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李鐵映:各級領導幹部對節能的認識還有很大差距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5日 23:20 來源:新華網
專題:建設節約型社會

    新華網北京8月25日電我國節能嚴峻形勢的形成,有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客觀原因,但首先是思想認識方面的主觀因素。全社會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對節能的認識還有很大差距,對節能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危機感和緊迫感。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25日在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節約能源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時作上述表示。

    李鐵映説,現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對預期性的經濟增長目標層層攀比,對約束性的節能目標卻空談應付;有的認為抓節能是“花錢打水漂”,只投入不産出;有的認為抓節能費力不討好,難有政績,存在畏難情緒;有的認為這是將來的事,現在顧不上;還有的認為節能主要是市場行為,政府不應介入。凡此種種思想都是錯誤的,也是有害的。

    他強調,發展節能型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必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更新觀念。

    ━━節能是科學發展的本質要求。目前這種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費、低效益的發展模式,這種“竭澤而漁”的發展已難以為繼,不可能實現現代化,必須實現向高效、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模式的轉變。

    ━━節能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追求的是“節約型的增長,增長型的節約”,是增長與節約相統一的經濟增長方式。“加法”是增長,“減法”也是一種增長。如果在“十一五”期間實現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20%的節能目標,按經濟增長7.5%測算,2010年當年可以節約6.2億噸標準煤,這些節約量又可以多創造6.3萬億元的國內生産總值(按2005年價格計算)。同時,節約減少了環境污染,節省了我們治理污染的成本,又是一筆雙倍的財富。

    ━━節能是一場改革。發展節能型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本身就是一場深刻的改革,必然要求經濟體制、管理體制、法律制度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變革。我國目前的行政管理體制、經濟管理體制和社會管理體制對節能的關注支持是不夠的。在新的形勢下要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

    ━━節能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節約型社會不是由市場自然形成的。市場很難全面反映節能的真正價值,很難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目標,在世界上能源資源也從來不是完全靠市場配置的。實踐表明,節約型社會是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由政府主導、法律強制和社會參與共同形成的。

    建設節約型社會,政府機構必須&&節能。據調查,2003年我國各級政府機構能源消費總量達6300多萬噸標準煤,是能源消費的重要部門。

  相關報道:

  李鐵映:完成節能目標要採取五項措施

  我國節能工作存在五大問題

  中國將掀起“節能審查”風暴遏制高能耗

  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

責編:楊潔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