應該説會議剛剛結束。(2007-01-16 10:36:49)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記者]:

    徐主任您好,剛才您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提到在台灣海峽海域,受颱風影響,是海上事故多發的地段。請問今後有沒有與台灣民間組織合作的計劃?(2007-01-16 10:38:51)
 
    [徐祖遠]:

    我剛才已經説了,在台灣海峽區域的海上搜救是由民間組織來進行協調的。謝謝。(2007-01-16 10:40:26)
 
    [中國日報記者]:

    我國水上專業的救助力量和技術裝備與國外海運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哪些差距?我國將如何縮小這種差距?謝謝。(2007-01-16 10:41:27)
 
  
  [徐祖遠]:

    謝謝中國日報記者的提問。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也是發展中的海運大國,近年來我國雖然在國力允許的情況下,對海上搜救的力量和安全監管的投入有了比較大的增加,使海上搜救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們確實是存在一些差距的。

    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我們現在專業的救助船舶的船齡比較大,這些船舶的綜合海上搜救功能還不夠健全和完善。第二,在遠距離大風浪的情況下,對海上船舶的火災救助能力還不夠強。(2007-01-16 10:41:54)
 
    [徐祖遠]:

    第三,在環境救助方面,主要是對大量的原油事故處置能力難以達到快速、有效的處理。由於海上搜救裝備的不足,我們目前主要是通過加強預防和監管來防止事故的發生。當然,任何時候預防為主還是最重要的。第四,主要是對深水的、重大物品或者沉船的打撈能力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在水深方面,我們還受到很大的能力限制。

    我們在國務院的領導下,像剛才宋主任講的,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辦法,同時通過加強培訓和訓練,組織有效的資源,能夠盡可能地減少海上事故的發生和實行有效的救助。謝謝。(2007-01-16 10:43:52)
 
   
[光明日報記者]:

    第一個問題,請問徐部長,我看到資料上的數字顯示,2006年因為水上事故死亡376人,平均每天有1人死亡,這種形勢是不容樂觀的,請問怎麼樣控制事故的高發?怎麼樣建立長效的機制?第二個問題,請問宋局長,剛才説到我們要實施建國以來最大的考古項目“南海1號”,我們對此問題比較關心,請問這次要投入多少打撈力量?要持續多長時間?打撈的任務是什麼?(2007-01-16 10:47:04)
 
    [徐祖遠]:

    謝謝光明日報的記者,你提的問題非常好。我們去年發生水上運輸船舶的死亡和失蹤人數是376人,比前年下降了21.5%,前年死亡479人。在死亡人數這個指標上,我們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您剛才問到這個數字是不是很嚴峻?當然,每一條生命的失去都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但是,在國務院明確的四大應急突發事件中,水上運輸船舶發生的死亡人數相對來説還是低的。前年的情況大家可以看得到,是2天3個人,沉船是3天2條船的狀況。去年下降的幅度比較大。(2007-01-16 10:49:12)
 
  
  [徐祖遠]:

    海上受到的風險主要是來自於自然環境的不可抗力的挑戰,海上船舶風險在任何國家、任何水域都是同樣遇到的挑戰性的問題。在這個方面,主要是看我們搜救的成功率,2006年救助成功率有較大提高,達到了95.7%。所以,對我和我的同事來説,每一個海上的遇險人員都能夠得到成功的救助,是我們的最大快樂。我們也會為此不斷地努力,盡可能地減少海上遇險人員的傷亡。(2007-01-16 10:54:22)
 
    [宋家慧]:

   “南海1號”北宋沉船是1986年發現的,經過20多年來的保護、探摸和勘探,國務院文物保護部門終於決定對這條船實施整體打撈,打撈的實施者是交通部廣州打撈局。交通部領導非常重視這個打撈工程,要求交通部廣州打撈局要全力以赴完成這次打撈任務。這次打撈古沉船具有很多重大意義,也有非常強的新聞性,因此今天我不便於説得更多,希望在實施打撈以後,各位記者能夠廣泛地採訪和報道。 (2007-01-16 10:55:24)
 
    [中新社記者]:

