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諾曼 E 勃勞格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事實上,由於他的努力,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饑餓人口得以大幅度減少。他被譽為“綠色革命之父”,是世界知名的農業科學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9月12日深夜11點,因罹患癌症,這位95歲高齡的老人靜靜地走完了他的一生。
綠色革命的創始者
1914年3月25日,勃勞格出生在美國艾奧瓦州的一個農場。在少年時代,他從來沒有離開過這片土地。他曾經回憶説,正是因為少年時的經歷,使他和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也讓他畢生都在從事農業研究。中學畢業後,他來到明尼蘇達大學學習林業學。也是在這裡,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侶——瑪格麗特。兩人于1937年結婚,相濡以沫地生活,直到瑪格麗特2007年去世。
大學畢業後,勃勞格曾從事過一段短暫的林業工作。隨後,他又回到明尼蘇達大學,開始學習農業,並且在杜邦公司謀得一個職位,成為該公司的研究人員。儘管公司的福利待遇令人羨慕,但勃勞格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心願和使命。1944年,勃勞格前往墨西哥,開始了自己的研究。
上世紀40至50年代,勃勞格在墨西哥成功培育出了豐産、抗銹小麥品種,使墨西哥小麥生産穩定發展,自給有餘。同時,這種麥種還能比傳統的種子有更高的産量。隨後,他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廣了這一技術,並且開發出類似的谷種,廣泛應用於亞洲、中東和非洲。20世紀60年代,他培育成功的抗病、耐肥、高産、適應性廣的半矮稈小麥産量也得到大幅度提高。由於貢獻卓越,他被世人譽為“綠色革命之父”。
勃勞格一生都在為此努力。在他90歲高齡的時候,他還親自為解決非洲的貧困和饑餓問題奮戰在第一線,親自教授非洲人民抗旱農作物的種植方法。
1979年,勃勞格開始從事教育工作。他先後在康奈爾大學和德克薩斯A&M大學擔任農業學教授,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貢獻給了整個世界。在他去世後,他的子孫發表一份聲明説:“我們認為,他的一生是改變他人命運的一生,是為人類謀福祉的一生。他最喜歡的一句話是:我要伸手去摘星,即使我們永遠不能碰到星星,但只要堅持不懈地追尋。最終我們將發現,通過努力我們也能碰到一些星塵。”
“養活世界的人”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於公共衛生事業的迅速發展,全球人口也在飛速增加,這使得全球的農業系統越來越力不從心。上世紀60年代,曾經有人寫過一本著名的書——《人口爆炸》。書中預言,由於全球人口的迅猛增加,大饑荒將難以避免。然而,勃勞格的研究,就在這本書出版之後不久取得了成功。正是由於勃勞格等人的努力,才極大地減少了饑荒爆發的可能性。據估計,勃勞格的研究工作在世界上大概先後挽救了10億人的生命。
由於勃勞格倡導的綠色革命,從1960年到1990年,世界糧食産量翻了一倍多。兩個南亞國家巴基斯坦和印度,既是人口大國,也是從綠色革命中獲益最多的國家。幾十年間,兩國的糧食産量翻了4倍,極大減少了兩國的饑餓人口。
由於勃勞格的突出貢獻,他在1970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當時的諾貝爾和平獎給他的評語是“比起和他同時代的人來,他已經在幫助世界與饑餓作戰”。在2006年出版的一本勃勞格傳記中,標題便是“養活整個世界的人”。而這一標題正是對勃勞格一生的完美總結。
中國情緣
勃勞格不僅是一位科學家,更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在進行科學研究之餘,他認識到,再好的研究成果,也要通過實踐才能造福人類。於是,在他的後半生,他不斷呼籲各國政府要重視農業政策,為農民創造市場。
勃勞格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説,良種只是達成他願望的一種工具,而他本人真正的心願,是能夠幫助人們改善生活。他在獲得諾貝爾獎之時表示:“我們必須認識到,食物是生命的首要需求。但要改善人們的生活,還必須要有良好的教育、合理的就業、舒適的居住環境、優質的衣衫以及有效的醫療系統。”因此,他和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人口大國聯絡緊密。他真切地關心著這些國家的農業發展狀況。
勃勞格對中國十分友好,與中國育種科技機構和科學家都有著廣泛的聯絡,對中國小麥、玉米研究的發展、科技人員的培養和種質資源庫的建立都作出過重要的貢獻。1996年6月,他還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記者韓曙)
相關鏈結:
責編:石光輝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