    第一個問題,近年來中國水上安全得到了根本改善,剛才徐部長也具體説了海上搜救的體會,請部長更進一步介紹一下中國水上部門的做法和經驗?第二個問題,去年救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主要是預防,請問劉局長,海事局做了哪些主要的工作?謝謝。(2007-01-16 10:57:22)
 
    [徐祖遠]:

    謝謝中新社記者的提問。搞好水上安全和搞好其他的安全工作一樣,主要是要建立一個長效的運行機制。什麼是水上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呢?就是圍繞水上安全的目標,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一是不斷地完善水運基礎設施,二是提高和豐富救助手段,三是提高人員素質,四是規範水上安全生産活動的整個機制,這樣一套完整的營運機制,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長效機制,從各個方面使生産運行和海上活動的安全得到保證。(2007-01-16 10:58:31)
  
  
  [徐祖遠]:

    保證這個長效機制有三個方面:一是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裝備;二是要有一套健全的水上安全的責任體系,這個責任分解到所有與水上安全有關的責任人;三是要有一套完善的運行監督機制,才能保證水上安全水平能夠不斷地提高。(2007-01-16 11:01:59)

    [劉功臣]:

    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2006年全國海事系統在水上安全管理監督方面,按照中央提出的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進行水上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抓的是船舶管理與船員管理和安全暢通的環節,按照部裏確立的“四區一線”的重點水域,對駛船以內的安全環節、中間環節和四級、三級中間時段來進行管理。全年監管船舶進出港查驗船舶1300萬艘次,就是説平均每天有3.5萬多條船進出港經過檢查,合格出港。船員管理方面,我們大約有150幾萬船員,去年4月份經考試對海上船員發證2.6萬人,內河船員發證4.2萬人,國內船運公司186家,其中取得了安全管理證的114家,這是建立長效機制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2007-01-16 11:07:06)
 
 
   [劉功臣]:

    剛才徐部長講的長效管理機制方面有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首先把好船舶的航行安全關。在船舶整頓的過程中,我們已經聯合幾個部門,關閉了300多家船廠,禁止200多艘船隻航行,從源頭上把好船舶的質量關,這是通過船監的環節做的。在航標助航設施方面,去年一年管理航標數比05年增加17.2%,已經達到3980個。我們國家現在的AIS系統(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的基站已經基本建完,能夠覆蓋沿海的所有水域。(2007-01-16 11:11:48)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記者]:

    第一個問題,鐵道部已經宣佈今年春運不漲價,交通部在公路運輸和水上運輸春運票價方面是怎麼樣考慮的?可否在這裡透露一下?第二個問題,長江的水位最近降到歷史低點,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對我們長江的水上運輸安全會造成一些什麼樣的影響?交通部門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化解這方面的影響?謝謝。(2007-01-16 11:13:31)
 
  
  [徐祖遠]:

    春節即將來臨,大家都想按照中國人的民族傳統,回家過年,最近鐵道部宣佈春運期間不漲價,交通部對此事是這樣看待的,一是我們贊成在春運期間公路和水路不漲價,但是現在我們有一個機制,就是定價機制,道路運輸的定價機制是各個地方的人民政府通過物價部門與交通主管部門來確定運輸價格,水上價格完全按照市場的方式,完全放開。但是,部裏還是贊成在春運期間不漲價,希望有關交通部門主動地與物價部門進行溝通和協調,盡可能做到老百姓能夠在春節期間安全、便捷、方便地出行。我們部裏也正在同有關部門積極地協商,來共同研究相關的政策和措施。(2007-01-16 11:14:02)
 
 
   [徐祖遠]:

    第二個問題,大家知道,長江的水位由於去年一年異常的天氣現象,比往年明顯下降。我上周在武漢已經就保證航運暢通的問題,與有關部門進行了協調,主要是加強航道的暢通,保證過往船舶的安全。目前來看,低水位還沒有對水運生産産生嚴重的影響。謝謝。(2007-01-16 11:14:50)
 
  
  [郭衛民]: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2007-01-16 11:15:20)

責編:霍筠霞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